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我的理想不是梦“——讲述莒南县道口镇晒衣台村王志武创业励志故事

2个月前 (06-30)创业故事133

创业故事,鲁网4月29日讯王志武,莒南县道口镇晒衣台村人,自幼因意外事故导致双下肢萎肌肉缩性功能障碍。这么多年,王志武在人们异样的目光中生活至今,但王志武坚信,别人能做到的,他通过努力也会做到。为了生活,他尝试了帮人管理仓库、贩卖蔬菜、代收购农副产品、却因为各种原因创业失败。

2015年8月,王志武在集市上看见一个摊位上围满了群众,他好奇地凑上去观看,却见一位大爷正在用一台手摇缝纫机在为群众修补鞋子,看见那台缝纫机在老大爷手中飞快地转动着、一行行流畅的线条不断在鞋子周边形成特有的纹路,一张张小小的补丁快速固定到鞋子上,通过敲打、压实、剪线、转眼破旧的鞋子重新被赋予了生命。这精湛的手艺瞬间吸引了王志武,他想,我下肢虽然残疾但我有一双灵巧的手啊,通过观察,他发现老人不仅仅修鞋子是把好手、为群众修理衣服上的拉链也做得非常完美,周围群众也对老大爷手艺啧啧称赞。待到周边群众散去,王志武走上前热情地和老大爷打招呼“老大爷,您的这台缝纫机多少钱?我看见您为群众修补鞋子和更换衣服拉链都很熟练,您是怎么做到的?您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学习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老大爷看见一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正在喋喋不休地向他提问,老人笑着对王志武说“做这件事不容易、先不说起早贪黑、寒来暑往,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修补这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来呀,我看还是算了吧?你吃不了这些苦,何况你身体不便。”听了这些,王志武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必须要学透弄懂的决心。王志武说,“老大爷,我虽然双腿残疾,但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知道做好一件事不容易,但我想尝试、不怕吃苦,我观察了好一会觉得您的做工技术娴熟一双鞋子、一件衣服在您手里简直就是一副艺术品、我只想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您就看在我这份执着的份上教教我好吗?”

老大爷看着王志武那坚定地眼神,“你真不怕吃苦?不怕别人瞧不起你是一位修鞋匠?”“不怕,只要有一份手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再多的苦我也能克服我愿意做一位自食其力的人,不怕别人怎么说,我相信坚持就是最好的结果”。老大爷满意地笑了,“只有坚持就会有结果,你这个徒弟我收了。”王志武紧紧抓住老大爷的手,“谢谢”。

老大爷对他说,要想做好修修补补的活计,首先要有一套称心家伙什,然后老大爷手把手指导王志武从缝纫机构造原理、大到穿针引线的手法、小到鞋子、衣服摆放位置、走线方向逐一详细地向王志武做了说明、亲自演示给王志武看。王志武目不转睛、用心记下老人家说的每一句,每一个动作。“老人家,我能不能自己操作一下?王志武腼腆地说”,“好啊,你从这只鞋子开始吧”?然后递过来一只鞋子。王志武接过来,轻轻放在机器上,第一次尝试,未免紧张,在走线的过程中,由于手法僵硬,不能灵活操作鞋子导致跑线走偏,这只鞋子最终因为没有正确掌握正确走线的方式看起来有些别扭,好在老大爷并没有责怪。第一次上机操作给了王志武一个实践的机会,同时也给了王志武一份自信心。“你要好好锻炼、多学习就会有进步,不是每个人都是一次成功的,好事多磨。”是呀,好事多磨,王志武记在心里。又经过几个集市揣摩,老大爷渐渐对这位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心里有了些许肯定。再后来,他就帮助王志武置办了手摇缝纫机、专用机线、配件、润滑机油等机器必需品,让他和自己一道为群众服务。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如今的王志武不仅有了固定的摊位、固定的客源,更多的收获了慢慢的成就。因为他始终相信:别人的施舍不会带给自己满足,只有怀揣梦想,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能成就自己。岁月磨平了意志、但不会磨平那颗积极上进的心,王志武成功了,他是残疾人学习的榜样。(通讯员 常文明)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17 鲁网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09.html

““我的理想不是梦“——讲述莒南县道口镇晒衣台村王志武创业励志故事” 的相关文章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东北“铁娘子”逐梦“京南明珠”:二次创业再升级

女性创业故事:7日,“十一”小长假最后一天,一大早,位于“京南明珠”河北省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内已是熙熙攘攘。“恰逢小长假,又是换季卖货高峰期,有新顾客刚下的订单,也有老顾客要发走的货,这一早我一会儿都没闲着。”商贸城内,欧格经典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娟在店里一边理货一边说。图为永定城·...

90后大学生在数字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

90后大学生在数字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

瘦高的身材、清秀的面庞、甜美的笑容……初见张雪莹,很难想象这位“90后”女生早在8年前就已经是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了。“我希望创业不仅仅是实现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张雪莹说。张雪莹(右)与同事交流探讨(央广网发 受访者本人供图)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张雪莹,机缘巧合参加了全国计算机视觉峰会。也是那时...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娄底小伙回乡办展养猪场变身多彩艺术展馆

今年35岁的王旭潭在上海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他有两个家,一个是在娄底双峰县梓门桥镇长来村的老家,另一个是在城里的小家。小时候,他的父母经营一家养猪场,后来养猪场被逐渐荒废。2021年初,王旭潭回到老家,看着只剩下“空壳”的养猪场,开始与家人谋划进行改造。一次在上海看展时,王旭潭突发奇想:干脆利用大空间...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90后青年张旺:山沟里挖出创业金

青年创业故事:陕西人张旺是一名90后,在城里长大,但他的创业领域却与山区、农民、农产品有关。过去8年,他创业开启“小满良仓”项目,举办过600场次扶贫促销活动,帮助农户销售4000余万斤滞销农产品;邀请科研团队将纳米级生物酶制备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的环节;他曾走进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农田,深知农产品卖...

创业青年:“卖花郎”开网络花店年销400万

创业青年:“卖花郎”开网络花店年销400万

电商创业故事:最初与鲜花结缘,张家琦只是想利用节假日多赚点零花钱。现在,大学毕业两年的张家琦已经是一家年销售额400多万元的高端网络花店老板。今年25岁的张家琦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大一时他就想着怎么能赚钱。他做过每天50元工资的兼职,“但给别人打工赚钱太少”,张家琦想找成本低、好入手的项...

返乡创业种地瓜,带领群众奔小康

返乡创业种地瓜,带领群众奔小康

从农村到都市,从菜贩到批发商,再到返乡创业种地瓜,曹县庄寨镇车寨村村民李信这位不服输的“庄稼汉”,如今流转土地500亩种植地瓜,不仅为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种植地瓜致富。下一步,他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建设恒温仓储中心,打造“香蜜薯”绿色品牌,实现产品直通商超,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