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茂名高州:种4000亩苹果蕉 他把产业做红了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5

新农人档案

姓名:吴伟鹏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

经验:海外学成归来,吴伟鹏敢闯敢干,瞄准特色香蕉品种,规模化种植,拥抱互联网,打造网红蕉IP品牌,带动乡亲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吴伟鹏,茂名高州人,现任广东盖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盖里农业”)总经理。他2015年从澳洲学成归国,当时有好几个企业向他抛来橄榄枝,但他不为所动,毅然返乡学习种蕉技术,等待创业的机会。

在父亲的协助下,吴伟鹏从特色蕉种植入手。2019年,盖里农业成立,起步到现在短短3年时间里,苹果蕉种植面积已超4000亩,年产值近7000万元,带动近千村民就业,为地方产业兴村、农村经济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年付出

赢得“蕉王”美誉

驱车从高州市区出发往沙田镇方向,约40分钟车程,便来到盖里农业高州乐山基地。一大片香蕉林里,蓝白袋包裹下的一串串香蕉果已经压斜了蕉身,预示着新一年的收成马上就要到了。

这是盖里农业在广东的苹果蕉基地之一,面积500多亩。此外,盖里农业在江门台山市、恩平市的种植基地面积合计超4000亩。按照平均亩产7000斤、2.5元/斤均价来计算,该公司一年的产值接近7000万元。这在苹果蕉种植领域,称得上是“巨无霸”的存在。吴伟鹏也因此被行业称为“苹果蕉王”。7年前,吴伟鹏从澳大利亚回到家乡,先是花3年时间,协助父亲管理家里的广西香蕉园,为独立创业积累经验。

2018年底,苹果蕉突然红遍网络,市场需求猛增,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而放眼全国,当时苹果蕉总面积不超过10万亩。出于对商机的敏感,和创业梦的驱使,那一年底开始,吴伟鹏踏上了在家乡种苹果蕉的创业之路。

经验的加持,父亲的鼎力支持,以及自己那正在燃烧的创业热情、敢闯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这些因素叠加,助力吴伟鹏和他的团队快速尝到了种植苹果蕉的甜头。不到3年时间,盖里农业便成为苹果蕉行业的佼佼者。

少年出国

承载父辈厚望

“苹果蕉王”练就的背后,其实是厚积薄发。吴伟鹏在家排行老三,出生那年,家里已经不再落后贫穷。但在此前,他爷爷、父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只有3亩耕地,生活非常艰辛。上世纪80年代末,吴伟鹏父亲跟随别人走出大山,到高州、海南做香蕉收购生意,后来参与到香蕉种植,事业越做越大。

日常生活中,父母有意时常讲起以前那些艰难岁月,希望他记住父辈的不易,立志走出小地方,去更好的环境学习。

所以,在初中的时候,家里就有了送他到国外读书的念头。对此,吴伟鹏自己也不抗拒,也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初中二年级,在他父亲一位澳大利亚华人好友的帮助下,吴伟鹏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考试,顺利拿到了高中的入学资格。从此开启了留学人生。

瞄准电商

打响网红蕉品牌

2015年,吴伟鹏学成归来。耳濡目染父亲的种蕉经历,他最终选择了苹果蕉作为创业的起点。历经近3年接触,吴伟鹏越发觉得苹果蕉大有可为。“它是一个好品种,有更稳定的卖价;能做电商,有更远的销售半径,很适合做乡村振兴的依托产业。”采访中,吴伟鹏对苹果蕉的优势如数家珍,言语中满是喜欢。

他介绍,虽同是蕉,但苹果蕉却比香蕉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懂种香蕉的,不一定能种好苹果蕉。而如果种不好,产量上不去,规格也上不去,这样卖价大打折扣,很难赚钱。“所以苹果蕉适合大户种植,大户能够聚集资源,种出40斤以上/株产量,而且做到外观干净,卖价高。”吴伟鹏说。

其次,苹果蕉价格相比香蕉会更稳定。他介绍,2020年由于天气原因,整个行业的苹果蕉都长得不太理想,单株产量不够,不够肥,但即使这样,它价格都没有跌破2元/斤。而同期香蕉,每斤已经跌到五六毛。

另一个看好的原因是苹果蕉能做电商,打破了香蕉做不了电商的魔咒。“这是我最喜欢苹果蕉的地方。”吴伟鹏说,作为一名90后,他对香蕉销售,更追求年轻派元素,电商会是苹果蕉未来销售的重要渠道。他介绍,不同于香蕉六七成熟就要采收,苹果蕉可以去到八九成,砍下来后,简单包装,经过物流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上,刚好可以吃了。

据了解,盖里农业今年苹果蕉产量预计达到1.4万吨,将于4月初上市。届时在做好地头批发、超市直供等销售之外,公司会非常注重电商通道打造——结合网红蕉元素,加大宣传推广,打响苹果蕉的全国知名度。“我们已经与广西中桂天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专业电商渠道建立了战略合作,全力做好今年的电商销售,打造苹果蕉盖里IP。”吴伟鹏说。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将苹果蕉打造为地方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他介绍,正常来说50亩苹果蕉基本上能带动两个承包户,和3到5个工人长期务工,4000亩可以带动近500人就业。而如果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来推动地方农民散户种植苹果蕉,则会产生更大的效应,对地方产业兴村、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很大。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50.html

“茂名高州:种4000亩苹果蕉 他把产业做红了”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养龟仙人”杨听会,靠养鳄龟带领全村致富

“养龟仙人”杨听会,靠养鳄龟带领全村致富

在步入养殖行业之前,为了减少风险,杨听会特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专门学习了养龟的相关事宜。当他满怀信心,开始养鳄龟之路,却遭遇了巨大的难题。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成功孵化出幼龟。好在他不懈努力,最终花费3年时间成功将孵化率提高到90%。他还带领其他养殖户一起发家致富,可就当大家埋头苦干时,鳄龟行情却不景气...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创业故事网:现年33岁的罗金庭是陆河县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一夫田品牌创始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大学毕业后返乡投入农业建设,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工作,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回馈社会。罗金庭建立产品供应基地近300亩,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主动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