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带着00后创业的90后成都女孩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52

距离虎年春节的时间越来越近,人们不断上街购买年货。在熙熙攘攘的成都市春熙路,“桃桃升”现烤点心店门外排起了长队,好吃嘴们在选购糕点。“赶紧搬货料,店门外客人都堆起了。”1月26日下午,李重升和店员们一起搬完货物,又帮助后厨糕点师傅搓揉面、搅拌蛋清……

“拉丝虎皮卷、鲜乳提子Q仔麻薯……”“桃桃升”现烤点心琳琅满目,每天总是门庭若市。这已是“桃桃升”品牌创立以来,在线下经营的第五家门店。

成都素有美食之都称,五花八门的美食竞争尤其激烈。“桃桃升”现烤点心博采中西特长,线上线下经营,给成都糕点行业带来了“中国点心成都范”。然而,谁会想到,“桃桃升”现烤点心团队,竟然是一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95后、00后呢?

这还得从“桃桃升”现烤点心创始人李重升说起。

留学回国后创业开甜品美食店

眼前这位被员工们亲切的称为“李姐”的干练姐姐李重升,却是个90后女孩。

8年前,从英国留学回国后,主修商务管理的李重升曾先后做过农资企业招投标、广告策划、潮牌代理等工作,但从小就爱甜品美食的她却始终怀揣着一个创立自己的甜品品牌的理想。

终于,在2018年带着多年来工作积蓄和部分父母的资助资金,李重升开设了第一家线上甜品店——盒子家。和创业小伙伴儿们一起开发的几款小甜品也迅速走红,甜品店第一个月就进入了盈利状态,这给予了李重升极大的信心。为扩大服务区域,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小店的开张均取得不错的预期。

一时的成功,让李重升的创业之路非常顺利,也让她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对风险的管控,加快了扩店的步伐。“九个月之内,‘盒子家’就陆续开张了11家直营店。”直到现在,说起当年扩店的冲动,李重升仍心有余悸。

过速的点位和人员扩张,带来的是区域布局的失衡和管理漏洞的不断暴露,这导致营运成本短时间的急剧增加,这对一名创业不久,资金积累和管理能力尚显欠缺的90后女孩来说,压力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每月亏损60万,持续3个月,怎么遭得住?”权衡之后李重升决定闭店止损。从高峰的11家,逐渐减少到2家店,并最终合并为一家店。

最令李重升痛苦的是闭店意味着裁员,留下的员工也要降薪。“我的员工大多都是95后、00后,我没有当好他们的大姐姐。”李重升愧疚地说。

打造一款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中式糕点

闭店后,李重升一直在反思。她梳理发现,自己遭遇的教训虽说非常深刻,但并非致命。因为缩店之后,甜品店很快又盈利了,并迅速在同行业评比的西式点心热销榜单(线上)中名列前茅,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李重升曾经受挫的心再次升起了信心,但这一次,她却有了新的想法。“目前看,在年轻群体中,西式的甜品糕点占据着市场主流,中式糕点主要还在中老年市场。”李重升看来,得年轻人者得天下,“我何不吸收众家之长,打造一款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中式糕点’呢。”

“中华糕点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我们具有足够的文化和市场自信创立自己的品牌。”一旦有了笃定的信念,李重升迅速行动了起来。

从选址、装修、人员招聘,再到产品研发、定制,再到LOGO设计,李重升参与到新品牌创立的每一个环节。2021年9月,第一家桃桃升现烤点心店诞生了。

拉丝虎皮卷、麻辣火锅小贝……当一款款从传统中脱胎,博采中西特长的国潮小点心一经投入市场,迅速掀起了糕点界的中国风。“糕点还能这么做?”无论是一般消费者还是行业从业者,纷纷对眼前这些带有“成都范儿”的的小点心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很快,第一家桃桃升线下店盈利了。李重升创立一款深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甜品”品牌的愿望实现了。

让世界各地的人吃到“成都范儿”的中式糕点

但是,对李重升来说,品牌的创立只是第一步,如何做大做强?让品牌走得更远?是她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汲取当年“盒子家”在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教训,李重升和伙伴儿们为未来品牌发展和扩大制定了直营+加盟店形式,以输出标准和管理为主,走轻资产策略以控制运营成本。同时重点布局全国三四线城市,并将某地人流量作为重要参数纳入选址考量。

2022年1月,李重升和合伙小伙伴们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个开店高峰。一周之内,桃桃升品牌在贵州凯里、山西临汾,以及成都春熙路的加盟店相继开张营业。李重升和她的95后、00后小伙伴儿们奔波于各地,为当地的员工开展培训和进行门店的标准化输出……

“其实我心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谈到未来,李重升陷入沉思,“我想让‘桃桃升’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吃到带有‘成都范儿’的中式糕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3.html

“带着00后创业的90后成都女孩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创业就像人生提早上高速

80后大学生创业故事:创业就像人生提早上高速

80后创业故事:就业难,当年一度校园热议的创业潮流,又重新在高校涌动。近日,羊城晚报、团省委、省学联等单位联合举办“激情创业,理性闯关”广东大学生创业论坛,多位昔年从校园走上创业之路的成功人士现身,向学子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业体验。贷款上大学,毕业赚四十万人物:广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山感言:只...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创业故事:长安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即使一个丧失听力,一个肢体残疾,但他们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失败,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纵使人生寂静无声,纵使命运折磨,他们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终于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批发经销商,还帮助附近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定要自己干,才有更大的世界”王燕云是新疆...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排排的蜂箱整齐地排列在花丛旁,一群群的蜜蜂飞舞在山野花丛中,在蜂蜜收购季,蜂农们就开始忙碌地穿梭于蜂箱间,看蜂,摇蜜,孜孜不倦。养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饱含酸甜苦辣。然而,海盐元通街道的90后女孩沈宇琼毅然辞职创业,与蜜蜂为伴。近日,记者在元通街道的“沈福宝”蜂蜜销售中心见到了沈宇琼,她...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王森林是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的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1984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伍回到家乡,带着荣誉退伍后投身农村创业,开客栈、种苹果、搞养殖, 经过数年艰辛的创业打拼,53岁的王森林完成了由退役军人到致富带头人完美蜕变。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在王森林的果园内,依然是...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