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5后小伙回老家创业 追梦5年终成鹦鹉大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0

95后创业故事:苗伟男是一名95后,2017年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回到宿迁老家创办了鹦鹉驯养繁殖场。如今,苗伟男靠养鹦鹉年销售额破千万元,还带动当地养殖户走上致富路。

大二创业,是校园有名的"苗老板"

宿迁市湖滨新区金翎羽鹦鹉驯养繁殖场负责人苗伟男向记者介绍起两只“爱宠”:这个是玄凤鹦鹉,它主要产自于澳大利亚,现在在国内饲养的人也比较多,它主要是吃瓜子,水稻这一些东西,饲养也比较简单。这只是大白,是和尚鹦鹉,有一岁了,这是我们自主培育的品系,渐变色,和尚鹦鹉都是绿色,这个是通过不同颜色之间进行培育后,出来的一个白色的,然后尾巴上浅蓝色的色系,这个是比较少见的。

像"大白"这种自主培育的鹦鹉,在苗伟男的养殖场有20多个品系,它们中身价最高达6万。亚马逊鹦鹉,口哨吹得婉转悠长。葵花凤头鹦鹉特别绅士,见到女士先送上一波热情的"桑巴舞" 。

苗伟男的爷爷和爸爸都是兽医,从小就对鹦鹉情有独钟,家里养了很多鹦鹉。2014年,填报高考志愿时,苗伟男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入校不久就创建了"鹦鹉社团"并担任首任社长。

苗伟男的班主任解慧梅说:“大二的时候他要进行创业,当时我交代给他的寒假任务就是,去几个省市进行市场调查。经过调查,市场还是处在启蒙阶段。”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考察,在老师指导帮助下,苗伟男和几个同学开始了鹦鹉养殖和繁育的创业路。在学校期间,苗伟男通过鹦鹉养殖和销售,挣到10多万元,是校园小有名气的"苗老板"。2017年毕业,他和女友一起来到宿迁市湖滨新区,成立了金翎羽鹦鹉驯养繁殖场。

苗伟男说:“创业初期,我们这个手里的资金不足了,饲料没钱买,然后基本上通过向同学、亲戚他们借钱,来填补这个空缺。”

年销售超千万,带动当地养殖户致富

在母校的帮助下,苗伟男带领团队突破了产业发展难题,独创了子代繁育阻断技术,自主开发的鸟尿裤也销往全国各地。

苗伟男?说:“我们可以通过孵化,来控制这个鹦鹉的性别,市面上鹦鹉公鸟,这个说话语言能力和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说对公鸟的需求还是比较大。”

苗伟男的女友马潜在网上开启直播模式,因为科普养鹦鹉知识深受粉丝追捧。

马潜说:“他们遇到养鸟的问题都会问我,然后我会教他们怎么养、有病什么去治疗。”

如今,苗伟男不仅有了成熟的养殖模式,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品系。目前,公司取得了14种鹦鹉人工繁育资质,成为全国优质种源和宠物鹦鹉最大供应商。年销售额过千万元,带动了宿迁市当地10多户养殖户创业和1800多人就业。

鹦鹉养殖户曹殿玲说:“苗总人很好,带我们致富了,他人好。”

苗伟男获得江苏省优秀创业青年、全国农牧业创新创业导师等多项荣誉。

苗伟男说:“因为我自己喜欢这个东西,无论遇到任何事情,我自己不停地去攻克,然后去突破,回头看创业过程虽然比较累,但是特别充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魏宁说:“在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有很多像苗伟男这样,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怀揣着理想与情怀,通过创业实现了自身价值。苗伟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无论你学的是什么样的专业,那么你总归能够在社会上做出一定的贡献。”

苗伟男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名校生,还是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学生,有梦想就去追,只要认准了方向,经过不懈努力和大家的帮助支持,同样有机会成就出彩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99.html

“95后小伙回老家创业 追梦5年终成鹦鹉大王” 的相关文章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徐志: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

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志与养老事业结缘,并立下了“打造一家自己老了也想住的养老院”的目标。如今,他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宁老年公寓、海合老年公寓两所养老机构的院长,他始终坚信:只有住过养老院,才知道那里缺少什么;只有弥补这些缺失,才能成为养老行业的专家。为了一个朴素的心愿2010年,因80多岁的...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暮春微雨,竟有些寒意,但丝毫不影响万物抽枝吐芽,筋茁叶盛。四十岁的林强,迎着细雨先是在吊瓜地里加肥,又去芦笋园里侍弄着,看着这些在雨中争先成长的“宝贝”,林强不禁喜上心头。回乡创业千里黄云,游子已还2001年7月,揣着计算机及应用大专毕业证的林强,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为自己的梦想走上了打拼路。可...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返乡创业正当时 勇作振兴生力军

创业故事,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关心青年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他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吸引包括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在内的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

回农村卖辣椒,90后小夫妻年入50万元,返乡创业越来越香

回农村卖辣椒,90后小夫妻年入50万元,返乡创业越来越香

城市套路深,当代年轻人开始选择回乡创业。青年返乡,不是逃离当你提着行李箱,从大城市返回农村家乡时,周围人只会对你贴上一个标签:失败。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青年返乡不再只是一种逃离城市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层面上的主动融入。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有20多年种植大棚蔬菜的历史,60多个“小土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