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74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

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多万的工作,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山东开展这项小物种的大事业。

红蚯蚓的繁殖力和肥料分解力都很强,一亩地投种300公斤,可分解100吨牛粪,产出40吨蚯蚓粪,至少收获1.5吨鲜蚯蚓,市场前景非常好。2014年,法月萍拿着之前挣到的200万和筹集来的300万元,投资第一家饲养蚯蚓的企业,自己也从一位法博士变成了一名蚯蚓专家,从牛粪转化成的蚯蚓粪其价值也提升了数十倍。

但是一切从零开始,从未有过经营企业经验的法月萍,遇到了一些创业之初的困难。当时,部分老百姓对法月萍所做的事情不是特别理解,认为这些养蚯蚓的人来流转了自己的土地是来套补贴的,如何破解创业初的困难,法月萍首先想到了老家淄博。了解到法月萍想创业的想法后,当地主管部门积极帮助她协调解决困难。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法月萍养殖蚯蚓的想法终于落了地。

但蚯蚓的价值并不仅于此,随着市场上蚯蚓相关产品的需求量提升,法月萍又把产业发展的目光投向了黄河北岸的德州禹城。说到后来在禹城开办自己的第二家公司“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法月萍说:“我到禹城其实也是一个必然选择,因为禹城它是一个功能糖城么,它的糖渣废物量比较大,第二个它也是我们国家33个生物产业集群之一,所以说,因为我们是属于生物科技产业么,我们也需要这种生物科技的创新点。”当得知法月萍要来禹城发展的消息,禹城也给予了很大帮助。

禹城不仅为法月萍提供了人才公寓,包括所有的厂房办公全部免费,这给法月萍运营公司节省了大量费用,去年她入围了泰山产业领军人物,上个月山东省的“惠才卡”也发到了她的手里,对于这一系列给予人才的福利法月萍说:“这个人才环境还是真的很好,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对我们的尊重和支持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是山东的创业环境,比别的地方好的。”来禹城后的几年,法月萍继续深度开发蚯蚓产业。从蚯蚓中提取的蚯蚓活性酶多肽液喷施于农作物叶面,可以实现化肥减施、农业增效,让土壤更有生机的效果。时下,在法博士蚯蚓生态循环示范园的大棚内,个大有机的西红柿已经成熟,地下养蚯蚓,产生的有机肥供养地上的西红柿,同样的方法,示范园内还种着卷心菜等各种有机蔬菜。法月萍说:“使用了蚯蚓制品的农业大棚,已经做到了有机农产品的产量远远超过了用化肥种植的产量。西红柿的产量很难突破一万斤的,但是我们今年大棚里面应该是过了五万斤。”

去年,各类蚯蚓产品营收超过1000万元,法月萍预计2021年的产值将超过一个亿;研制的蚯蚓活性酶植物营养液等产品,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取得现有成绩,法月萍感叹,当初选择回山东发展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因为我是山东人么,所以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我从一创业开始就觉得我回家了,我在我的老家在我的故土上创业。”回忆起自己的创业过程,法月萍不无感慨的说。现如今,法月萍的“蚯蚓生态基地”已扩展至江苏、广西等地,绿色循环的种养加模式正在快速辐射全国,省外取得博士,回山东创业不仅借助故乡对人才的帮助成就了事业,也通过个人的智力与努力回馈了山东。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66.html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守初心 绘就乡村新画卷

返乡创业故事:今年57岁的任绪平,是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人。2018年7月,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激励下,任绪平带着在外打拼30多年积累的资金和“再造故乡”的创业梦想,回到生他养他的天门镇,与金塔村村委会达成协议,流转土地1300亩种植中药材,并创办了安徽梦思康中药材有限公司。通过3...

县城创业十年:因时代而兴

县城创业十年:因时代而兴

半月谈记者 李亚楠 张思洁 张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位于秦岭深处,属原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走进位于县城的特产馆,琳琅满目的木耳、芝麻、核桃产品一旁,山阳县电商协会会长喻琰正在向客户介绍自家公司的产品——手工空心挂面。她一身白衬衣、牛仔裤、运动鞋的打扮,简单干练。如今的她,是山阳这个小县城里的创业...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即使有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成还是挺不错的,早稻粮款100多万元。”10月中旬,琅琊镇上盛村的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成片的农田里,感受着风吹稻浪,十里飘香。从部队退伍后,张俊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奔波,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创建了Dian团队,一种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十多年来,在她的Dian团队,孵出了50多家公司,两名弟子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她使当创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一个新传统。不仅如此,如今,她还启动了“创业红娘”计划,为优秀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内蒙古返乡大学生创业记:让草原“溜达羊”结远亲

“可能有人不相信,我们的羊肉复购率达到45%以上,回头客很多。”9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90后”返乡大学生张志强如是说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锡林郭勒盟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这里的牛羊遐迩闻名。相比于全世界蓄养的60多个品种的羊,当地的乌珠穆沁羊要多一枚胸椎或腰椎,牧民们常用“多一根肋骨”来...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与很多人相同的是,在校期间,他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们将冲动付诸了行动。尽管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天道酬勤,他们也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几个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也都接近了一万元。昨天,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