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把握风口 共创未来——台湾青年大陆创业故事

1个月前 (07-12)创业故事56

来自华侨大学的台湾学生(右二)在厦门“台青创客家”里实习(2024年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题:把握风口 共创未来——台湾青年大陆创业故事

新华社记者马欣然

自称处于“创业蛹期”的台湾青年刘仁在祖国大陆的广袤田野间,找寻到“孵化梦想的温床”。6个月前,她在安徽省宁国市青龙乡参与创立“伴岛”乡村咖啡店,实现了“自己当老板”的儿时梦想。

刘仁颇为自豪地说,“店里高峰时单日接待超2000名顾客,多篇Vlog收获了几百万点赞。”

她将创业的阶段性成就总结为“站在时代风口起飞”——“日咖夜酒”消费新业态托举起自己的咖啡烘焙与调酒特长,依山傍湖的店铺选址切中“奔县游”新热点,追寻自然生活和寻觅乡愁的人潮则成为她的主要受众……

“创业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来大陆走走看看,才知道这里有很多可能性。”刘仁说,去年年初在“皖南川藏线”自驾游时,结识了来自杭州的车友,懂经营、有品牌、善烘焙的几人一拍即合,决定在热门路线周边开一家咖啡店。

眼下,“尝到甜头”的“两岸合伙人”正忙着将更多“雄心壮志”付诸实践。咖啡店附近的环岛餐厅即将启用,民宿等规划也已提上日程。

大陆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大、产业链完整,给无数两岸青年打开了机遇之门。

2024年8月14日,台湾青年陈榆文(右一)和创业伙伴陈龙(右二)等在公司办公室讨论设计方案。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心怀“青春就要敢于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未来”的台湾律师林敏睿将他在大陆的经历称为“升华之旅”。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广东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深圳市律协证券法专委委员……今年是林敏睿来到北京的第14年,读研、结婚、晋升为“成功白领”,他的名片头衔多了一行又一行,执业领域也愈加宽广。

“法律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强相关。”他说,大陆数字技术和产业集群等都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这是时代给予的机遇,也是不断执业新领域背后的“力量”。

眼下,“爱折腾”的他又有了新规划:跟进两岸数字合作的法律服务。他时常跟团队说,相信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推进,提供法律事务服务有很大空间。林敏睿说,团队陆续有毕业于大陆高校的台青和曾到台湾读研的陆生加入,“新生力量很强大”。

青年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创业道路上,一些青年难免面临融资难、经验少等问题,需要加强帮扶、大力支持。

近年来,大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两岸青年峰会”“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两岸青年企业家菁英峰会”等两岸交流、就业创业推介活动丰富多彩,为台青提供了逐梦、筑梦、圆梦的广阔天地。

2025年7月4日拍摄的第二十二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开营仪式上的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 摄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郑振清说,通过对2023年至2024年两岸青年交流大数据分析,发现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和善意形成了正向反馈,其中蕴含着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在“登陆”10年的台湾南投人陈俊豪看来,打拼创业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要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为自媒体账号“台湾好A在北京”的主理人,他用300多条视频记录下外卖小哥真实奋斗的样子,也会时常面对镜头告诉大家“敢想敢干、百折不挠”……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分享两岸生活,去传递正能量。”陈俊豪直言,“一些台湾青年或者他们的父母认为到大陆来工作必须得‘高大上’,但俗话讲‘行行出状元’。配送费、自媒体收入加上台湾面的线上销售,我的月收入能有2万多元。”

他认为,大陆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浪潮和经济潜力带来大量机会,能够鼓励人们去“闯”去“造”。“只要用双手拥抱未来、创造价值,我们定能飞舞于时代舞台。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25.html

“把握风口 共创未来——台湾青年大陆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周瑶,是一个90后女大学生。2014年,周瑶从攀枝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她选择了就业。在成都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她主要负责管理该公司成都片区的工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管理一个项目时,她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负责协助总监管理现场,白天要巡视工地,晚上还要守着混凝土浇筑完...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鸸鹋寿命10年,3年成熟卖蛋一枚180

大学生返乡创业养鸸鹋寿命10年,3年成熟卖蛋一枚180

野生动物驯养的历史,最早追溯到原始社会,被称为“六畜”的马、牛、羊、鸡、犬和猪最早,被人们驯化,成了人们食物来源之一,还有一种数量比较稀少,利润比较高的动物养殖深受市场欢迎,这种养殖被称为特种养殖,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位大学生返乡创业养一种寿命长达10年的鸟类,身高150-185厘米,以擅长奔跑而著名,...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余青青:返乡创业做“新农人”

“今年茄子品质比去年好,产量也高,现在正是采摘旺季,每天能摘收1000多公斤。”11月18日,在位于枞阳县枞阳镇新丰村的青园心家庭农场负责人余青青说。望着满地紫红饱满的茄子和工人们采摘茄子装箱外运的忙碌景象,她的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图为余青青(中)在指导工人农技知识。余青青,这位精于农事、娴熟耕作...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带有淡淡花香,味甜醇甘鲜,得到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这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30多年来带领6万茶农奔共富的故事。委员名片祝凌平,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中国制茶大师,浙江工匠,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武义绿茶非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