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带着00后创业的90后成都女孩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3

距离虎年春节的时间越来越近,人们不断上街购买年货。在熙熙攘攘的成都市春熙路,“桃桃升”现烤点心店门外排起了长队,好吃嘴们在选购糕点。“赶紧搬货料,店门外客人都堆起了。”1月26日下午,李重升和店员们一起搬完货物,又帮助后厨糕点师傅搓揉面、搅拌蛋清……

“拉丝虎皮卷、鲜乳提子Q仔麻薯……”“桃桃升”现烤点心琳琅满目,每天总是门庭若市。这已是“桃桃升”品牌创立以来,在线下经营的第五家门店。

成都素有美食之都称,五花八门的美食竞争尤其激烈。“桃桃升”现烤点心博采中西特长,线上线下经营,给成都糕点行业带来了“中国点心成都范”。然而,谁会想到,“桃桃升”现烤点心团队,竟然是一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95后、00后呢?

这还得从“桃桃升”现烤点心创始人李重升说起。

留学回国后创业开甜品美食店

眼前这位被员工们亲切的称为“李姐”的干练姐姐李重升,却是个90后女孩。

8年前,从英国留学回国后,主修商务管理的李重升曾先后做过农资企业招投标、广告策划、潮牌代理等工作,但从小就爱甜品美食的她却始终怀揣着一个创立自己的甜品品牌的理想。

终于,在2018年带着多年来工作积蓄和部分父母的资助资金,李重升开设了第一家线上甜品店——盒子家。和创业小伙伴儿们一起开发的几款小甜品也迅速走红,甜品店第一个月就进入了盈利状态,这给予了李重升极大的信心。为扩大服务区域,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小店的开张均取得不错的预期。

一时的成功,让李重升的创业之路非常顺利,也让她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风险的管控,加快了扩店的步伐。“九个月之内,‘盒子家’就陆续开张了11家直营店。”直到现在,说起当年扩店的冲动,李重升仍心有余悸。

过速的点位和人员扩张,带来的是区域布局的失衡和管理漏洞的不断暴露,这导致营运成本短时间的急剧增加,这对一名创业不久,资金积累和管理能力尚显欠缺的90后女孩来说,压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每月亏损60万,持续3个月,怎么遭得住?”权衡之后李重升决定闭店止损。从高峰的11家,逐渐减少到2家店,并最终合并为一家店。

最令李重升痛苦的是闭店意味着裁员,留下的员工也要降薪。“我的员工大多都是95后、00后,我没有当好他们的大姐姐。”李重升愧疚地说。

打造一款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中式糕点

闭店后,李重升一直在反思。她梳理发现,自己遭遇的教训虽说非常深刻,但并非致命。因为缩店之后,甜品店很快又盈利了,并迅速在同行业评比的西式点心热销榜单(线上)中名列前茅,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李重升曾经受挫的心再次升起了信心,但这一次,她却有了新的想法。“目前看,在年轻群体中,西式的甜品糕点占据着市场主流,中式糕点主要还在中老年市场。”李重升看来,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我何不吸收众家之长,打造一款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中式糕点’呢。”

“中华糕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具有足够的文化和市场自信创立自己的品牌。”一旦有了笃定的信念,李重升迅速行动了起来。

从选址、装修、人员招聘,再到产品研发、定制,再到LOGO设计,李重升参与到新品牌创立的每一个环节。2021年9月,第一家桃桃升现烤点心店诞生了。

拉丝虎皮卷、麻辣火锅小贝……当一款款从传统中脱胎,博采中西特长的国潮小点心一经投入市场,迅速掀起了糕点界的中国风。“糕点还能这么做?”无论是一般消费者还是行业从业者,纷纷对眼前这些带有“成都范儿”的的小点心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很快,第一家桃桃升线下店盈利了。李重升创立一款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甜品”品牌的愿望实现了。

让世界各地的人吃到“成都范儿”的中式糕点

但是,对李重升来说,品牌的创立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大做强?让品牌走得更远?是她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汲取当年“盒子家”在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教训,李重升和伙伴儿们为未来品牌发展和扩大制定了直营+加盟店形式,以输出标准和管理为主,走轻资产策略以控制运营成本。同时重点布局全国三四线城市,并将某地人流量作为重要参数纳入选址考量。

2022年1月,李重升和合伙小伙伴们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开店高峰。一周之内,桃桃升品牌在贵州凯里、山西临汾,以及成都春熙路的加盟店相继开张营业。李重升和她的95后、00后小伙伴儿们奔波于各地,为当地的员工开展培训和进行门店的标准化输出……

“其实我心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谈到未来,李重升陷入沉思,“我想让‘桃桃升’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吃到带有‘成都范儿’的中式糕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3.html

“带着00后创业的90后成都女孩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大叔放弃建材行业,攻克“火炬菜”种植难题,一年销售额5000万元

创业故事:他原本从事建筑行业,最后转行创业去种菜,居然年赚5000万。他为了让芽球菊苣卖得好,建立全封闭的无光养殖间,每隔2小时就去观察生长状况。为了把芽球菊苣卖出去,他绞尽脑汁想到了试吃的方法,可是芽球菊苣见光4小时就会变绿。他又是怎么样做的呢?咱们就来聊聊刘秀军的致富之路。1969年刘秀军出生在...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男生驯养鹦鹉12年,参加双创大赛获省级金奖

00后创业故事:发传单、端盘子、打扫公厕、小区保安……马上大三的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亮,兼职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看来,“男孩子提前吃吃苦,多闯荡、多磨砺,挺好的”。而最让他幸福的工作是“养鹦鹉”——从2010年开始,他随叔叔开始接触鹦鹉,已经有12年。每天早上9点开始工作,忙到晚上11点,喂鸟、...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提示:当红创业—新时代下创业正当红!她被称为“千万女性创业者背后的女人”,她是中国最大创业女性成长平台创始人,她也是女性产业的领跑者,她更是国际环保和慈善基金的发起人,她就是Lady Boss创始人柳婉琴。传统家庭理念中,女性承担家务抚养孩子是“必要责任 ”,社会总是要求女性将家庭责任放在首位。很多...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故事:立夏刚过,在长沙县安沙镇新华村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目前大棚里的蔬菜逐渐成熟,再过40天,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公司的主理人罗清元,一边介绍着,一边摘着黄瓜。罗清元(左)和周亚民(右)查看蔬菜苗情况今年53岁的罗清元是安沙本地人,之前一直从事...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一头干练的短发、亲和的笑容、雪白的手套……7年,陈翎隽完成了从“全职宝妈”到“月销30万网红收纳师”的华丽蜕变。2021年初,“整理收纳师”被人社部列为家政服务新工种,“时薪上千元,豪车别墅不是梦”的逆袭神话正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整理收纳行业。做“整理收纳师”到底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走入河南首届整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