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央视聚焦!汉川桃王退而不休的创业故事

6小时前创业故事9

创业故事网,7月4日,央视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三农群英汇》报道汉川垌冢虎山“桃王”,严同元退而不休,发展黄桃的创业故事,垌塚镇的最西北角,有一片高岗地,当地人称之为虎山,因为土地贫瘠,灌溉条件差,常年被人废弃,成为荒坡。

2015年,农技员出身的严同元退休后决心在虎山开荒,发展种植“锦绣黄桃”。2015年12月,严同元注册成立合作社,基地覆盖王畈、新华和虎山等村,300余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分红、劳动力基地务工等不同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很快,黄大圆、甜脆香、金灿灿的黄桃为王畈村带来了生机,曾经的荒坡岗逐渐变成了花果山。

老严成了村民心目中的“桃王”,一些人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种植基地扩展到1200亩,垌塚镇也将黄桃种植,作为富民产业加以扶持。

然而,随着农户们种植的黄桃逐渐挂果,桃子却面临收购价格走低、滞销等问题,为此,老严劝说已是职业经理人的儿子严立,回乡创业,接续带动乡亲们破解销售难题。

目前,基地黄桃主要通过电商直播、市场批发、游玩采摘等方式进行销售,还积极开拓孝感首衡城、汉口北新华南水果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并远销长沙、郑州等地,深受市场欢迎。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97.html

“央视聚焦!汉川桃王退而不休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黄淮学子张桂叶和她的信阳毛尖

张桂叶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祖籍信阳,2017年毕业于黄淮学院经管系,大学读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大学毕业后便和男朋友一起留在了驻马店,开始了她的叶子信阳毛尖创业之旅。一句话决定一件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渊源,张桂叶回忆道:"就是因为我同学的一句玩笑话,‘你走了我去哪喝这么好的毛尖’”,“我就告诉他,我不走,...

从被骂“傻子”到年入千万,他的逆袭很传奇

从被骂“傻子”到年入千万,他的逆袭很传奇

他是一家纸制品公司的老板,也是一位脑瘫患者。因身体残疾,他曾被人嘲笑是“傻子”。如今,他开办的工厂年营业额超过千万元。央视新闻专栏《我们的日子有奔头》 第三期的创业故事 ,要从一家工厂说起……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一家纸制品厂的工人们正忙碌工作着。与一般的工厂不同,这里的很多工人都身有残疾,老...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农村前景好的几条创业之路,可以灵验勤劳能致富

这几年,农村的变化非常大,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带动了很多空白行业,不少农区都在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职业的环境越来越好。2022年,就有以下这些看好的致富门路,有了机会,人勤快一点,创业也并不再难了。一,短视频、直播培训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如今流行短视频、直播,很多人通过自媒体获取了一桶金。特别...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乡下种地的清华女博士,她可能是最会种地的女博士。作为清华毕业的博士后,她出国留学,见识了国外的繁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扎根农村创业,成为了农民眼中“脑子有病的城里人”。她运用学到的知识,依靠种地实现了年收入超过800万。让人意外的是,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去过农村。从没去过农村的城里人,到依靠种地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