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鱼司机汽锅生态鱼:用石锅开拓火锅创业新蓝海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3

一面是杨国福麻辣烫等企业开启上市进程,一面是关店近300家的海底捞等上演“断臂求生”,盘点2022年的餐饮行业,上市潮和闭店潮同时涌来,两极分化的市场环境下,餐饮创业想要成功,选对赛道是关键。

2022年8月,生意猫数据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餐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受创业投资人的青睐。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餐饮创业者始终保持热情,只不过在项目选择上,变得更加谨慎。

在重庆,一家名为鱼司机汽锅生态鱼的鱼火锅,三年多来开了十家店,今年以来开店提速,预计明年还要开出20家,这样惊人的扩张,给后疫情时代的餐饮投资打了个板。

产品差异化寻找红海中的蓝海

在中式餐饮市场中占有最大份额的火锅品类,可以不要大厨,复制性强,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好生意”,但现实情况是火锅已经成为竞争的红海。重庆大学近日发布的《大数据深度解读重庆火锅背后的秘密》提到,在重庆内环以内的区域,火锅店密度高达21.7家/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方圆两百米就有一家火锅店。

虎嗅网的数据显示,火锅从去年以来,全国开店量和闭店量持平,说明这一市场已趋于饱和,而在大众点评上,火锅品类的信息流广告前三位出价,在重庆最中心的解放碑已经达到了单条浏览25元以上,昂贵的流量成本,也佐证着滚烫的火锅已经变得烫手。

鱼火锅是这两年火锅行业突围的一个方向,鱼司机以石锅蒸汽代替炉火烹饪,在食客面前,几分钟就从生鱼片变成了一锅香喷喷的菜肴。独特的烹饪方式,高记忆度的用餐体验,鱼司机凭借产品差异化,在火锅赛道上脱颖而出,且由于这种烹饪方式在出餐形式上有一定的门槛,模仿者并没有尾随而至。

连锁餐企助推社区餐饮升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式变化,越来越多品种的正餐加入社区餐饮的队伍之中,相较于频繁被要求关闭的商圈店,社区店受封控影响相对较小,在后疫情时代展现了明显的抗风险能力。

鱼司机将经营阵地从商圈转移到社区,脱离了商圈统一营销活动和扣点的捆绑,避免了在营销上投入过高费用。一旦遇到堂食停摆,鱼司机通过长期深耕社区建立的顾客微信群,在线接受顾客订单,单店每天的经营额也能上万,相当于晚上还翻了个台,活得相当滋润。

相较于社区店以夫妻档为主,鱼司机以连锁餐饮品牌示人,不使用老油,桌桌活鱼现蒸,能够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让人在社区也能吃到放心的生态鱼,比社区“摊摊儿餐馆”有明显的品质优势,而这也正是现在社区餐饮最稀缺的;环境更干净整洁,不管是家人团聚,还是朋友小聚都更舒服;服务更规范和专业,社区餐馆也能享受到商圈店那样的热情服务。

年底重庆的这一波疫情,业主受困于小区,鱼司机各门店发挥供应链优势,化身“菜篮子”,利用营业外时间主动为顾客送肉送菜,解决居民高复购性、刚需性的日常生活需求,在社区生活中扮演了更多角色,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势必为其未来经营增加了用户黏性。

快速扩张源自可复制的高性价比用餐体验

受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下行双重影响,大家都在想如何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鱼司机立足社区,卖的虽然是生态鱼,价格却做得相当亲民,这也是在社区能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

那么,鱼司机是如何把生态鱼做出平民价的呢?

鱼司机的每一家社区店,都有严格的规模控制,前期投入成本低,租金压力小,而且鱼司机很多店都是从其他火锅店转手而来,桌子板凳沿用原来的,只是卖的东西变了,最大限度降低了投入。

鱼司机也把供应链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菜品主要食材——生态鱼的采购量固定在每年30万斤以上,凭借这个量,鱼司机与多家生态鱼养殖渔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障采购价格稳定,减少市场环境波动影响。鱼司机的源头直采模式,活鱼直接配送到各门店,保证了食材品质不走样,让顾客每次都能吃到一致的味道,这也让其在社区复制变得越来越容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97.html

“鱼司机汽锅生态鱼:用石锅开拓火锅创业新蓝海” 的相关文章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返乡创业故事:孩童时,绕着荔枝树追逐打闹,欢乐无限,长大后,围着荔枝树忙碌做事业,创意不断。趁着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毕业于南开大学的80后新农人宏美春返乡创业,于2017年在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创建了“红美荔”品牌,为镇隆一家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荔枝果干生产厂家。跟随随着一年季节的更替,“红美荔”...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刘前进:返乡创业 把“绰号”做成“品牌”

10年间,从1个大棚3亩地到200亩地的合作社,从1个特菜单品到全年供应几十个品类,四妮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一路披荆斩棘,将自己的“绰号”做成了“品牌”。四妮特菜创始人刘前进2012年,大学生村官刘前进被分配到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闫刘庄村任村长助理。为推动当地农业转型...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

湘潭县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鸭 闯出一条致富路

湘潭县90后小伙返乡创业养鸭 闯出一条致富路

在湘潭县射埠镇杨基村有一个叫段楚的小伙,今年28岁,高中毕业后一直在惠州、上海等地打工。为了响应青年返乡创业号召,他毅然选择了辞职回乡创业,开始了自己的养鸭路。在射埠镇杨基村的田野间,一大群鸭子在嬉戏觅食,它们时而展翅飞翔,时而展喉高歌,场面十分壮观。2021年3月,段楚回到家乡,利用当地水塘和荒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