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敢闯敢拼,4位民营企业家现场讲述创新创业奋斗故事

11小时前创业故事6

创业故事网,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发展信心 勇担时代重任”民营企业家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邀请四位企业家代表,围绕“积极创新创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孙桂彬:大家好,我是泰安汉威集团CEO孙桂彬。2010年我从南京来到泰安创业,至今15年。公司聚焦研发生产“营养品、生物医药、资源型产品、新材料”四大矩阵产品,主要生产精细化学品原料,供应给生产药品、饲料、显示屏等产品的企业,作为生产这些产品的原料。大家还记得早期的显示屏,角度倾斜大了就看不清楚内容了,现在各个角度都可看清楚,那是因为显示屏的核心组件偏光片用了我们的碘化钾产品,解决了对比度、亮度和视角性能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碘化钾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公司以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基础,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按照国际GLP标准打造先进研发中心,建有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级研发平台,授权专利近百项,产品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先后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等。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汉威产业园,总投资20亿、规划用地400余亩,Ⅰ期项目已建成投产,今年下半年建设Ⅱ期、后年建设Ⅲ期,全部投产后产值有望突破百亿。我们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和强化产业链条,拓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应用领域,形成产业新优势。小分子幻化大世界、助力美好生活。

张新峰:大家好,我是唐派集团张新峰,本科硕士就读于山东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在央企工作,后回到济南开始创业。创业这些年来,感受到山东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非常明显,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山东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民营企业作为最有活力的经营主体,在投身山东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设中前景广阔、机遇无限。近些年来,在山东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唐派集团有限公司在济南建立了运营总部,投资建设了三个生产基地,将企业创新发展融入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实践中去。

唐派集团有限公司创立15年以来,深耕家庭医疗健康领域,专业从事家庭医疗器械、康复辅具及适老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家庭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和银发用品龙头企业。唐派集团在家庭医疗健康领域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旗下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瞪羚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先后获得山东省创新潜力100强、山东省知名品牌等荣誉。

陈硕:大家好,我是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总裁陈硕,我本人在人工智能行业工作10余年,带领团队逐步成长为独角兽,个人也获得了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等荣誉。极视角创立于2015年,是专业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工具+生态企业,目前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和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近三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上亿元,平均研发投入达30%以上,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软著94项,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技项目9项。目前,极视角已聚集超40万算法开发者,积累1500种大小模型算法,覆盖100多个细分行业,算法SDK数量国内最多。同时打造了“星光栈市”产品体系,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极视角在运营全国多个孵化空间和算力中心,每年举办十余场算法开发和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加速AI产业人才、资本、算力等要素集聚,助力山东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

高玉和:大家好,我是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玉和。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多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给了非常多的政策支持,公司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济南、济宁、西班牙拥有10个制造工厂,全球员工2300余人。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清洁能源装备关键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核电、水电、抽水蓄能、光热、深海工程等领域。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工信部风电法兰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我们牵头起草了《风力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环形锻件技术规范》等多个国家、行业标准,拥有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0余项各类认证,获得各项发明专利、实用专利120余项,并成功研发出直径15.673米奥氏体不锈钢整体无缝锻环、高温气冷堆用整体锻造筒节、国产首台3500千焦打桩锤用替打环、直径13.8米级整体轴承用锻环、210吨级回转窑轮带等一系列高精尖产品。产品服务于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认证供应商。

见面会现场,记者观看民营企业家视频资料。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05.html

“敢闯敢拼,4位民营企业家现场讲述创新创业奋斗故事” 的相关文章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出“彩”——创业大学生种出“文玩玉米”

除了吃、做饲料,玉米还能用来做什么?在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业大学生张焱培育出了一种可以盘的“文玩玉米”。可以盘的“文玩玉米”。这种玉米个头小巧,但颜色丰富、颗粒饱满、玉润通透。经过挑选、清理、安装配件、加固、编织、上油,一个个精致的文玩挂件就做成了。1989年出生的张焱毕业于山西农...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古代社会都是男人当家,往往男人都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这并不代表女人就没有当家立柱的能力。我曾经听说过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分别是来自河北的李女士和来自福建的张小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女性的自强,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扛起家庭的重任。李阿姨一直以来都是从事餐饮行业,也赚了不少的钱,承担了家庭的基本开...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乡下种地的清华女博士,她可能是最会种地的女博士。作为清华毕业的博士后,她出国留学,见识了国外的繁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扎根农村创业,成为了农民眼中“脑子有病的城里人”。她运用学到的知识,依靠种地实现了年收入超过800万。让人意外的是,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去过农村。从没去过农村的城里人,到依靠种地年收...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沛桥村,陈芸站在自家的蟹塘边,看着父亲陈建禄横舟水上、将第一袋蟹笼慢慢拉起,塘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只举着毛绒蟹钳的肥美大闸蟹离开生活了8个月的鱼塘。秋风徐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2019年,因父亲养蟹连年亏损,陈芸决定返乡创业,希望通过电商把源头好蟹卖...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养牛,要规模还跟科技要效益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养牛,要规模还跟科技要效益

创业故事:“真正要增加老百姓收益,就要在品种改良上下功夫,我的梦想是让优良品种的肉牛走进千家万户。”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镇胡湾村,26岁的创业者刘晗炜一直没闲着。他在合作社的1000多头肉牛里精挑细选出10多头优质种牛,准备和本地黄牛杂交,培育适宜当地养殖的高品质肉牛。2017年,为响应国家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