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电池大王到新能源霸主:王传福的“技术破局”之路

4小时前创业故事5

4.jpg

创业故事网,王传福是中国新能源领域的标志性人物,比亚迪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他的创业故事从草根起步到全球布局,充满技术理想主义色彩和敢为人先的突破精神,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以下是其关键阶段的梳理:

一、寒门少年的技术基因:从农家子弟到电池专家

王传福1966年生于安徽芜湖农村,父母早逝,由兄嫂抚养长大。贫寒的家境让他早早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从小成绩优异。198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87年本科毕业后又考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主攻电池技术。

研究生期间,王传福专注于电池材料研究,展现出对技术的敏锐嗅觉。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院工作,26岁便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301室副主任,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处级干部。这段经历不仅积累了扎实的科研能力,也让他对电池产业链的上下游有了深刻理解——这为他日后“从电池切入造车”的战略埋下伏笔。

二、下海创业:抓住“大哥大”风口,国产电池突围

1993年,王传福的人生迎来转折。当时,全球便携式电话(“大哥大”)市场爆发,而作为核心部件的镍镉电池需求激增。日本作为行业霸主,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产能,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着创业者。

一次偶然机会,王传福发现“大哥大”使用的镍镉电池成本虽高,但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凭借技术积累,他敏锐意识到:“如果能在国内建厂,用人工替代部分自动化设备,一定能把成本降下来!”这一判断成为比亚迪创业的起点。

1995年2月,王传福向表哥吕向阳(时任融捷投资集团董事长)借了250万元,在深圳布吉租下一间旧车间,成立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初期条件艰苦:员工不足30人,生产线简陋到需要手工组装电池极片(日本工厂已实现全自动化)。但王传福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设计出“半自动化+人工辅助”的生产模式——关键工序用机器,非核心环节由工人操作。这种模式虽比全自动效率低,但成本仅为日本同行的1/3,且能灵活调整产线。

1995年下半年,比亚迪生产的镍镉电池通过质量认证,成功打入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供应链。仅用3年时间,比亚迪便成为全球第二大镍镉电池生产商,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

三、二次创业:押注锂电池,挺进高端市场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全球电池价格暴跌,但王传福却看到了新机遇——锂电池作为新一代技术,正逐步替代镍镉电池。当时,锂电池的核心技术(如电芯制造)仍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国内厂商多停留在低端组装环节。

王传福再次展现出冒险精神:“别人不做的高端市场,正是我们的机会!”1998年,比亚迪开始研发锂电池,投入大量资源攻克电芯技术。为解决生产难题,他带领团队拆解日本设备,模仿关键工艺,同时结合人工操作降低成本。例如,锂电池封装环节需要极高精度,日本工厂用全自动设备完成,而比亚迪设计出“机械臂+人工校准”的组合方案,既保证了良率,又大幅降低了设备投入。

2000年,比亚迪成为摩托罗拉首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2002年,又拿下诺基亚订单。同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进一步扩大产能。到2003年,比亚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锂电池生产商,仅次于日本三洋——从镍镉电池到锂电池,王传福仅用8年时间就完成了两次技术跃迁。

四、跨界造车:从“门外汉”到新能源领军者

2003年,王传福做出了让外界震惊的决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份,正式进军汽车行业。消息一出,比亚迪股价暴跌40%,投资者质疑声四起:“一家做电池的公司凭什么造车?”

王传福的逻辑很清晰:“汽车电动化是未来趋势,而电池正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我们做电池起家,有技术优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高端品牌被外资垄断,自主品牌必须突围!”

从模仿到创新:F3的“野蛮生长”

造车初期,比亚迪选择了“低成本模仿”策略。首款车型F3对标丰田花冠(卡罗拉),外形高度相似,但售价仅为后者的1/2(7万元左右)。这种策略虽引发争议,却精准击中了当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花冠品质可靠但价格高昂,F3以“平替”身份迅速打开市场。2005年F3上市后首月销量破千,次年突破5万辆,成为自主品牌销冠。

押注新能源:用电池技术重构汽车

当同行还在燃油车赛道内卷时,王传福已开始布局新能源。2008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搭载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后称“刀片电池”前身),续航里程达100公里(纯电模式)。尽管当时充电桩稀缺、消费者认知不足,F3DM年销量仅480辆,但王传福坚信:“新能源是未来,现在不做,未来一定会后悔!”

逆境突围:从“补贴依赖”到技术自立

2010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但行业陷入“骗补”乱象,部分企业靠补贴生存。比亚迪却坚持研发投入:2016年推出“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将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50%,且通过了针刺试验(安全性远超三元锂电池);2020年发布“汉”系列电动车,搭载刀片电池,续航超600公里,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

2022年,比亚迪宣布停产燃油车,成为全球首家彻底转型新能源的车企。同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6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

五、商业哲学:技术为王,解决社会问题

王传福的创业历程始终围绕“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逻辑:

• 电池阶段:用低成本模式打破日本垄断,让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 汽车阶段:通过电动化解决石油依赖和空气污染问题,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跟随”到“引领”;

• 未来布局:发力储能电站、轨道交通(云巴)、半导体等领域,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

他曾说:“企业家首先要解决社会问题,赚钱只是结果。”这种理念让比亚迪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

• 全产业链布局:从电池材料(锂矿、磷矿)到电芯、电机、电控,再到整车制造,甚至芯片研发(IGBT芯片国产化),比亚迪几乎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极强;

• 垂直整合模式:早期为降成本,比亚迪自建模具厂、轮胎厂甚至口罩生产线(疫情期间3天出图纸、7天量产口罩机,日产口罩达1亿只),虽被质疑“重资产”,却在供应链危机中展现出强大韧性。

结语

王传福的创业故事,是一个技术派企业家抓住时代机遇、坚持长期主义的范本。从电池到汽车,他始终以“技术自立”为核心,在质疑声中押注未来,最终让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标杆企业。正如他所说:“我们不是在造产品,而是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相关阅读:

安踏创始人丁世忠的创业故事:从晋江小鞋厂到全球体育品牌巨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21.html

“从电池大王到新能源霸主:王传福的“技术破局”之路” 的相关文章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提示:当红创业—新时代下创业正当红!她被称为“千万女性创业者背后的女人”,她是中国最大创业女性成长平台创始人,她也是女性产业的领跑者,她更是国际环保和慈善基金的发起人,她就是Lady Boss创始人柳婉琴。传统家庭理念中,女性承担家务抚养孩子是“必要责任 ”,社会总是要求女性将家庭责任放在首位。很多...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给宠物鸟做“尿不湿” 95后江苏女孩探索出新“爆款”

近日,“女孩制作鸟用尿不湿”一度成为网络热点,不少人纷纷感叹“鸟竟然都用上尿不湿了”。在这外界看起来足够新鲜、神奇的事物背后,是一名95后女生将爱好变为创业的故事。来自江苏宿迁的郑晗经营着一家宠物鸟服饰类网店,如今,依靠“鸟用尿不湿”这一神器,网店销量也越来越高。如何理解鸟用尿不湿?“类比连体裤”郑...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90后小伙500元创业开网店 半年捞金150万

他们都是“90后”,他们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与很多人相同的是,在校期间,他们萌发了创业的冲动,而与很多人不同的是,他们将冲动付诸了行动。尽管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天道酬勤,他们也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在,几个学生的平均月收入也都接近了一万元。昨天,由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济宁小伙回乡创业种樱桃 带领乡亲共奔致富路

“卖完了,樱桃地里现在也就捡捡漏了。”张亚缔在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彭庄村创业经营着200多亩的樱桃园,刚进六月,近30万斤的樱桃就已销售一空。“咱施肥只用有机肥、菌肥、农家肥,除虫只用太阳能灭虫灯,樱桃生长自然无公害,味道特别好。今年我们平均批发价格是每斤15块钱,纯利润已经达到了200万元。”张亚缔...

抖音电商00后新农人莲讯:创业不用去远方 家乡就是好地方

抖音电商00后新农人莲讯:创业不用去远方 家乡就是好地方

福建连城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多为低山丘陵,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万物茂盛,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基因库。这里全年无霜期291天,土质松软,酸碱适中,十分适合红心地瓜生长。抖音上拥有100多万粉丝的“新农人”莲讯就是连城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她成功将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连城地瓜,在兴趣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