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5

在江城区中洲街道华龙村村口看到,180多亩连片土地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前些日子种下的草莓陆续成熟,已露出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脑袋”,一串串绿油油的圣女果挂满枝头。这些都是村里“80后”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三人的“心肝宝贝”,希望所在。

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是土生土长的华龙村人。这些年,三人从事运输、农业、基建等不同行业。今年,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共同出资150万元打造一个蔬果采摘园,开启“新农人”的创业之路。

发小三人同心创业

多年来,受自然环境制约,华龙村这片土地一遇大雨就会水浸,一直难以发展农业产业,导致无人耕种。去年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华龙村打算通过土地流转形式,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冯大平成了他们眼中的人选。

华龙村党总支书记冯创记想起村民冯大平曾有承包土地种植草莓的打算。他立马联系冯大平启动该项工作。多一个人多一份智慧,有种植经验的冯正星也成了冯创记眼中的第二人选。

有了承包人,接下来便是做村民的工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冯创记带领村两委干部入户动员,召开村民会议。耗时半年,终于取得全体村民同意。村委会根据土地位置不同,以每亩每年600-1500元不等的土地租金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成功流转华龙村180多亩连片土地。

叶升长勤劳能干,也是种植的好手。知道这个好消息后,冯大平和冯正星拉着自己的发小叶升长商量,三人一致决定在这片土地上“闯出名堂”。

发挥所长各司其职

今年5月采摘园正式动工,三人购买了一台挖掘机。因长年在外从事基建工作,平整土地、起垄等这些任务自然落在了叶升长身上。作为种植“老手”冯正星肩负起育苗、栽种、施肥等技术活。

冯大平一刻也没闲着,凭借着自己外出打拼多年的人脉关系,他东奔西走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种植前,农村科技特派员多次到现场指导开展种植工作。此外,冯大平还邀请技术人员到基地考察,发现这片土地的地下水含铁元素较多,不适宜直接灌溉。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园内采用鱼菜共生智能自动循环系统,将地下水抽到鱼塘里养鱼,再用鱼塘里的水灌溉农作物。

三个人各司其职,每天早出晚归,早上干干净净出门,晚上带着一身泥土回家。“我们三人同在一条村子里长大,一起上学,合作起来很有默契。”冯大平表示,这半年以来,他们相处的时间比自己的家人还多。

经过三人的勤劳耕种,这片土地与半年前大有不同,园内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以前这块地就是这样子的,杂草多,还会水浸。”冯大平指着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描述他刚到村里走访时看到的场面。为防止水浸现象,他常年在地里放置一台抽水机。

三人站在地里看着自己培育的农作物结出了果实,疲惫顿时消失。此时的他们心里只有一个愿望:能有个好收成。

喜迎丰收助农致富

据了解,采摘园的面积共有180多亩,园内种植了草莓、圣女果、西瓜、桑葚、百香果等多种水果,也有蔬菜、水稻等农作物,长势较好。如今,草莓已进入采摘期,这些天陆陆续续有客人前来采摘。12月,圣女果也会迎来丰收。

随着采摘园逐渐规模化,园内事务也越来越多,投入也越来越大。每天,冯大平都聘请了当地15名农户到采摘园帮忙, 每人工钱平均为130元一天,忙时一天需聘请45人。他说:“这样能让农户享受土地带来的红利,实现家门口就业。”

“冯大平等三人成功打造蔬果采摘园,为华龙村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市委办驻中洲街道副书记梁儒富表示,近年来,中洲街道依托乡村资源和近郊优势,注重发挥华龙村经济联合社的作用,紧抓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推动整合村内的撂荒地和低洼水田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项目,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39.html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创业故事: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一款单品卖一年,一天卖出55万套……这个97年川妹子年销售过亿

一款单品卖一年,一天卖出55万套……这个97年川妹子年销售过亿

淘宝上的汉服店有多厉害?不久前,成都的汉服品牌兰若庭推出了一套宋制汉服,名为“此间春色”。该款一上线,10分钟卖出25万套,29分钟卖出40万套……最终,当天卖了55万套,截至目前,已累计卖出70万套。由于粉丝们下单速度太快,工期也随之延长,到货时可能早已不是春季,“此间春色”也被迫变成了“此间秋色...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女性创业故事,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