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创业失败的她,重整旗鼓从摆摊卖米酒开始的故事

1天前创业故事9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0日讯(记者许魏巍)女性创业故事“老板,给我来碗玫瑰冰米酒”,4月20日6时54分,熊夏丽位于江岸区山海关路的饮品摊迎来了第一位客人。这位忙前忙后的摊主,在创业失败后重整旗鼓摆起了摊,她将自己的摆摊经历拍成短视频,吸引了3000多个粉丝。

熊夏丽给客人打饮品。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熊夏丽每天早上4时起床准备饮品。先是把4斤红豆和8斤绿豆煮2个小时,制作成红豆圆子桂花酿和绿豆沙。同时还要磨3斤黄豆制成豆腐脑。另外,把提前酿好的10斤米酒制作玫瑰冰米酒和桂花糊米酒。

经过两个多小时准备,熊夏丽在7时之前准时出摊。“喝点什么,来看看。”每一位路过看向她摊位的人,不论买与不买,熊夏丽都会微笑着吆喝这么一句。偶尔碰到老人喝完豆腐脑,她会主动提出免费续杯。

熊夏丽的饮品摊。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因为用料实在,干净卫生,小小饮品摊每天都有不少回头客。熊夏丽说:“平时一天能卖500元左右,节假日能卖到大几百元到1000元,刨除各项成本,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

月赚4000多元,与熊夏丽过去的收入相比大相径庭。十几年前,她和老公在广东创业自媒体项目,最高峰时能月入七八万元,后来因家庭等多种原因创业失败。怎样重整旗鼓?熊夏丽一直以来对制作美食很感兴趣,于是她回老家孝昌县请教一位做了几十年豆腐脑的老爷爷,学做传统豆腐脑,向妈妈请教制作地道的孝感米酒。

现在和以前收入差距这么大,熊夏丽甘心吗?“以前跟老公创业时,虽然收入比较可观,但每天感觉心很累,现在摆摊卖饮品,每天都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觉很充实。摊子虽小,但一天天地积累,可以做到老。”她说,“这个饮品摊是第一步,希望以后能找个门面开一家饮品店。”

创业故事,熊夏丽把自己的摆摊经历拍成短视频在网上分享,12期视频收获了3000多个粉丝。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支持,让熊夏丽很受鼓舞,她说:“这种对我个人和饮品的双重认可,是我以前没有感受过的,让我感到十分满足。”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75.html

“创业失败的她,重整旗鼓从摆摊卖米酒开始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回乡创业带动老乡脱贫 一个大学生的初心与爱心

回乡创业带动老乡脱贫 一个大学生的初心与爱心

返乡创业故事:今年36岁的王禹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他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也教育孩子尊敬老人,深受邻里好评。组建“爱心帮帮团” 结对帮扶50多户家庭“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学习?”近日,家住连云港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王禹...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梨城“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回乡创业

生于梨城,求学西安,留洋英国,供职北京,因思乡心切,今年年初,库尔勒市“90后”海归女硕士惠菲兜兜转转又回到梨城,放弃大都市月薪数万元的工作,婉拒国内几所高校的职位,选择回家乡教英语创业来“致青春”。质疑、不解、支持……当周围人用各色眼光打量这位年轻的姑娘时,惠菲毫不理会,埋头将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笃...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养牛,要规模还跟科技要效益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养牛,要规模还跟科技要效益

创业故事:“真正要增加老百姓收益,就要在品种改良上下功夫,我的梦想是让优良品种的肉牛走进千家万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26岁的创业者刘晗炜一直没闲着。他在合作社的1000多头肉牛里精挑细选出10多头优质种牛,准备和本地黄牛杂交,培育适宜当地养殖的高品质肉牛。2017年,为响应国家环...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卖完了,樱桃地里现在也就捡捡漏了。”张亚缔在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彭庄村创业经营着200多亩的樱桃园,刚进六月,近30万斤的樱桃就已销售一空。“咱施肥只用有机肥、菌肥、农家肥,除虫只用太阳能灭虫灯,樱桃生长自然无公害,味道特别好。今年我们平均批发价格是每斤15块钱,纯利润已经达到了200万元。”张亚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