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9

80后创业故事

“阿军,要上哪儿去?”

“我去给干沟的乡亲送一桶水。”

李文军一边回应着街坊的问话,一边将一大桶矿泉水捆绑到摩托车上,准备出发。

80后的年轻小伙李文军,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杨柳街一家超市的老板。这几年,在当地大超市几乎被外省老板垄断的情况下,李文军和他的超市是如何在当地立足,并获得父老乡亲的一致信赖与好评的呢?这要从李文军在山沟沟里的创业之路说起。

2008年,李文军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保山并进入当地一家公司上班。那时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工资虽然不高,但对于单身的他,可以说一人吃饱全家不愁。

当然,他也靠着积极阳光、踏实肯干的性格收获了爱情,在与妻子婚后的第二年便生下了大女儿。随着小宝宝的出生,加上逐渐老去的父母,家庭生活的担子全压在了夫妻俩身上。

思来想去,1500元/月的工资收入实在难以保障家庭日常开支。穷则求变,于是李文军萌生了回老家杨柳街开超市的想法。

然而,父母的极力反对给了他当头一棒。与万千父母一样,李文军的父母也是望子成龙的,他们认为自己费尽心血培养儿子成人,好不容易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如今却要回到山沟沟里,这让他们觉得脸上很是无光。

决定了的事情,哪能轻易退缩呢?2012年,李文军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工作,带着不多的积蓄回到老家开了一个50平方米的小型便利店。

那段时间,他与父母的关系达到了冰点,尤其是他的父亲,都没正眼看过他的便利店一眼。直到2014年,李文军的父亲从当地政府单位退休后回到家中,看到儿子的辛苦努力和小店生意的火爆,渐渐地也接受了儿子回家创业的事实,时不时还帮忙照看一下店铺。

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李文军备受鼓舞。2016年的一天,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原来的房屋推倒重建,将便利店升级为超市。“资金缺口是当时面临的最大难题,搭上全家所有积蓄后仍有近50万元的缺口。”后来,李文军和父亲商量,向父老乡亲们挨家挨户地借,最终凑齐了沉甸甸的50万元。

2016年3月18日,超市正式动工建设,为尽快竣工开业,他常常顶着烈日同工人们一起施工。历时半年多,250平方米的家佳乐超市于2016年8月25日正式挂牌营业。

超市开业以来,保山市隆阳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客户经理给李文军一家带来了不少的帮助,他们经常到超市开展服务,超市的生意逐渐走上了正轨,营业额越来越好。

现在已经不是物资匮乏的年代了,做生意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只有真正把顾客放在心上,让客户买得放心,买得舒心,才能长久地立足下去。每当哪家有红白喜事,只需给他打个电话,他就会备好货免费送上门。只要村民有需要,哪怕只是一桶水、一个电话打给他,他都会竭诚配送到位。

慢慢地,“周到”“靠谱”成了李文军的代名词,“有需要找阿军”也成了村民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几年下来,靠着辛勤的经营,李文军还清了所有借款。现如今,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蒸蒸日上,两个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父母亲过着颐养天年的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平静而又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9.html

“80后小伙的山沟沟创业路” 的相关文章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女性创业者想要成功 离不开这七把创业“武器”

女性创业者想要成功 离不开这七把创业“武器”

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理念都有了全新的概念,这就让很多过去死板的事情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现在的创业者已经不再只有男性了,并且已经有很多女性创业者都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作为女性创业者来说,想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具备这七个创业武器。一、做出明确的事业规划作为女性创...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这一批40万件的针织衫,是出口到国外沃尔玛超市的订单。”4月26日,在单县李田楼镇李田楼村头的加工车间里,看着正在忙碌赶制外贸订单200多名工人们,返乡创业带头人马秋花介绍说。今年48岁的马秋花从小在这儿长大,自18岁外出,辗转广东、福建等地务工,挤过工棚,睡过大街,历尽艰辛。吃苦能干的她从打工车...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