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贵州省残疾人创业典型 :两个人两条腿两副拐 携手走出一条致富路

1周前 (06-18)创业故事18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贵州省瓮安县银盏镇穿洞河村,有一对年近70高龄的残疾夫妇,他们虽腿脚不便,却凭借顽强的意志与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困境中走出一条养殖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两个人两条腿两副拐。图片由瓮安融媒体中心提供

2013年的一场车祸,让王祖德和宋庆碧夫妻二人失去了右腿,双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依靠拐杖艰难挪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夫妻俩没有丝毫抱怨,而是选择与命运勇敢抗争,他们利用自家的土地发展养殖,开启了创业之路。

给鸡投食。图片由瓮安融媒体中心提供

创业之初,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没有资金,他们就省吃俭用,用政府补贴和全部积蓄投入创业;不懂技术,他们就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虚心求教。王祖德不顾腿部的疼痛,一瘸一拐地搬运饲料、捡拾鸡蛋。宋庆碧因车祸受伤较为严重,上下楼梯非常吃力,但她坚持摸索配比饲料。

两老在生活中相互搀扶。图片由瓮安融媒体中心提供

“她腿使不上力时,我就多干点;我腰使不上劲时,她就帮我搅拌饲料。”老两口配合默契,养殖技术越来越娴熟,养殖规模也从当初的400只鸡苗发展到如今的1200只土鸡。

王祖德的大儿子王先贵介绍:“爸妈出车祸被截肢,刚开始很自卑,我们仨兄弟就慢慢开导他们,让他们在家里种点菜,精神慢慢好了,后面又开始搞养殖,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两老将鸡蛋进行打包。图片由瓮安融媒体中心提供

如今,王祖德和宋庆碧的养殖场已经有了规模,所产的土鸡蛋和鸡肉品质优良,很受市场欢迎,十分畅销。

“我们身体已经残疾了,不想全指望国家的补助,想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养活自己,现在养了鸡,还打算养些鱼,把生活过好一点。”王祖德说。

宋庆碧说:“只要把我们以后的日子过好,老伴做什么我都支持他。”

“幸福生活不是等来的,是拼出来的。”两位老人的眼中映着生活的希望。


推荐阅读: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077.html

“贵州省残疾人创业典型 :两个人两条腿两副拐 携手走出一条致富路” 的相关文章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前一样。只不过...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崇阳:“80后”返乡创业 黄精地里刨“黄金”

“80后”崇阳返乡创业青年雷志超,将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上,一步一个脚印,一路拓荒开路,带领群众种植黄精奔富路,在黄精地里刨“黄金”。在崇阳县举行的2022年首届“桃溪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雷志超荣获第三名。雷志超是崇阳县肖岭乡白马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浙江杭州经营一家服装公司,开始几...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裕安区:“新农人”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淠河岸边区位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通过在土地整合上下功夫,连片开发,打造出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生态和谐的美丽村庄,吸引了许多在外创业的致富能手回乡发展,培育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民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内生动力。在外经...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回乡创业“养羊”得意朔州市右玉县张千户岭...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他叫李辉,今年27岁,2008年8月参加我市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录取后被分配到陈集镇陈双楼村任大学生村官。李辉任职的陈双楼村,人多地少。虽说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但都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种植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的方法、品种、技术及经销理念比较老。李辉通过调研了解这一实际情况,他认为既然种植蔬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