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5

初秋雨后,雁北大地格外凉爽,放眼望去,山坡和草地郁郁葱葱,在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衬托下,雪白的羊群自由地分散在山野间,分外显眼。“三晋人大代表采风行”朔州活动期间,采风团来到右玉县,走近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倾听这位“羊代表”背后的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

一、回乡创业“养羊”得意

朔州市右玉县张千户岭村是传统的养羊大村, 多年来,这里的人们大多靠种地和放羊为生。然而,在右玉人的老观念里,祖祖辈辈养羊放羊的,最是受苦受累,从没见谁发过“羊财”。

为了摆脱“土羊倌”的生活,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离开,张宏祥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他出村上学、工作,做过一段时间电脑生意,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然而在繁华都市住得越久,张宏祥就越怀念小时候吃过的“羊肉味儿”。“我去过很多城市,却很少能找到正宗、高品质的羊肉馆子。”张宏祥说,这让他萌生了回乡发展羊产业的念头。

2012年,张宏祥放弃IT行业回乡创业,在张千户岭村流转3000亩土地开始种草放牧,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既缺资金又没经验的他一头扎进荒山里,修路、打井、建羊舍、买羊羔……不到一年时间山坡上已经跑满了白花花的羊群。

二、“土羊倌”过上好日子

“只要用心对待土地,它一定能给农民带来财富。”正是张宏祥的这份用心和坚持,让张千户岭村在几年内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坚持传统放养方式的基础上,张宏祥专门聘请了营养学专家,给羊开“菜单”、制定“补饲计划”,保证羊肉品质。此外他还将产业链做大做长,打造了集种草、肉羊育肥、加工、餐饮、电商、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了“祥和岭上右玉羊肉”的品牌。

如今,祥和岭上集团解决了当地300余人转移就业,人均年收入较以往提高4倍,2019年为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添置了新房,免费赡养孤寡老人,带动周边10余村庄1000余人实现了脱贫致富。

“现在我和老伴儿一年能有7万多元的收入。”村民王悦这10年来通过养羊就攒了70多万元,他高兴地说:“活了这么大年龄也没见过这些钱,现在我在城里给孩子们买了小车和房子,日子过好了,心情舒畅了,人也精神了。”

三、情系乡村为民代言

“人民选择我做代表,我就得一心为人民谋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几年来,张宏祥一直心系农村发展、农民收入,积极推动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他积极走访,深入乡村,观察收集,认真聆听乡亲们的声音,这些年他提出的关于地方政府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资金来源等方面建议,相关部门均在官网予以了公开答复。

目前,张宏祥最关注的问题是“在发展养羊产业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养殖产业的关系,让绿水青山常在?”对此,他总结出一条路子,那便是“引水上山”。

张宏祥认为,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倡导生态轮牧,采取科学的“智能围网+草场改良+滴灌涵养+补饲”的养殖方法,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引水上山,将不适宜农耕的斜坡改造成牧场,提高载畜量,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

创业故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把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质结构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生产出更多更优的粮草,村民们的收入也能翻倍。”张宏祥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57.html

“返乡创业当“羊倌” 巧念新时代致富经” 的相关文章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90后大学生回乡养羊创业 年出栏肥羊2300余只

“张新从小就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现在的他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光景,也带动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张新儿时的伙伴贺志龙说。1990年12月,张新出生在吴起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14年,大学毕业的他选择回乡创业,通过养羊、开网店销售农副产品、建农庄,张新的创业路越走越宽。但他致富不忘乡亲们,在为贫困户献爱...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聆听乡村发展新思路:安吉余村要来个“二次创业”

11月17日下午,安吉余村矿山遗址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余村故事”宣讲团和当地村民。这片遗址很新潮:全镜面的艺术互动装饰,布置浪漫的露营天幕,远处翠绿的山坡上,山屿美术馆的英文标识“YU HILL”傲然挺立。宣讲团副团长俞小平和其他成员在这里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矿山,是余村的一个象...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尽管已进入收尾季,李万庆的五彩椒大棚内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北方夏日凌晨3时,天刚蒙蒙亮,李万庆安排好雇佣来的村民,换上劳作时的行头,将改装的三轮车驶入自家近400米长的五彩椒大棚,开启了新一天的采摘工作。尽管已进入收尾季,但大棚内彩椒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图为李万庆采摘彩椒。198...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徐州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度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主要销售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销售额3.54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作为新兴业态的农村电商经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2019年21岁的杨钧翔大学毕业时决定回家种地,这个决定让种了半辈子樱桃树的父母曾一时难以接受。但杨钧翔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家里的20亩樱桃地扩大到100亩,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创业选择和野心。16岁萌生想法,21岁着手实施烟台福山区多山地,家家多以种果树为生。杨钧翔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张格庄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