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3

创业故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政镇三条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李银龙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用满腔热忱、无悔行动实现自己的“莓”好梦想,走上致富路。

眼下正值冬草莓即将成熟的季节,在新政镇三条沟村无土草莓示范园,绿油油的草莓植株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果实安静地等待着人们来采摘。

“一直听朋友说三条沟的草莓又大又红又甜,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下,真的很不错,比较满意这次的采摘。”游客彭倩说。

近年来,新政镇三条沟村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持续加大水果产业培育,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帮助。李银龙是三条沟村草莓园的业主,2019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与家里人一同种植草莓,村上为他流转土地40亩,修建大棚15个,全部种植草莓。

新政镇三条沟村草莓园业主李银龙告诉记者:“主要种植红玉、天仙醉、红颜三种草莓,12月初陆续进入采摘期,边开花边结果,边成熟边采摘,花果不断,采摘时间一直到明年5月份。”

平日里,李银龙利用自己在大学时学到的知识和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创新种植技术,将传统的有土栽培提档升级到无土栽培。这项改良技术,不仅克服了天气对草莓种植的影响,而且草莓无论从外形,口感和营养价值等方面都比普通草莓要高。

李银龙表示:“在温度管理方面,我们拉大昼夜温差,提高果实糖分积累。使用有机肥作为底肥,增加果实风味。采用高架无土栽培技术,方便采摘。”

每年9月初至11月份,是草莓从生长到成熟的关键期,除草、摘叶、施肥、通风、控温等工序工作量不小。为解决这些问题,李银龙雇来了村民到园内务工,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新政镇三条沟村村民彭秀琼说:“这里离家近,工资不低,每天支付工资能有七八十元,家里的农活也不耽搁,我们都乐意来这里干活。”

如今,李银龙的草莓园通过线下签订单、网上搞直播等方式,吸引许多游客前来采摘草莓。去年,仅草莓一项,李银龙就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今后,李银龙表示将继续扩大规模,不断壮大草莓种植产业,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17.html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的相关文章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创业故事: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苗家女子养鸡致富,创造上千万财富

她穿着一身艳丽的苗族服饰行走在乡间田野小路上,没有人能想到,她能从一名下岗的工人转型成老板。从一个小山村里出身的小姑娘,成为一个在农产业上的精英领袖。回到家乡创业的她虽然一开始经历了些困难,陷入了困境,但是她仍然迎难而上,通过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创造了上千万的财富,她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本期子牙童趣新...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沛桥村,陈芸站在自家的蟹塘边,看着父亲陈建禄横舟水上、将第一袋蟹笼慢慢拉起,塘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只举着毛绒蟹钳的肥美大闸蟹离开生活了8个月的鱼塘。秋风徐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2019年,因父亲养蟹连年亏损,陈芸决定返乡创业,希望通过电商把源头好蟹卖...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这款山楂饮料罐头,来自中国山楂之乡河北兴隆,全国包邮到家!”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倾力推销产品。34岁的张静盯着手机直播画面,自信中透着干练。从海归硕士到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静和她的团队一起,演绎了一部创业版“山楂树之恋”,让兴隆的小红果成为致富“甜蜜果”。改变轨迹 留学生回乡创业“留学...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卖完了,樱桃地里现在也就捡捡漏了。”张亚缔在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彭庄村创业经营着200多亩的樱桃园,刚进六月,近30万斤的樱桃就已销售一空。“咱施肥只用有机肥、菌肥、农家肥,除虫只用太阳能灭虫灯,樱桃生长自然无公害,味道特别好。今年我们平均批发价格是每斤15块钱,纯利润已经达到了200万元。”张亚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