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山东济宁的私厨创业者马文:江浙沪私厨创业故事

1天前创业故事9

海报新闻记者 朱晓冲 首席记者 李子骄 报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美食江湖中,有人循规蹈矩,有人独辟蹊径。来自山东济宁的私厨创业者马文,用20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传统厨师到高端私厨服务开拓者的蜕变。他的故事里,有13岁执勺的孤勇,有18岁掌舵星级后厨的锋芒,更有从零开拓一个新兴市场的胆识。如今,他创立的私厨品牌以单月营业额七八十万元的成绩,成为江浙沪高端餐饮服务领域的一匹“黑马”。

厨师马文

一、少年学厨,从意气风发到职场失意

鲁菜之乡山东,是许多厨师梦开始的地方。2005年,年仅13岁的马文已经开始学习厨艺。“每天切菜、颠勺、熬高汤,手上全是水泡。”回忆起练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笑称那是“用伤痕换手艺”的岁月。

凭借过人的悟性,18岁时,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被济南高端餐饮标杆“鱼翅皇宫”酒店聘为厨师长,管理整个后厨团队。马文说:“如果干五年还当不上厨师长,只能说明自己没有上进心。”2009年,济南举行十一届全运会期间,马文还带领团队承担部分接待任务,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然而,好景不长,包括鱼翅皇宫在内的高档餐饮业遭遇严冬。“感觉自己在餐饮行业没有提升了,就想自己创业。”马文决定要去外面闯一闯。

二、闯荡上海,组建私厨团队,月入七八十万元

当年,马文放弃山东积累的资源,只身前往上海。没想到,现实很快给他上了一课。“来到上海包了几个厨房,酒店效益也不好。我还开过保洁公司,甚至摆地摊,卖炒饭、炒粉、麻辣烫。”

在这个过程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餐饮行业消费的新趋势:客户不再满足于餐厅标准化服务,私密性、定制化才是未来。于是,2018年前后,马文注册成为上海美团平台首批私厨服务商家,推出“包工包料上门”的餐饮模式。

“按桌收费,起步价2000元起,不同的食材和价格,菜单也不一样。”马文介绍,从食材选购配送到餐后厨房清洁全包,甚至根据客户家庭结构定制健康菜单,这些都是他的服务内容,而客户只需提供几张餐桌。“订单中,生日宴、乔迁宴、家庭聚会的比较多,菜系也不拘泥于一种,一般都是融合菜,包括海鲜、川湘菜、上海本帮菜等等。”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马文还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固定成员有七八位,订单区域也拓展为江浙沪。“生意好的时候,每个月的营业额能有七八十万元,我个人的收入在十万元左右。相当于我在线上做了一个星级酒店出来,因为酒店一个月的营业额也就是几十万,我们能做到,而且我们没有房租,没有重型投资。”

马文提供的私厨服务

三、应对行业“内卷”,用品质赢得客户

如今,随着私厨行业入局者增多,内卷愈演愈烈。

“私厨属于新兴行业,而且门槛比较低,前景又比较好。”马文告诉记者,想要获取新订单,保持复购率,就要寻求新的策略,而他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自媒体精准获客,通过抖音分享“私厨背后的故事”,吸引目标客户;二是与酒店长期合作;三是提升服务和菜品质量,用细节打动顾客。“比如,我们每天都去采购最新鲜的菜,还会单独配一个服务员,吃完后服务员把桌子收拾干净,用完厨房之后也会给客户恢复到原样,甚至会比原来还要干净。”

创业故事,即便有了自己的团队,但褪去创业者光环,马文仍是那个痴迷灶台的厨师。“我还是会亲自到客户家里做饭,人间烟火绘蓝图,未来我想把私厨这个行业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74.html

“山东济宁的私厨创业者马文:江浙沪私厨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80后创业故事:“阿军,要上哪儿去?”“我去给干沟的乡亲送一桶水。”李文军一边回应着街坊的问话,一边将一大桶矿泉水捆绑到摩托车上,准备出发。80后的年轻小伙李文军,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杨柳街一家超市的老板。这几年,在当地大超市几乎被外省老板垄断的情况下,李文军和他的超市是如何在当地立足,并获得...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可以盘的“文玩玉米”。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龙虾之都”江苏盱眙二次创业,起步稳了吗?

“人山人海,挥汗如雨,虾壳成堆。前些年万人龙虾宴那场面,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叫一个热火。”在江苏盱眙县做了30多年小龙虾餐饮的於孝成说,受疫情因素影响,昔日的“大场面”当下难得一见了。从养殖到餐桌,盱眙的龙虾产业链覆盖了一二三产,不仅是当地培育多年的支柱产业,也是让全县1/4人口增收的富民产业。如今,...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创建了Dian团队,一种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十多年来,在她的Dian团队,孵出了50多家公司,两名弟子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她使当创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一个新传统。不仅如此,如今,她还启动了“创业红娘”计划,为优秀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高正胜:儿菜种出发家致富路

眼下,正值儿菜的丰收季,位于梅桥镇500亩儿菜也陆续迎来了采摘期。11月21日,记者来到蚌埠绿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儿菜种植基地,地里长满了成熟待收的儿菜,几十名村民在地里熟练地割菜、除叶、搬运,享受着丰收的喜悦,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上个月,我们就开始了采收工作,现在每天发货量都在4万斤朝上,全部送...

最美柠檬创业人-二涛:“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

最美柠檬创业人-二涛:“手机变农具、直播成农活、数据为农资”

“大家好,我是二涛。”这是他视频开头的一句开场白,二涛笑着,就像你老家最熟悉的大哥一样,对你招招手,接着走近镜头深处的乡野。2018年,二涛乘着自媒体的东风,利用视频和直播去推广安岳柠檬,让家乡的柠檬走得越来越远。近日,二涛在“第三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获得了“最美柠檬创业人”的称号。他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