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他为鳄鱼龟养殖“疯魔”,要做河南养殖第一人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8

谁都不甘命运,谁都想闯个名堂。可如果只想而不行动,一切零。因为,一个人若只肯做绝对有把握的事,那么他就连一样事都做不成。

虽然事没有绝对把握,可只要有不顾一切的勇气,绝大多数时候还是能收获好运气的。

好运气好像距离杨听会就不远了。他以鳄鱼龟养殖为基础,由食用向深加工延伸,倾十多年心血终于研发出《本草纲目》上记载的龟肉酒,如今广受好评。

他头发白了很多。他说,我创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春天里,哭过,更笑着。

荒地里的希望

汝州市寄料镇张坡村的山坡沟里,有一排水池,水池的一半被石棉瓦覆盖着。水池四周是黄土地,尚未吐绿的荆条在风中摇摆。

情景荒凉,赵代娃的心却火热。这一排水池是他的希望动力是他的梦想乐园,52岁的他和老伴去年从村里搬到这片荒凉地,搭建房屋住了下来,为的就是要守护这排水池。

水池里有什么这么金贵?有鳄鱼龟。鳄鱼龟干嘛用的?能够卖钱带给他家财富。

这是一户没有享受过生活的农村困难户,爱人残疾,他也老实巴交,出不了远门,一辈子在家门口干个小工糊口。

年龄越大,他想有个翻身仗的愿望越强烈。2012年,他看到电视上有节目介绍鳄鱼龟养殖,一下子被迷住了。

他说,研究后发现养殖鳄鱼龟比养殖其他小动物强,鳄鱼龟好养殖,放到水池里只要有食物,其他基本不用管,很好活,不容易生病,最重要的是食用价值大,市场大。

他买来了一公一母第一组幼龟,像宝贝一样养在家里。两年后,这组龟产下了第一窝蛋,孵化出了51个龟仔。母龟继续下蛋,继续孵化,如今仅种龟就有一百多只了。

“我没有钱大投入,只能这样一步一步来形成规模。2018年已经可以了,再孵化出龟苗就敢卖了,按照市场价一只龟苗20元的话,我家收入就很可观了。”赵代娃说。

疯狂的梦想

赵代娃买种龟,赵代娃卖龟苗。他从哪里买?他到哪里卖?这里,就要说一个关键人物了——河南省汝州市农民企业家杨听会。

杨听会出生于蟒川镇薛庄村一贫困家庭,无奈辍学后,爱好科技的他辍学后边打工边征订各种科技书刊,发誓要通过科技拥有一技之长发家致富。

他把目光放在了乌龟养殖上。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一些中国人,很爱吃龟肉,有人吃就有市场。

龟寓意吉祥长寿,常有“龟龄鹤寿”的说法,现代医学证明龟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延缓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古人也将龟肉看作高级营养滋补品和防治疾病的极好食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各种养殖信息满天飞,到处是急于致富和兜售致富信息的人。龟的种类那么多,养什么品种呢?

1997年杨听会从杂志上洞察到鳄鱼龟项目,了解到鳄鱼龟产自北美洲美国东南部,小鳄鱼龟最大个体20公斤左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有易饲养生长快、繁殖多出肉率高等特点,是其它龟鳖类不能相比的肉龟新品种,也是农业部第485号文件公布适宜引进推广的水产养殖新秀。

“那就养鳄鱼龟吧。”杨听会说干就干。

在妻子支持下,他引进30只鳄鱼龟开始养殖。最初养殖过程并不顺利,鳄鱼龟是外来野生物种,引进后因生活环境变化,导致其产卵率和孵化率急速下降,周边没有他可学习借鉴的养殖经验,只能靠一点一点慢慢摸索。

此时的他已进入疯狂状态,不成功罢休,花了几年心血,才彻底克服孵化难关,鳄鱼龟卵孵化率达到90%以上。

除了吃还能干什么

2003年,杨听会的养殖达到一定规模。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养殖、共同致富,他投资创办了河南省首家汝州农业百科信息服务部,免费为农户提供各种科技知识咨询。

2007年,中央电视台七套采访报道了杨听会的养龟经历,全国各地慕名前来购买、加盟的人越来越多,杨听会多年的心血终于有了回报。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为了让更多贫困户通过养殖鳄鱼龟脱贫增收,他果断实行代养政策,带领养殖户成立汝州金泉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仅汝州就有300多家由杨听会带动起来的养殖户,外地养殖合作社有20多家。

赵代娃这家养殖户,正是他发展起来的养殖户之一。杨听会说,“通过我发展起来的养殖户,我都会回收他们的养殖成果,市场问题我帮助他们解决。”

他有什么能耐解决呢?他的秘诀是一靠吃,二靠深加工。

从一开始养殖,他就重视市场渠道,构建起销售网络,向全国各地出售龟肉,实现了“散户——合作社——市场”的互动。通过出售龟肉,养殖户们有了副业收入,他也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而为了让更多的人尝到美味龟肉,他还在市区开了一家专门提供龟肉的酒店,聘请知名厨师做出味色俱佳的美味佳肴,打出健康饮食的招牌,受到众多食客的青睐,生意一直不错。

卖龟肉期间,杨听会经常看到有人为产妇购买龟汤滋补身体,灵机一动,开始考察市面上的产妇营养餐,这些营养餐大多是肉、鸡、鱼、蛋等传统营养品。他找来熟悉的专家朋友,耗时一年,研发出由鳄鱼龟肉、骨与红枣、小米、红糖及藕粉为原料的营养龟粉,对产妇康复作用明显。

产品延伸在继续

2011年,杨听会注册成立河南省金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鳄鱼龟深加工产业正式拉开序幕。

2015年,杨听会又在汝州市人社局推荐下,带着他的营养龟粉项目参加了“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在经过激烈的角逐后荣获西北赛区一等奖。

有庞大的养殖户愿意跟着他,怎么继续延伸产品链、深加工成了他的主要追求。多年来,他在闲暇时走访结交传统中医名人为友,查阅各种古典医术,只要有龟记载的医书他都不放过。

“龟肉性平味甘咸,功效益阴补血,主治劳瘵骨蒸,肠风痔血,筋骨疼痛。”这是《唐本草》中对龟肉的记载,那里还记载了龟肉入酒的功效,曰:“龟取以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痪不收。皆瘥”等。

多种古代医书对龟肉入酒的记载,让他欣喜若狂,感觉到老祖宗的智慧丢不得,决心把龟肉酒发扬光大。

龟肉酒成了他的又一个追求目标。他不断走访名医及酿酒专家,一次次总结龟肉酿酒的失败经验,通过几百次的实验,终于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龟肉酒,并申请注册商标为龟元牌龟肉酒。

“当初准备研发的时候,有人说我是个疯子,说哪有人用肉酿酒的,可我相信古医书上的记载绝非空穴来风,现在我成功了!”杨听会说。

如今,他站的是新的起点,要借助国家乡村振兴的春风,以农户代养鳄鱼龟政策为支撑点加快推进龟产业与大农业种植相融合,从而实现农民富、乡村美、产业兴、大健康的新产业生态圈,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

回顾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他感概很多。“选择做什么样的项目是创业成功的基石,创业者需要运用智慧,以超前的眼光来慎重甄选创业项目,不仅要选对,更重要的是要遵守尊重、诚信、正直,敢于担当的企业守则,勿忘初心,克服困难,扎扎实实做下去,总有成功的一天。”刚过44岁年龄的他,头发白了一大半。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71.html

“他为鳄鱼龟养殖“疯魔”,要做河南养殖第一人” 的相关文章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农家女返乡搞种植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记石棉县返乡创业者曹霞

近日,在石棉县绯饴家庭农场,刚忙完猕猴桃丰收的农场主曹霞,已做好了冬管的准备。2004年,曹霞为了生计外出务工,曾在水果行业从事批发、营销、产品经理等工作,虽然辛苦却从不喊累。后来,她瞅准家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毅然回乡开启创业之路。曹霞正在猕猴桃下除草返乡逐梦瞄准猕猴桃种植2004年,曹霞和几个朋友一...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金秋送爽,层林渐染。在梅县区程江镇浒洲村的一个山头,漫山遍野的柚树,挂满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柚,丰收的喜悦爬上伊为香家庭农场主人黄小香的眉梢。今年,是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此打拼的第10个年头。即将开摘的金柚,则是他们创业梦结出的丰硕成果。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摘柚,姐姐现场直播带货,向粉丝推介金柚。舍弃...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新野县一个叫朱艳霞的女硕士研究生,因不满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她不仅凭借其所学的新技术为农村饲养业竖起一面旗帜,还吸引当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走科技致富之路。学非所用女硕士辞职当猪倌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30多头品种猪又大又肥。...

厦门“水电工女孩”的创业故事:从短视频创作者到淘宝店主

厦门“水电工女孩”的创业故事:从短视频创作者到淘宝店主

穿着工装裤,手拿剪管刀,在满是尘土的毛坯房里装管接线……近日,一个在厦门同安做水电工的女孩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火了,多个视频获千万级播放量,点赞量频频破万。她叫陶媛,粉丝们称她小园,其实除了水电工、“网红”博主,她还有另一重身份——电子电工产品淘宝卖家。而正因为她既能肩挑手扛做水电,也能靓丽出镜拍视频...

大学生淘宝创业卖衣服,月收入3万多

大学生淘宝创业卖衣服,月收入3万多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把自己局限在找工作上,总是跳不出就业的死圈子。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还不如自己创业,虽然创业有风险,但是可以很快地提升自己,并且培育自己的人际关系资源,对于个人的成长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李娟,在去年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里,开起了一家网店。她说“我一直很喜欢...

一个跨境小卖家的三次创业

一个跨境小卖家的三次创业

跨境电商圈内的创业话题一直都很火热,类似运营单飞开公司、大学生毕业单干亚马逊、朋友合伙做跨境电商的案例比比皆是。创业当老板,是每个打工人奋斗的终极目标,或许也是实现财富自由的唯一手段。今天,我们讲述一个小人物的深圳跨境沉浮。回溯2015年,20多岁的周然(化名)抱着学习和搞钱的心态来到了深圳,彼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