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位创业者的华丽转身:从垃圾里“淘金”到“多肉”绿色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3

2016年,李平夫妇率先响应政府“让天更蓝、水更绿”的号召,放弃原有的塑料加工事业,选择二次创业,转型到园艺种植。村民王红梅是“妇女微家”的受益人之一,在李平的帮助下,她也开始进行多肉种植并打开了销售渠道,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宽阔的道路通畅四方、绿树掩映着白墙灰瓦、一座座现代农业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美好图景跃然眼前,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家家户户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的“垃圾场”。在不断转型发展中,耿车人闯出了一条绿色富民路。

李平在多肉种植园中直播销售多肉

如今,谈起耿车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都说他们创业转型的带头人李平功不可没。李平做过废旧塑料加工,做过高端家具制造,尝试过特色料理店,也尝试过塑料花盆生产……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创业之路并不算平坦。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辗转打拼多年,她在多肉种植领域站稳了脚根,并将多肉园打造成为特色创意园。

2008年,李平便开始创业,和大多数的耿车创业者一样,她也选择了从事塑料回收加工再利用行业,年创税收50多万元。但长期低端粗放的生产模式,给耿车镇的环境造成了“海陆空”立体式的污染。为改善生态环境,宿迁市做出取缔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的决定。

“当时镇上的人都很紧张、害怕、担忧,因为之前没接触过别的行业。但塑料加工这门生意存在一定的污染,我一直想着转型。减少污染,让天更蓝,水更绿,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2016年,李平夫妇率先响应政府“让天更蓝、水更绿”的号召,放弃原有的塑料加工事业,选择二次创业,转型到园艺种植。

短短几年时间,李平实现了华丽转身,她与丈夫创办了江苏育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端多肉种植、栽培、线上销售及有机肥生产、销售。李平不仅掌握了400多种多肉植物的种植技巧,还瞄准时尚经济,将视线投入到“互联网+农业”这一领域,率先在淘宝平台直播带货销售多肉,李平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

“我现在经营的多肉直播基地线下体验馆,年销售额已经达到4000万元,村里的、镇上的很多姐妹都加入了我的团队,变身‘女神主播’,月增收2000元以上……”李平在用心经营自己的“多肉王国”的同时,蹚出一条“造血扶贫路”,成为照亮众多家庭妇女幸福人生的点灯人。她在自己的园艺大棚内设立“妇女微家”、三八红旗手工作室,不定期开展直播带货技巧、电子商务理论和多肉种植等创业技能培训和女性创业就业交流活动,为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帮助。

李平的“多肉王国”带动众多当地农村妇女创业就业

“自从有了‘妇女微家’,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多肉种植知识、聊聊家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村民王红梅是“妇女微家”的受益人之一,在李平的帮助下,她也开始进行多肉种植并打开了销售渠道,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两年间,“妇女微家”累计培训1980余位妇女,从这个微家走出去了30余名“直播能手”、60多名“技术员”、200多名“园艺师”,实现了当地妇女2030创业带头,5060再次就业,月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妇女微家”更是成功推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产业集聚,企业抱团发展。

多年的辛勤奋斗给李平带来了许多荣誉。公司在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盆栽花卉十大品牌产品,并成功入选参加2019年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同时,她本人也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江苏省“百名巾帼新农民乡村振兴护航计划”人选等荣誉。

从贩卖废旧垃圾,到如今搭乘互联网经济快车,用多肉种植等生态农业增收致富,“新耿车模式”也在探索中不断转型升级。李平表示,下一步将会往产品精细化发展,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精准高效方式”转变,将多肉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品牌,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61.html

“一位创业者的华丽转身:从垃圾里“淘金”到“多肉”绿色致富” 的相关文章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生于梨城,求学西安,留洋英国,供职北京,因思乡心切,今年年初,库尔勒市“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兜兜转转又回到梨城,放弃大都市月薪数万元的工作,婉拒国内几所高校的职位,选择回家乡教英语创业来“致青春”。质疑、不解、支持……当周围人用各色眼光打量这位年轻的姑娘时,惠菲毫不理会,埋头将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笃...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这款山楂饮料罐头,来自中国山楂之乡河北兴隆,全国包邮到家!”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倾力推销产品。34岁的张静盯着手机直播画面,自信中透着干练。从海归硕士到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静和她的团队一起,演绎了一部创业版“山楂树之恋”,让兴隆的小红果成为致富“甜蜜果”。改变轨迹 留学生回乡创业“留学...

厦门“水电工女孩”的创业故事:从短视频创作者到淘宝店主

厦门“水电工女孩”的创业故事:从短视频创作者到淘宝店主

穿着工装裤,手拿剪管刀,在满是尘土的毛坯房里装管接线……近日,一个在厦门同安做水电工的女孩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火了,多个视频获千万级播放量,点赞量频频破万。她叫陶媛,粉丝们称她小园,其实除了水电工、“网红”博主,她还有另一重身份——电子电工产品淘宝卖家。而正因为她既能肩挑手扛做水电,也能靓丽出镜拍视频...

广东中山富豪何启强发家史,借2.7万元创业,如今身价超20亿

广东中山富豪何启强发家史,借2.7万元创业,如今身价超20亿

引言: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成功人士的发家之道从而掌握财富密码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才能够看得更远,我们研究了数百位亿万富翁的创业故事之后,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集智慧、勤奋、胆识和机遇于一身。关于是否能够用钱多钱少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