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群90后和00后合伙办养老院 网友:办成了“幼儿园”

3年前 (2023-01-19)创业故事84

你体验过“养老生活”吗?你见过一群年轻人办的养老院吗?

近日,在四川雅安,有一家由一群90后、00后共同参与经营的首漾(So Young)养老院,凭借“养老无龄化、状态自定义”的经营理念火出了圈。

在这帮年轻人的参与下,除常规护理外,院里的老人们一起拍时尚大片、办艺术展览、唱k、跳舞、露营、变装……网友纷纷感叹:“简直把养老院办成了幼儿园”。

00后与婆婆的互动

做“养老+文创”

来自为家人找寻养老院的灵感

首漾养老院的成立,要追溯到2017年夏天。当时,创始人之一佳林为了给爷爷找一所满意的养老院,拉上多年好友周航考察了成都及周边多家养老院。

但在实地考察时并不如意。暮气沉沉的环境和压抑的氛围,让她们打消了把爷爷送进这类养老院的念头,也开始认真审视养老这件事。

“第一感觉就是老了好可怕。当我们老了该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自己老了以后也可以有安全感、归属感的地方?”

抱着大胆的想法,佳林和周航开启了创业之路,并成立了首漾养老品牌。两人借助周航在海外攻读社区建设、博物馆建设的专业优势积极寻求创新,让首漾实现了“养老+文创”的跨界融合。

“当大众文化、终身教育成为博物馆的重要议题,而我们的养老行业又是重大民生话题。专业的跨界带给我们新的思考,能不能把两者结合,所以我们在一些展览和延伸活动中,开始尝试养老+文创的发展新道路。”周航说。

快乐养老

让老年人有更多的选择和想象力

佳林告诉记者,目前院里除30到50岁年龄层的护工及行政后勤人员外,护士及文创团队均由90后和00后组成,形成了年龄的互补结构。

除常规护理外,这帮年轻人还带着老人们拍时尚大片、办艺术展览、唱k、跳舞、露营、变装……,新鲜、惬意的氛围让这群90后、00后深得院里的爷爷婆婆们“宠爱”。目前,养老院累计照顾长住老人128位,都是自愿来的。

“你们最好耍,又没有套路,又不嫌弃我们这些老年人,天天跟我们一堆耍”,一位入住首漾养老的老奶奶说。

在这里,90后、00后与老人之间模糊了年龄。在她们看来,青年、中年或者老年只是人生不同的阶段。“现在很多养老院讲的是老年人需要被照顾,把他们看成病态的、有缺陷的、弱势的。但我们不会刻意地强调他们是老人,觉得他们的行为应该被束缚、被保护,而是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想象力。”

“我们实践‘无龄感’理念,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代际融合。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多一点的选择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年轻人和老人们创造共同的回忆、形成互相惦记的过程,通过鼓励、陪伴,让老年人和年轻人都能更坚定地认同自我。”

期待更多年轻力量加入养老行业

经过三年的探索与经营,首漾养老对创新的养老理念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有网友说,“想要来工作到退休”;也有人感叹,“简直把养老院办成了幼儿园”。

对此,佳林告诉记者,“看到很多人因为认可我们的理念,我们受到很大鼓舞,至少让我们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们也期待更多人一起探索养老行业更多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对比同龄人按部就班的就业和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佳林认为,“最初决定进入这个行业,也是我们关注到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同时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世界是很割裂、很分化的。不能说等到有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老年人的时候,还觉得养老是一个单独的行业,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做的职业是有社会责任的。”

同时,她们也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去影响从事养老工作的年轻人,让他们有自豪感。“用一句很土的话来讲,就是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上得了台面。”

“在大家慢慢变老之后,如果那个时候我们还在,欢迎大家来和我们一起玩。”周航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34.html

“一群90后和00后合伙办养老院 网友:办成了“幼儿园”” 的相关文章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一款单品卖一年,一天卖出55万套……这个97年川妹子年销售过亿

一款单品卖一年,一天卖出55万套……这个97年川妹子年销售过亿

淘宝上的汉服店有多厉害?不久前,成都的汉服品牌兰若庭推出了一套宋制汉服,名为“此间春色”。该款一上线,10分钟卖出25万套,29分钟卖出40万套……最终,当天卖了55万套,截至目前,已累计卖出70万套。由于粉丝们下单速度太快,工期也随之延长,到货时可能早已不是春季,“此间春色”也被迫变成了“此间秋色...

徐志强:身残志坚勤奋创业奔小康 带领村民巧念“脱贫经”

徐志强:身残志坚勤奋创业奔小康 带领村民巧念“脱贫经”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漆河村,有一位肢体残疾人,但他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土鸡养殖专业户,又是“武山县源泰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带领70户残疾人和精准扶贫户通过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这个人就是徐志强。在人生的道路上徐志强有着一段颠簸曲折的经历。由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的医生成为一名养殖专业...

马尕文:“种菜大王”创业记

马尕文:“种菜大王”创业记

暮春四月的青海,仍有些春寒料峭。但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加洛苏合村的蔬菜大棚外,却是热闹红火的景象,收菜的商贩和农户们正在将刚刚采摘的青椒打包。大棚内,空气中弥漫着青椒的独特香味,马尕文穿梭在热腾腾的大棚里,仔细查看青椒的生长情况。排列整齐、长势喜人的辣椒苗让他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今年46岁的...

广东雷州退伍老兵冯二养鸭带富一方

广东雷州退伍老兵冯二养鸭带富一方

广东省雷州市英利镇迈炭村村民冯二,是一位普普通通退伍老兵;然而,他不平之处,是佩戴着战功、党徽,从战场上胜利归来时、身上仍带有战场英勇杀敌留下的弹片;他是一名功臣,却甘于吃苦、奉献,默默无闻地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富一方。如今,他从事养鸭业,每天带领着数千"鸭兵”奔驰在广阔天然海滩上,行走在自主创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