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个小爱好打开创业之门 诸暨80后夫妻投资两千万元养宠物龟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8

诸暨有一对80后夫妻,投资2000万元养龟。他们的龟场超大!乌龟们住在整整4幢老房子里!

乌龟基地成立不到一年,每天直播销售的营业额在2万元以上,固定粉丝已有2万多人!

我爱养乌龟

这对夫妻是浙工大的同学,相识于校园。丈夫名叫田力,妻子名叫楼文妤,两人都是80后。

大学的时候,田力就开始养宠物龟了。田力说,当初,自己打算在寝室养小动物,但又怕影响室友,所以就选择了草龟,“最初是因为觉得草龟省事,但时间久了,发现它们的灵性与神奇。”

大学毕业后,两人开始创业,做起了服装外贸生意。

虽然生意很忙,不过,养宠物龟这个特别的爱好,田力一直不变。他开始在自家阳台上养龟、育龟,经历无数次的尝试与挫折,最终把上百只小龟苗“养大成人”。

日积月累,田力有了大量宝贵的养殖繁殖经验。

在养龟的过程中,田力得到启发,觉得这不仅是可作为爱好保留下去,还兼具物种延续的自然保护意义,非常具有社会价值,他萌生了把养龟作为一个特种养殖行业来加以发展的念头。

终于说服了岳父

2008年,田力的岳父楼建华在枫桥承包了近2000亩土地,办生态农庄。这个农庄很出名,大部分诸暨人都知道,就是弟兄农庄。

田力提议办宠物龟场,但这个想法立即被否定了。对于做传统农业的老一辈来说,养龟当宠物是没有市场的。

多年来,楼建华的农庄一直立足基地,做蔬菜鲜果的种植和生猪家禽的养殖,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大宗食品配送,成了诸暨响当当的农业龙头企业。

去年,农庄成立十周年,楼建华希望女儿女婿可以回诸暨“接班”。于是,养宠物龟这个想法,再次被提起。

此时的楼建华早已看到互联网营销推广模式的前景,但因为没有团队和经验,不敢贸然推行。

田力看岳父有变革的想法,再次表示,可以在农场增加宠物龟饲养这一项目,用淘宝直播销售宠物龟。

为了说服岳父,他带着楼建华考察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宠物龟养殖场,亲身了解当下国内宠物龟市场,感受现代人对宠物龟的热爱。

当看到龟苗的售价在三四百,未孵化的龟蛋能卖到100多元的时候,楼建华也被这个特种养殖行业里面蕴藏的市场与商机震撼了!

最大的乌龟能长到1.8米!

取得岳父支持后,田力将农庄4幢老房子改建成龟场,里面是按不同品种需要搭建的几十个独立龟池。

现在,弟兄酷宠养殖公司的龟场,通过直播这种新型的社交化网络平台,已然在自己粉丝龟友心中确立了标杆。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们每天通过直播销售的营业额在2万元以上,固定粉丝已有2万多人。

据了解,目前在养殖场中,共有种龟3000只,小龟苗18000个。

在田力的龟池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宠物龟,最珍贵的品种就是苏卡达陆龟。此龟现为《华盛顿公约》(CITES)中的保护物种,体型最大可达到1.8米。养殖这类品种的陆龟,需要国家许可。田力的公司,持有目前浙江省内唯一的陆龟饲养行政许可证。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96.html

“一个小爱好打开创业之门 诸暨80后夫妻投资两千万元养宠物龟”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女硕士辞职回乡养猪 自主创业带乡邻致富

新野县一个叫朱艳霞的女硕士研究生,因不满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丈夫一起从杭州回到家乡创办了一个养猪场。她不仅凭借其所学的新技术为农村饲养业竖起一面旗帜,还吸引当地农民改变传统观念,走科技致富之路。学非所用女硕士辞职当猪倌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30多头品种猪又大又肥。...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从打工妹到水族店老板 吴小芳斑斓世界寻得创业路

女性创业故事,看似一小店,里里外外却布置得井然有序:门前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金鱼缸,一只大盆里,几只小乌龟悠闲地游来游去;敞开的店门让人一眼可见成排的恒温鱼缸,各色各样的观赏鱼自由自在地表演……正如小店给人生趣盎然的印象一样,店主吴小芳也格外年轻。朴素的着装,言语似乎不多,在一旁细心观察顾客的动向,...

宿迁80后女孩自主创业有一套 开网店卖古装 专掏“古人”腰包

宿迁80后女孩自主创业有一套 开网店卖古装 专掏“古人”腰包

创业故事,创业开网店如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自己设计、加工出来的古代服装在网上销售,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偏门”。在湖滨新区井头乡塘湖西街,有一处较大的门店,名为“风雅颂古装阁”,这里的“掌门人”是当地一位出生于1987年的姑娘,名叫盛元元。她的店里生产销售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服装,远销到北京、湖南...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逆转人生——90后残疾青年绝境创业记

残疾人创业故事:“我感到非常震惊。”近日,成都市蒲江县电子商务协会负责人叶艳说道。让她震惊的,是她所在园区两位二十余岁的残疾青年,25岁的杨添财和29岁的吴云,3个月居然卖出4000万元农货。杨添财(左二)和吴云(左三)看望在家办公的残疾人员工陈光祥(左一)与周苗(左四)。7年自闭:十四岁少年的人生...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海归硕士康英德:回乡种菜年产值近1.17亿, 带领乡亲走出致富路

种地到底多辛苦,我国的唐朝诗人李绅早已一语道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在福建厦门的康英德却不怕吃苦,他从小就在心中种下了农业的种子。留学归国后,不顾家人反对回乡种菜,靠着一粒粒的蔬菜种子,带领家乡村民实现致富增收,年产值近1.17亿元,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又为什么会选择回乡创业种菜呢?讲述三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