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创业失败的她,重整旗鼓从摆摊卖米酒开始的故事

2个月前 (07-06)创业故事115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0日讯(记者许魏巍)女性创业故事“老板,给我来碗玫瑰冰米酒”,4月20日6时54分,熊夏丽位于江岸区山海关路的饮品摊迎来了第一位客人。这位忙前忙后的摊主,在创业失败后重整旗鼓摆起了摊,她将自己的摆摊经历拍成短视频,吸引了3000多个粉丝。

熊夏丽给客人打饮品。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熊夏丽每天早上4时起床准备饮品。先是把4斤红豆和8斤绿豆煮2个小时,制作成红豆圆子桂花酿和绿豆沙。同时还要磨3斤黄豆制成豆腐脑。另外,把提前酿好的10斤米酒制作玫瑰冰米酒和桂花糊米酒。

经过两个多小时准备,熊夏丽在7时之前准时出摊。“喝点什么,来看看。”每一位路过看向她摊位的人,不论买与不买,熊夏丽都会微笑着吆喝这么一句。偶尔碰到老人喝完豆腐脑,她会主动提出免费续杯。

熊夏丽的饮品摊。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因为用料实在,干净卫生,小小饮品摊每天都有不少回头客。熊夏丽说:“平时一天能卖500元左右,节假日能卖到大几百元到1000元,刨除各项成本,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

月赚4000多元,与熊夏丽过去的收入相比大相径庭。十几年前,她和老公在广东创业自媒体项目,最高峰时能月入七八万元,后来因家庭等多种原因创业失败。怎样重整旗鼓?熊夏丽一直以来对制作美食很感兴趣,于是她回老家孝昌县请教一位做了几十年豆腐脑的老爷爷,学做传统豆腐脑,向妈妈请教制作地道的孝感米酒。

现在和以前收入差距这么大,熊夏丽甘心吗?“以前跟老公创业时,虽然收入比较可观,但每天感觉心很累,现在摆摊卖饮品,每天都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感觉很充实。摊子虽小,但一天天地积累,可以做到老。”她说,“这个饮品摊是第一步,希望以后能找个门面开一家饮品店。”

创业故事,熊夏丽把自己的摆摊经历拍成短视频在网上分享,12期视频收获了3000多个粉丝。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支持,让熊夏丽很受鼓舞,她说:“这种对我个人和饮品的双重认可,是我以前没有感受过的,让我感到十分满足。”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75.html

“创业失败的她,重整旗鼓从摆摊卖米酒开始的故事”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鸸鹋寿命10年,3年成熟卖蛋一枚180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鸸鹋寿命10年,3年成熟卖蛋一枚180

野生动物驯养的历史,最早追溯到原始社会,被称为“六畜”的马、牛、羊、鸡、犬和猪最早,被人们驯化,成了人们食物来源之一,还有一种数量比较稀少,利润比较高的动物养殖深受市场欢迎,这种养殖被称为特种养殖,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位大学生返乡创业养一种寿命长达10年的鸟类,身高150-185厘米,以擅长奔跑而著名,...

二十大代表李敏:90后独臂女孩带领数百村民触“网”致富

二十大代表李敏:90后独臂女孩带领数百村民触“网”致富

创业故事:2012年,时年22岁、刚刚毕业的沭阳姑娘李敏或许很难想象,十年后的自己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带着双荡村全体村民的期盼和嘱托,走进人民大会堂。十年间,这个曾经对未来一筹莫展的独臂女孩,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努力,在人生的新旅程中绽放出了绚丽之花。这十年,通过电商自主创业,她不仅开辟了个人新生活,...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金秋送爽,层林渐染。在梅县区程江镇浒洲村的一个山头,漫山遍野的柚树,挂满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柚,丰收的喜悦爬上伊为香家庭农场主人黄小香的眉梢。今年,是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此打拼的第10个年头。即将开摘的金柚,则是他们创业梦结出的丰硕成果。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摘柚,姐姐现场直播带货,向粉丝推介金柚。舍弃...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张新从小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现在的他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光景,也带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张新儿时的伙伴贺志龙说。1990年12月,张新出生在吴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养羊、开网店销售农副产品、建农庄,张新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们,在为贫困户献爱...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11月17日下午,安吉余村矿山遗址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余村故事”宣讲团和当地村民。这片遗址很新潮:全镜面的艺术互动装饰,布置浪漫的露营天幕,远处翠绿的山坡上,山屿美术馆的英文标识“YU HILL”傲然挺立。宣讲团副团长俞小平和其他成员在这里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矿山,是余村的一个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