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书:紫薯深加工圆梦创业路
创业故事网,“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决定企业发展品类方向的决定因素......”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许凹村一个头雁同学的民宿里,来自各地的“头雁”围坐在小方桌前,一起倾听安顺紫运薯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法人肖云书分享产品拓展与导向。
这是他参加“头雁”项目培训后的感悟,也是创业撞得头破血流的经验,随着他的讲述,他的创业故事跃然而出。
肖云书与头雁同学分享创业经历
20多年前,他怀揣5元钱,从平坝区老家和老乡们踏上了贵阳大巴,开始新的人生。到达贵阳,他跟着老乡干苦力,累就地趟一下、渴了找一个水龙头大口畅饮、饿了啃馒头。忙完一天,其他人在打牌喝酒,他却读书看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招聘信息,有了一个固定的工作岗位,他成功应聘。他进入企业45天,被企业负责人看中,晋升到主管岗位。之后,他跳槽到“泰程集团公司”,很快成为集团公司经理。
干了几年后,他返回平坝创业,从事房地产行业,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忘离家初衷,赚了钱,他回老家建了贵州省第一家民建养老院。
2016年,他毅然放弃了自己的房地产行业返回平坝区白云镇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上千亩桑树,从事桑叶食品加工,带领乡亲一起致富。他将桑叶制作成了“桑叶面”“桑叶茶”“桑葚红酒”。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产品的包装进入市场被职业打假人打假,购买设备被商家坑了。失败后,他换一个方式重新开始。
2020年,经紫云自治县招商引资,肖云书前往紫云投资,注册成立安顺紫运薯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200万元建厂。以研发和销售红薯保健产品(口服液)、红薯淀粉、红薯冲饮、红薯面条、红薯饮料、红薯主原料航空食品和以紫云佛手瓜、辣椒为原料的各类制品等。
“黔宝养在深闺无人识。”肖云书说,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只知道自己产品好,却不懂得研究市场的需求,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一直处于低效运转,我们以前网上销量每天只有几单。
红芯红薯运到安顺紫运薯来食品有限公司后,将生产成红薯系列产品 吴学思摄
2021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启动,广州市对口帮扶安顺,消费协作等全面开展,肖云书抢抓机遇,搭上东西部协作快车。很快,粤黔协作工作队安顺工作组紫云小组干部上门帮扶企业,从市场分析、引导消费、口味研发、包装等等都进行详细指导,帮助联系广州企业搭建绿色通道,安顺紫运薯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入驻广州商超。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3700万销售额。
现在,肖云书打通了销售渠道,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公司发展稳步向前。先后获得“紫云县纳税贡献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他个人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华神内农业科技推广奖 ”和“贵州省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 ”。
公司发展劲头足,带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格凸河镇等地红芯红薯种植,搭建群众增收的桥梁。
2023年,他作为贵州“头雁”奔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学成归来,他和其他学员经常交流分享、共享资源,推动公司迈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编辑 张云开,二审 刘悦,三审 赵勇军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