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夫妻创办轩妈食品成功,蛋黄酥售出3亿枚,618销售额2500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44

引言

中华民族传统的糕点食品对于我们国人的餐饮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传承与文化,像是很多糕点店铺为了能够保障商品的新鲜和味道,始终坚持着纯手工制作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可对于纯手工糕点而言,需要面临的是制作的数量以及糕点师的技术水平,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因此有很多手工糕点店铺虽然很受欢迎,但却无法有效地发展出去。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很多物品和食品都迎来了新一轮的购买狂潮。早期的时候即便是有很多好吃的店铺也无法被外界所熟知,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线上购买和快递可以让全国人民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的异地的美食。其中就有一家广西的线上店铺,凭借着蛋黄酥的口碑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这家店铺就是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

轩妈食品发展一路飙升

轩妈是由一对八零后夫妻再一次无意之间发现的创业契机,这对夫妻名叫韦福献和廖晋平。起初的时候,这对夫妻是想亲手制作干净放心的蛋黄酥零食给自己的儿子食用,却在无意当中发表朋友圈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好奇。这对具备商业头脑的夫妻随即想到了一个新的创业思维,那就是在互联网上做传统糕点。

在2016年的一天,这对夫妻成立了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随着较好的口碑和食用口感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当消费者都认为这些食品是纯手工制作的时候,韦福献笑着表达了蛋黄酥是机器加工的,但是制作时选取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都是非常谨慎的。随着轩妈的口碑愈演愈烈,在今年618线上购物节以2500万的销售额荣登传统糕点类销售第一名的成绩。

轩妈蛋黄酥截止到2020年底一共卖出了多达三亿枚的数量,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韦福献和廖晋平对于做法和原材料的把控与考究。虽然这些蛋黄酥不是纯手工制作,但是对于原材料的统一以及咸鸭蛋打散重塑的每一道细节工艺都非常看重。而轩妈蛋黄酥的猪油换成了安佳的黄油,目的就是通过增加成本来提高口感和味道。

除此之外,轩妈蛋黄酥对于保质期更是把握得很精准。比如说传统纯手工的蛋黄酥保质期只有一个星期左右,而像三只松鼠这种零食品牌上对于蛋黄酥的保质期确定在三个月左右。轩妈的蛋黄酥则是有所不同,保质期为20天。这样既不会因为保质期制作得太长而影响食用口感,更不会因为保质期太短让消费者不想购买。

八零后夫妻的三次创业历程

其实在轩妈得以成功之前,这对夫妻曾在2013年的时候选择了创业。当时的他们就抓住了互联网的商业契机,通过在网上出售榴莲饼来获得盈利。但是奈何夫妻二人当时的经验不深,再加上没有合适的线上渠道,因此做这一行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夫妻二人就考虑到了渠道的问题,于是决定回老家做品牌产品。当时的韦福献想要做红树林海鸭蛋,通过淘宝的互联网方式销售到全国,这次的创业让韦福献吸取了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才有了第三次创业轩妈取得的巨大成功。

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蛋黄酥的销售模式完全是在无意之间受到的启发。当时的夫妻二人通过朋友圈吸引了很多朋友的兴趣,而自己的儿子轩轩和同学也对这个蛋黄酥的味道和口感非常喜爱,甚至为了多吃到一枚争先恐后。这时候的夫妻二人突然灵机一动,一个蕴藏着极大财富的想法让二人达成了同样的共识,那就是开传统糕点店,做自己的品牌。

当时的韦福献有着第二次创业的海鸭蛋渠道,对于海鸭蛋的品质把控非常清晰。于是得益于海鸭蛋的品质以及黄油等各种蛋黄酥的细节,让轩妈这家店铺开业不久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轩妈蛋黄酥就成为了全国的网红级产品,风靡一时。

结语

轩妈的蛋黄酥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了夫妻二人懂得互联网销售的方式以外,更加重要的就是商品的质量和味道。正是因为夫妻二人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童叟无欺,才能在后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这家品牌的成功也同样印证着做生意应当具备的诚信。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63.html

“80后夫妻创办轩妈食品成功,蛋黄酥售出3亿枚,618销售额2500万” 的相关文章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我家的草莓采用无土化栽培技术种植,‘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营养液,采摘时还不用弯下腰……”一进“泡泡糖空中生态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地排列着,架设在离地约90厘米的钢架上;种植槽内,一株株草莓苗油绿茂盛,白色的小花点缀其间,十分好看。离草莓上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此时草...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

残疾人创业故事:听障双胞胎姐妹开了家无声咖啡店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笑容和手语与人沟通,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咖啡的醇厚香气里满是温暖和爱。在苏州太仓市,最近新开了一家“无声咖啡店”,店里非常安静,只听得到咖啡烹煮和杯子传递的声音。这家店的店主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严颖峰,妹妹叫严颖开,她们从小患有先天...

90后女孩自学制作汉服创业 希望实现汉服日常化

90后女孩自学制作汉服创业 希望实现汉服日常化

轻柔典雅的齐胸襦裙,广袖飘逸的曲裾深衣,“90后”小裁缝龙佳言身着一袭汉服,带着记者流连于1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满屋的复古服饰,让人恍然如穿越到汉唐。“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我的愿望就是实现汉服日常化,街头流行最美中国风!”龙佳言说。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位儒雅姑娘谙熟中国传统文化,却曾因贫困初中...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春雨淅沥,今年的第一批蚕宝宝已经接近“四龄”,即将结茧。覃燕华看着漫山绿油油的桑园,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2017年返乡创业以来,她品尝到了种桑养蚕、致富带富的甜蜜滋味。潜心钻研苦练技术成为养蚕能手邕宁区那楼镇是传统的养蚕大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农村几乎家家养蚕。后因市场凋落,养蚕的人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