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农村孩子到创业之星 —— 一个农村孩子20年奋斗历程

2个月前 (07-11)创业故事96

4.jpg

从农村孩子到创业之星——  一个农村孩子20年奋斗历程

创业故事网,我叫蔡洪峰,曾用名蔡一东(上大学之前使用的名字,后来因为户口本上是蔡洪峰,办身份证时候按照户口本名字来了),大家亲切的叫我阿蔡, 1980年1月30日(农历十二月十三)一个寒冷的冬夜出生于宁波的农村——鄞州区横溪镇大岙村,一个山岙里的小山村,我们家是村里最穷的几户人家之一,小时候最喜欢吃的美食是酱油拌饭,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瘦得皮包骨头,但是人穷志不穷,从小就是喜欢读书。

我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那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绿油油的稻田和淳朴的乡情。自幼,我就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书籍成了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小学毕业时我以全乡第二名(当年全乡毕业生超过500人)的成绩考入宁波市正始中学,我本来可以被推荐进鄞州中学(县里最好的重点中学),因为家里穷,推荐名额被安排给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在正始中学苦读六年,我顺利考入了浙江大学计算机系,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高手如林、强手如云,虽然跟优秀的同学比较,我成绩平平,但是我的其他才华被激发出来,我参加了唱歌比赛、演讲比赛,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能力。

体育课我选修乒乓球,跟着俞蕙琳老师学习,从小时候的随便打打到半系统训练,我爱上了打乒乓球,经常去浙大玉泉乒乓球房打球,水平也随之提高,而且认识了浙大乒乓球队郓冰教练,很多乒乓球校队朋友,我还当上了浙大66BBS乒乓球版版主,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郓冰教练跟我开玩笑称呼我为浙大乒协主席。

在俞蕙琳老师帮助下,我还参加了乒乓球裁判的学习,并且读大三时在浙江省首届老年乒乓球比赛(参加的大部分运动员是年轻时候当过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中当了裁判。同时我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在大四那年全班公开选举班长时候,我参加选举,以精彩的发言赢得同学们的认可,以最多选票被选举为班长,班主任楼学庆老师好心考虑到班长事务繁忙,大四找工作最重要,让我安心找工作,于是让一个保送研究生的同学当班长,我当了副班长,协助班长处理各种事务。

2003年6月,当毕业的钟声敲响,我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社会的大门。

幸运的是,随着团购时代的到来,我之前的努力与付出开始显现成效,因为之前认识了很多餐厅老板,当我从事团购行业之后,这些老板坚定的支持我,因此我的业绩非常好,在团购圈的名气越来越大,收入随之水涨船高,2010年月收入突破2万,这一年我不仅结婚买房,还积累了宝贵的人脉和资源,事业上也是更上一层楼,接下去几年我先后担任满座网杭州城市经理,美团外卖宁波第一任城市经理,淘点点南京外卖负责人,成了O2O专家,2014年的咨询费就是3000元/小时。

时间来到了2016年底,我的人生再次迎来了重大转折。那一年,一个猎头找到我,说杭州滨江有个上市公司想做O2O业务,年薪百万,看到我是O2O专家,想推荐我,问我有没有兴趣。

面对百万年薪的诱惑,我当然表示有兴趣,于是猎头推荐我去面试,过五关斩六将,我击败了好几个优秀的候选人,被公司选中,发了Offer,结果当我喜滋滋的沉浸在百万年薪的美梦中时,没想到生活给我一个重重的打击,猎头告诉我,老板看中了一个更年轻的,我问猎头,多大,猎头说是1985的啊,我说我看着就像是1985年的啊(我比较显年轻,看比实际年龄年轻五六岁)

我在最后一个公司的工作照,那个时候担任事业部总经理

没想到传说中的中年危机会降临到我身上,互联网35岁这个坎居然发生在我身上,那么以后40岁怎么办呢?岂不是找不到工作了?如果再去大厂打工,还是会面临中年危机问题,如果去小公司,倒闭概率比较大,与其这样,还不如我自己干。

于是这一次,我决定独立创业,将自己在系统集成、活动策划、商务拓展以及人际交往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创业的核心能力。

我深知,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打造个人IP才是王道。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了打造个人IP,不断找牛人学习,不断的组织活动,不断的分享,让我很快在业内有了小名气。重要的是我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李海峰老师,加入了李海峰老师创立的DISC国际双证班的高质量学习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我的高I(就是孔雀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特质发挥到极致,结交了一大帮良师益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20.html

“从农村孩子到创业之星 —— 一个农村孩子20年奋斗历程”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黄祖伍是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多年,想发家致富,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12年时,他在四川省兴安县看到大规模种植的猕猴桃,当时就有了回家乡创业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于是,他就在网上查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行情、市场价格。通过初步分析,他觉得在竹山县发展猕猴桃是可行的。201...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

马尕文:“种菜大王”创业记

马尕文:“种菜大王”创业记

暮春四月的青海,仍有些春寒料峭。但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加洛苏合村的蔬菜大棚外,却是热闹红火的景象,收菜的商贩和农户们正在将刚刚采摘的青椒打包。大棚内,空气中弥漫着青椒的独特香味,马尕文穿梭在热腾腾的大棚里,仔细查看青椒的生长情况。排列整齐、长势喜人的辣椒苗让他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今年46岁的...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