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文沛荣:从逃港少年到企业集团总裁

2个月前 (06-14)创业故事90

在香港的五大姓氏中,除廖氏是元末迁入外,邓、文、侯、彭四姓都是宋代迁入的。其中,文氏家族是700多年前从深圳松岗移居过去的。现在,这支文天瑞的后裔人脉旺盛,有五六万人之众。作为第26代传人,文沛荣目前虽然身兼粤港文氏宗亲会会长之职,但他却笑称,在香港的文氏后裔中,自己是个货真价实的“后来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给文沛荣最强烈的记忆就是“饥饿”。正是长身体的年龄,粮食不够吃,只能以番薯裹腹。为了能吃饱饭,1979年,正在松岗中学读书的他瞒着父母,跟几个小伙伴一合计,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在岗厦附近涉过鱼塘,到了对岸。那一年,他才16岁。

到香港后,他的第一个落脚点,是新界一位亲戚开的批发行。当时批发行的主营货品之一是“蛇皮袋”。

1980年前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起,当年许多跟他一样“逃港”的人渐渐打消了顾虑,跨过罗湖桥回深圳、东莞、惠州等地探亲。返乡前,他们给尚处于“短缺经济”时代的内地亲人们购买了大量的衣服、食品等日用品。用什么装这些东西呢?批发行里的“蛇皮袋”便成了“抢手货”。文沛荣说,批发行每天10来万港元的营业额中,有一半是销售蛇皮袋的收入。这位亲戚更是待他不薄,每年会给他五六十万港元以示奖励。由此,文沛荣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乡情观念很重的文沛荣想到了回家乡投资。1992年,他投资近200万元,在松岗开办了一家3000平方米的酒楼。1997年香港回归后,随着深港两地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他的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期。2001年前后,两家四星级酒店——宝利来大酒店[9.88 -2.95%]和中阁城大酒店开业。

6年后,投资6亿元的福永首家五星级酒店“宝利来国际大酒店”也投入使用。现在,其麾下的宝利来集团已涉足酒店、地产、贸易等多个领域。

在深圳投资创业的同时,担任粤港文氏宗亲会会长之职的文沛荣每年组织宗亲们前往江西吉安、广东深圳等地方祭祖扫墓,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弘扬文氏家族正气文化。2005年,宗亲会捐款500万元,在松岗修建起文天祥纪念馆。

同时,他还积极为香港与内地的民间交流奔走,为公益事业奉献爱心。为弘扬正气,他以个人名义向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50万元。

2006年夏天,他捐款13万元帮助龙川县紫市镇民乐西村修复了被洪水冲毁的桥梁。2007年初,宝安区慈善会成立,他个人捐款118万元。

在文天祥诞辰770周年之际,他又为江西吉安文天祥陵园捐款260万元,同时又向高州市一乡村捐款10万元,帮助其修缮校舍;他与另外两位企业家一起出资45万元,在松岗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并为松岗中学捐赠了一座图书馆;逢年过节,他都会到敬老院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一个大红包;在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他再次慷慨解囊捐出117万多元……

文沛荣先生为社会和乡亲所做的一切不胜枚举,这一切就像架起了一座桥梁,联通着广大乡亲和侨胞的一片深情。

现在,文沛荣先生不仅是香港文氏宗亲会新界正气堂执行会长、粤港文氏宗亲委员会主席、香港深圳社团总会主席、香港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协会联席会长,宝利来集团总裁,同时还担任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区侨联副主席等职,被人们尊称为“爱国、爱港、爱乡”的港胞。他的企业同时也在发展壮大,2007年跻身宝安区“民营百强企业”之列。

提供:文晓明

编辑:文  浩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7540.html

“文沛荣:从逃港少年到企业集团总裁”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师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大一个乡村产业:“跨界”组合养金龟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专业25岁在读硕士陈瑞亮还有一年才毕业,不过,正读研二的他已创业三年,还带动家乡百姓一起创业,100多位农户跟着他走上致富路。6月1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在华中师范大学见到陈瑞亮。说起“跨界”创业的故事,陈瑞亮说,光卖乌龟的生意,“去年,我们创办的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800万元”。陈瑞亮...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我家的草莓采用无土化栽培技术种植,‘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营养液,采摘时还不用弯下腰……”一进“泡泡糖空中生态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地排列着,架设在离地约90厘米的钢架上;种植槽内,一株株草莓苗油绿茂盛,白色的小花点缀其间,十分好看。离草莓上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此时草...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