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水果玉米大王”炼成记——嵊州农民过永华的返乡创业故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0

眼下正是嫩玉米上市的旺季,嵊州市甘霖镇有片玉米地,玉米还未成熟,已被电商平台订购一空,最高卖到10元一个,还供不应求。这片玉米地有260多亩,参与种植的农户近百名,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与普通玉米不同,这种玉米可鲜食,俗称“水果玉米”。“水果玉米”能在嵊州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与一个人密切相关,他就是甘霖镇马塘村村民过永华。

过永华(右)和嵊州市农业农村局领导在观察玉米长势

培训会上的一个信息

4年前,48岁的过永华在一次春耕备耕培训会上,第一次听到“水果玉米”。“可以生吃,甜脆如西瓜,和水稻套种,一亩能净挣8000元以上。”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赵洪关于“水果玉米”的介绍,让过永华听得入神,眼神发亮。他想种。

但这些年吃的苦头,又让他不敢种。

过永华只念了几年书,18岁就外出打工。原本在外地承包鱼塘,2009年返乡种粮。这些年,由于农资和用工等成本上涨,抵消了很多粮价上涨和种粮补贴带来的增收。

如何增加效益?过永华凭借丰富的养鱼经验,摸索出一套稻田养鱼技术。眼看“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日子到了,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垮了稻田铁丝网,“卷”走了成群的鱼。50多万元投入血本无归。这是他几十年的积蓄。他一度心灰意冷。

这田到底该怎么种?听到“水果玉米”这个信息,他心里直痒痒。但能不能种好,他心里没底。培训会后,过永华找到赵洪。“你们农户愿意试种,我们全程提供服务。”赵洪的话给过永华吃下了定心丸。

说种就种。2017年,过永华从东阳玉米研究所引进“水果玉米”种子,试种60多亩。建大棚、买肥料……要花不少钱。为了省钱,他凌晨4点多起床,驾着三轮车,到周边养猪场掏猪粪。“两个大塑料桶,搬上卸下,不嫌脏不嫌臭,手指甲全磨光……”养殖户们感叹,“没见过这么拼的人。”

许多人不敢吃怎么办?

试种第一年,过永华的“水果玉米”大丰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的专家专程到过永华的玉米地品鉴,大家评价:口感和甜度在全省数一数二。在该研究所的推荐下,过永华作为绍兴市唯一的“水果玉米”种植大户参加了全国鲜食玉米大会。但此时的过永华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难题:这60多亩玉米卖给谁?

当时,“水果玉米”在全国还是个新事物,很多人不敢吃。过永华跑菜场、跑饭店、跑超市,结果很多人不相信,连尝也不敢尝,加上其种植成本高,价格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大截,怎么打开销路?

鲜食玉米,一旦成熟,最佳口感期只有7天。眼看玉米成熟,销路还没有打开,过永华吃不下睡不香。情急之下,他想到义乌国际小商品城,“那里人多,上那儿摆地摊,去推销。”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起了个大早,装了一车“水果玉米”,直奔义乌。他把玉米衣当场剥掉,送给路人品尝。这一招,引来了众人围观。第一天卖了2000多元,第二天卖了3600多元……第七天,杭州一家电商平台的采购经理主动联系他,批量订购鲜食玉米。

“一开始我都不敢相信,还以为是诈骗电话。”过永华一脸憨笑,后来才知道,这位采购经理尝了“水果玉米”,又买回家给老婆和小孩吃,他们吃了还想吃。这让他看到了商机。

种出“浙江农业之最”

不仅如此,嵊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店小二”们纷纷发微信朋友圈,帮过永华吆喝“水果玉米”。这一年下来,过永华的腰包厚实了,信心更足了。

在嵊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帮助下,过永华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去年,他种植的“水果玉米”,创造了鲜食春甜玉米(雪甜7401)百亩方亩产1250.95公斤的新纪录,一举登上“浙江农业之最”。过永华成了嵊州市乃至“吃货圈”广为人知的“水果玉米大王”。

今年,过永华的“水果玉米”还未成熟,4家知名电商平台就争相订购,最高日订单量接近8000公斤。“光是电商平台就不够卖。”过永华说。这几天,他接到最多的电话是询问“水果玉米”有没有货。他也问了周边几个种粮大户,得到的回复都是“一个多星期前就卖完了”。

如今,过永华是嵊州市二分田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这两年,他带领种粮大户一起种“水果玉米”,种植面积达260多亩。年逾五旬的甘霖镇农民钱红达今年套种了50多亩“水果玉米”,挣了30多万元。钱红达坦言,以前也想种,但一直不敢种。过永华带了个好头,“他不但自己种,还教我们种;不但自己卖得好,还帮我们卖。”

为了推广“水果玉米”种植技术,嵊州市已建立“公司+专业合作社+大户+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从不敢种到一起种,从卖不动到不够卖,从一个人富到大家富,嵊州‘水果玉米’走出了一条‘无中生有’的产业新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所长赵福成说。

“水稻套种‘水果玉米’,只是增收的一条路,水稻套种香芋、稻田养鹅也能多出效益。”在过永华看来,老百姓对品质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田野里的开拓创新会越来越有奔头。上周,他去衢州市龙游县参加了新品鲜食玉米观摩培训会。下月,他还将参加全国水稻套种新型种植技术观摩大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26.html

““水果玉米大王”炼成记——嵊州农民过永华的返乡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养殖业创业故事: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1、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人物简介:李金良,1988年生,南安北部电商创业园负责人,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称号。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创业的重要一步,南安青年李金良走上引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他抓住时代脉搏,精心布局电商孵化,为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新野县一个叫朱艳霞的女硕士研究生,因不满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她不仅凭借其所学的新技术为农村饲养业竖起一面旗帜,还吸引当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走科技致富之路。学非所用女硕士辞职当猪倌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30多头品种猪又大又肥。...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生态养猪求发展 “海归”创业写新篇

今年35岁的孙道远,是一位智慧型的男子汉,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一头短发映衬着红润的脸庞,他那刚毅明亮的目光,依然流露出动人的风采。在6年的海外工作中,孙道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他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从事石油化工机械的工作经历当作发展的奠基石,视为人生旅途中的里程碑,在内江市海外工作...

创业者刘闻波:从“互联网 ”到智能制造

创业者刘闻波:从“互联网 ”到智能制造

作为一名创业者,刘闻波时常需要感知“机会”在哪里。过去这十年,这些“机会”的变化,也让他从细微处看见广州、看见中国的变化。2012年至今,从最初创立互联网货运平台“1号货的”,到如今投建印刷包装领域的“智能云工厂”,刘闻波先后两次创业。其中,“1号货的”项目在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与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