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张红桃:邵阳黄鳝养殖第一人的黄鳝养殖致富经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9

在邵阳县塘渡口镇梅子院村有一个天子湖生态水鱼养殖合作社,那里养殖的可不是一般的水产鱼,而是有着水中蛟龙之称的黄鳝,合作社的负责人张红桃,用了两年的时间,成为邵阳县黄鳝特色养殖成功的第一人。

眼前这位正在打电话的男士叫张红桃,他就是生态鳝鱼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当我们来到基地时,他正在和涟源市的一家鲢鱼养殖基地互通电话,这鳝鱼养殖和鲢鱼又有什么关系,通过交谈,张红桃告诉小编,这鲢鱼是用来喂养黄鳝的,这让小编我是大惑不解。正说着的时候一辆水产运输车驶进了养殖场。

张红桃告诉小编,买的这些鲢鱼全都是用来喂食黄鳝的,为了保鲜,过称之后一筐筐鲢鱼被立马装进了大冰柜。

邵阳县:特色养殖 梅子院鳝鱼生态养殖

话说这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张红桃的养殖场采用的是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较小、方便在鱼塘开展黄鳝养殖、规模可大可小、操作管理比较简便、水温容易控制、养殖成活率高等优点。

制作网箱所选用的材料一般为聚乙烯网布,网箱一般制作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底面积以不大于20平方米为宜,张红桃的网箱每个都在6平方米,箱体深度为 1.2-1.5米。网箱上缘四周翻卷同时缝入小指粗的尼龙绳和留出绳头便于捆绑到木桩或支架上。塘水位不深可打桩安放固定式网箱,水位较深的塘安放浮式网箱。静水池塘设立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总面积的30%,有流动水的池塘其网箱面积可达池塘总面积的50%。这么高规格的养殖技术,张红桃又是如何掌握的了?

理论指导实践是创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张红桃告诉小编,创业初期,他花了八万块钱,从2013年6月到10月,聘请了一位专业养殖黄鳝的师傅到基地手把手指导,另外还特意跑到南京、上海等专业研究所,请教专家、教授作理论指导。有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张红桃便开始摸索着干了起来。

张红桃讲述,目前国内黄鳝养殖一直都没有攻克人工繁殖的瓶颈,购买的鱼苗也都是野生苗,野生黄鳝都是吃活食,要想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驯化。驯化第一阶段,张红桃选用鲜活红蚯蚓喂食,这是黄鳝的最爱,第二阶段则用蚯蚓配着鱼浆喂食,第三阶段则脱离蚯蚓,用鱼浆配合专用饲料喂食,而且喂食的时候要定时、定点、定量,培养黄鳝摄食的条件反射,另外还要驯养黄鳝的进食规律,野生的黄鳝一般选择几天进食一次,所以长势比较慢,而人工养殖的黄鳝则要增加进食频率,这样长势会相对快一些。在管理方面,主要是养护好水,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和更换,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说到当初为什么会想到养殖黄鳝,张红桃还是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第一黄鳝养殖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像我们梅子院这个地方坐落在夫夷河畔,水资源比较好,比较丰富;第二这个产业对劳动力要求不高,半劳力、甚至 50岁左右的妇女,只要身体健康的都能够完成各项养殖工作;第三技术难度和日常管理不是很高,而且国内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第四效益可观,形成规模之后,销售不愁 ”。

成立合作社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目前,张红桃的20亩水塘共有网箱400多个,从6月放苗,喂养至10月份停食,之后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出售,按照去年年前28元一斤的市场价格,每个网箱可产生800至1000元的纯利润。创业第一年张红桃就尝到了甜头。

张红桃说:“黄鳝养殖形成规模以后,销售不愁,我去年第一年养殖的时候,到快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都非常担心这个黄鳝能不能销售出去,开始我自己也有压力,也担心,但是跟那些黄鳝销售商一联系, 谈好价格他们自己带着车子到我基地来,不论大小全部拉走,而且价格还非常可观。”

张红桃讲述,养殖好黄鳝非常重要,但把握好市场行情同样重要,去年年前的时候,销售商到基地来不论大小统一收购的价格是在27、28元每斤,没想到年后的市场批发价格上涨到43元每斤,这眼睁睁的少赚了十多元一斤。

“从一开始我们就想,一个产业要适合自己搞,也同时能够带动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带动那些有创业想法的人,一起致富奔小康”。黄鳝养殖,张红桃走在了前头,并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了成功,但是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产业,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所以他成立了合作社,一个产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赚取更多的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48.html

“张红桃:邵阳黄鳝养殖第一人的黄鳝养殖致富经” 的相关文章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10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山塘村的菱湖中宏家庭农场的养殖大棚里,负责人沈志宏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手提饲料桶,撒料、喂水,动作一气呵成。如今的他,虽然仍面容青涩,但已是管理800头羊的“羊老大”了。今年27岁的沈志宏是土生土长的菱湖草根“新乡贤”,父母养了一辈子鱼,2017年毕业后,和大多...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张新从小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现在的他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光景,也带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张新儿时的伙伴贺志龙说。1990年12月,张新出生在吴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养羊、开网店销售农副产品、建农庄,张新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们,在为贫困户献爱...

樱桃大王白智勇:30万亩的创业梦

樱桃大王白智勇:30万亩的创业梦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古籍《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了“土”字的含义,原初“土”字并不带有现在“土包子”等蔑视讥讽之意,更多的则是朴厚的涵义。黑马哥意欲用“土老板”一词来形容这样一批创业者,他们通常出身于农村,也植根于农村。他们从事的事业常常是“土生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