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TCL创始人李东生的创业故事:从惠州小厂到全球科技巨擘

9小时前创业故事7

4.jpg

TCL创始人李东生的创业故事:从惠州小厂到全球科技巨擘

一、基本信息

• 姓名:李东生

• 籍贯:广东惠州

• 身份:TCL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专业学士,中共十六大代表,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

• 核心成就:

• 1982年大学毕业后参与创办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CL前身),从磁带业务起步;

• 1990年代转型家电领域,打造TCL王牌彩电,成为中国彩电业龙头;

• 2004年主导TCL国际化并购(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开启全球化征程;

• 推动TCL从传统制造向科技企业转型,布局半导体显示(华星光电)、新能源光伏等产业;

• TCL集团2022年营收超2600亿元,全球员工超13万人,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

二、创业起点:从惠州小厂到磁带业务的“第一桶金”

1. 早期经历:技术员的实业报国梦

李东生出生于广东惠州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从小成绩优异。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大学期间,他痴迷于电子技术,常泡在实验室拆装收音机,梦想“用技术改变中国工业落后局面”。

1982年毕业后,李东生被分配到惠阳地区科委,但仅工作3个月便主动申请调往刚成立的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TCL前身)。这是一家由惠阳地区工业发展总公司投资的乡镇小厂,初期只有40多名员工,主要生产磁带(卡式录音带)。李东生从技术员做起,白天调试设备,晚上研究电路设计,很快成为技术骨干。

2. 第一次创业突破:磁带业务的崛起

80年代初,中国磁带市场被日本品牌垄断,价格高昂。TTK抓住国产替代机遇,凭借性价比优势迅速打开市场。李东生主导改进生产工艺,将磁带良品率从70%提升至95%,成本降低30%。1985年,TTK磁带销量突破1000万盒,成为全国销量冠军,年利润超千万元。

这次成功让李东生意识到:“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是制造业崛起的关键。”但磁带行业门槛低,竞争很快白热化。1986年,他力主转型:“必须寻找技术含量更高、市场空间更大的领域。”

三、创业核心:从“王牌彩电”到“全球化并购”的三次跨越

1. 第一次跨越:1990年代转型家电,“王牌彩电”一炮而红

1990年代初,中国彩电市场爆发,日本品牌占据高端市场,国产彩电以低价策略争夺中低端份额。李东生敏锐捕捉到“国产彩电品牌化”的机会,1992年推出TCL王牌彩电,主打“高品质+亲民价格”。

为打破技术壁垒,李东生带队攻关彩电核心部件——彩色显像管(CRT)。他与彩虹集团合作,引进国产CRT生产线,同时优化电路设计,使TCL彩电的画质和稳定性达到国际水平。1995年,TCL王牌彩电销量突破100万台,跻身行业前三;1996年,TCL兼并香港陆氏集团彩电业务,获得出口渠道和国际认证,正式进军海外市场。

2. 第二次跨越:2004年国际化并购,“蛇吞象”的豪赌

2000年代初,中国加入WTO后,李东生提出:“TCL要做全球化企业,必须通过并购获取技术和市场。”2004年,他主导了两起震惊全球的跨国并购:

• 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以5.6亿美元收购法国汤姆逊全球彩电业务,获得其专利技术和欧美市场渠道。当时汤姆逊是全球彩电霸主,年销量超1000万台,但亏损严重(年亏损超1亿欧元)。

• 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以0.55亿欧元收购法国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获得其GSM专利和欧洲运营商资源。

这两起并购让TCL一夜成为全球最大彩电企业和手机品牌之一,但也让TCL背负沉重债务(总负债超百亿元)。2005 - 2006年,并购后遗症爆发:汤姆逊彩电业务因CRT技术被液晶技术淘汰,亏损加剧;阿尔卡特手机因未能适应智能手机转型,市场份额暴跌。TCL连续两年巨亏(2005年亏损3.2亿元,2006年亏损19.3亿元),股价暴跌超80%,被媒体称为“最危险的国际化企业”。

3. 第三次跨越:2009年押注半导体显示,“从终端到核心部件”的转型

面对危机,李东生没有退缩。2009年,他力排众议投资245亿元建设华星光电——中国首条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当时,全球液晶面板技术被日韩企业(如三星、LG)垄断,中国彩电企业需高价进口面板(成本占比超70%)。李东生认为:“只有掌握核心部件,才能摆脱‘缺芯少屏’的困境。”

华星光电的建设充满挑战:技术团队从零组建(从台湾、韩国挖角顶尖工程师),设备采购需突破国际封锁(日韩企业拒绝出售先进设备),资金压力巨大(银行贷款+政府支持)。2011年,华星光电首条8.5代线投产,良品率达95%,打破日韩垄断;2014年,华星光电成为全球第五大液晶面板供应商;2020年,华星光电OLED面板量产,技术水平追平日韩。

通过华星光电,TCL实现了“从终端品牌到核心部件供应商”的转型,毛利率从10%提升至25%(2022年数据)。

四、创业挑战:从“国际化阵痛”到“科技转型”的生死考验

1. 国际化并购的“至暗时刻”

2006年,TCL亏损19.3亿元,李东生写下《鹰的重生》内部文章,反思并购教训:“国际化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核心能力的全球整合。”他启动“鹰系计划”:

• 裁员优化:裁撤冗余岗位超万人,关闭亏损工厂;

• 技术整合:将汤姆逊的专利技术与TCL研发体系融合,开发出全球首款LED背光彩电;

• 市场聚焦:收缩欧洲业务,重点开拓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

2007年,TCL扭亏为盈,2009年营收恢复至400亿元,国际化并购的“学费”最终转化为全球化经验。

2. 科技转型的“千亿投入”

押注华星光电后,李东生面临“烧钱无底洞”的质疑。2010 - 2020年,TCL累计投入超千亿元研发,其中华星光电研发费用占比超15%。他坚持:“技术突破需要长期主义,不能计较短期得失。”

2020年后,华星光电的回报开始显现: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仅次于京东方),OLED面板技术追平日韩,新能源光伏业务(通过收购中环股份)成为新增长极。2022年,TCL集团营收超2600亿元,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占比超40%,彻底摆脱“低端制造”标签。

五、创业哲学:从“实业报国”到“全球领先”的坚守

1. “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

李东生的每一次关键决策都充满争议:90年代转型家电时,同行还在依赖进口技术;2004年并购汤姆逊时,全球彩电业正从CRT向液晶转型;2009年华星光电立项时,中国面板产业几乎空白。但他始终坚信:“企业家要有冒险精神,但冒险不是赌博,而是基于对趋势的判断。”

2. “技术自立”的长期主义

从磁带业务到半导体显示,李东生始终将技术视为企业生存之本。TCL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8%(高于行业平均的5%),拥有专利超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2万件)。他曾说:“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像没有根基的大树,风一吹就倒。”

3. “全球化”的责任担当

TCL的全球化不仅是市场扩张,更是产业链共赢。在越南、墨西哥、巴西等地,TCL建设了10多个海外生产基地,为当地创造超5万个就业岗位;通过技术输出,帮助新兴市场国家提升制造业水平。李东生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不是‘走出去’掠夺资源,而是‘走进去’融入当地。”

六、结语:一个企业家的“产业报国”之路

李东生的创业故事,是一部中国制造业从“低端代工”到“科技自立”的奋斗史。他用40年时间,将TCL从惠州小厂打造成全球科技巨擘,不仅推动了中国彩电、面板、光伏产业的崛起,更用“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诠释了中国企业家的担当。

正如他在TCL40周年庆典上所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最大的企业,而是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企业——用技术改变生活,用产业报效国家。”从磁带业务到半导体显示,李东生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商业传奇,永远来自对初心的坚守和对未来的远见。

相关阅读:

娃哈哈宗庆后创业故事:从校办企业经销员到中国饮料大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24.html

“TCL创始人李东生的创业故事:从惠州小厂到全球科技巨擘” 的相关文章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女性创业者究竟如何大展身手?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可能性。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均等地拥抱它们。尽管全球女性企业家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创业领域的女性仍会普遍面临资金、后勤和行业知识储备等资源瓶颈。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有45%的经济体存在着限制女性就业的法律。那么,支持女性创业的经济体为何会显得与众不同?女性创业者究竟在哪里...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乡下种地的清华女博士,她可能是最会种地的女博士。作为清华毕业的博士后,她出国留学,见识了国外的繁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扎根农村创业,成为了农民眼中“脑子有病的城里人”。她运用学到的知识,依靠种地实现了年收入超过800万。让人意外的是,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去过农村。从没去过农村的城里人,到依靠种地年收...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李金良:引领农村电商创新发展

人物简介:李金良,1988年生,南安北部电商创业园负责人,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称号。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李金良在农产品基地直播现场创业的重要一步,南安青年李金良走上引领区域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的道路。他抓住时代脉搏,精心布局电商孵化,为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