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夫妻档”创业路 勃勃生“鸡”财富来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27

谁也不曾想到在深山野岭山顶上有一个林下散养家禽养殖场?!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创业养鸡人都是新型职业农民“鸡司令”?!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养鸡场的主人是一对“夫妻档”?!

幽静的山谷,山头浓雾弥漫……立冬过后,我们一行驱车爬上岚皋县堰门镇团员村三组的山顶,放眼望去,这是一个群山矗立,峰峰相望的典型大巴山地貌地带。大雾把整个山林笼罩得严严实实的,仿佛仙境一般,当笔者来到目的地时,第一眼便看到这生动的一幕:“喔喔,喔喔……随着主人的一声声吆喝,一勺勺玉米撒出后,鸡群从屋顶上、树上、坡上、林中飞拥而至。”一群群土鸡生机勃勃,有的在地上悠闲地觅食,有的在树枝上休憩,不绝于耳的鸡鸣声仿佛一曲曲动听的致富歌谣,在山林里不时回荡。

“岚皋县团员村林下散养家禽养殖场”场主人是一对“夫妻档”,丈夫刘德阳,妻子陈国红,夫妻俩是堰门镇出了名的养鸡致富带头人,也是一对新型职业农民“鸡司令”。

夫妻林间养鸡,唱响致富歌。刘德阳今年54岁,陈国红今年51岁,这对中年“夫妻档”“蜗居”在家乡的大山里,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致富的梦想。自从搬进深山后,刘德阳夫妻俩一天比一天忙。每天清晨,夫妻俩都得早早地起来,给鸡投食、加水、打扫鸡舍……把山上的2000多只土鸡照顾得妥妥当当。

绿水青山中写夫妻传奇,大有作为展现职农风采。在堰门镇,提起团员村林下散养家禽养殖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对刘德阳,陈国红夫妻俩人,十里八乡更是无人不竖大拇指。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却凭着勇于拼搏的精神、强烈的市场意识、敏锐的经济头脑和诚信为本的经营方式,经过四年打拼,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由一名养鸡人成长为引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

刘德阳,陈国红夫妻俩骨子里天生就有着一种不服输的性格,他们常常问自己,“别人能做的为什么我就不行?”带着这样的梦想,夫妻俩决心要干一番事业。刘德阳,陈国红一边喂养着土鸡,一边给笔者讲述着他们的创业史……

“我是本地人,熟悉这里情况,2018年4月,我们瞅准了绿色养殖项目,毅然决然带着仅有的积蓄,开始了绿色土鸡饲养,说干就干了,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对自己选择的致富路,刘德阳如是说。

“在纯天然的环境中放养,吃玉米、青草、虫子长大的土鸡毛色鲜亮口感好,卖得很好。顾客吃了第一次就想吃第二次,回头客多。今年中秋节“生态鸡”一天卖了3万多元,”陈国红说。

谈起土鸡养殖时,陈国红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说道:“自从搞起生态养殖以后,我们就阅读大量的有关书籍,主动向专家请教,最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特色的养殖技术和技巧。我们养殖的土鸡味道特别鲜美,很多顾客都到我的养殖场来挑选,就连外地的客商也有意向批量订购土鸡,现在这个季节土鸡每斤20至22元。”

千余只跑土鸡就散养在这里的山林中。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地域,土鸡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喝着无丝毫污染的矿泉水,觅食着昆虫草籽……

“这里原本是一片山林,连一条像样的路也没有。”刘德阳指着管理房和养殖房说。刚开始的时候,刘德阳经营的土鸡养殖场规模不大,销路也不好,只能靠自己走村串户到处卖。

“四年期间,开着车我跑全镇所有行政村及紫阳县洄水、班桃、洞河镇行政村,车开到几乎报废。”长期驾驶车,导致他的椎间盘严重突出,有时候痛得直不起腰,好几次痛得中途被迫停车,在车上躺一会儿。

凭着朴实吃苦的精神,夫妇俩山里养鸡……“世外桃源”并不轻松!虽然生活苦了点,但过得很快乐。

几年下来,刘德阳他们有了一点赢利,都用来扩大生产。截至目前投资50余万元,现在他的养殖场不仅养了2000多只土鸡,还养了25多头猪,仅养土鸡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夫妻俩深山创业4载把土鸡养成了“金鸡”。

养殖生态鸡 ,"啄"开致富门。由于土鸡采取林下生态散养模式,树林是天然的“健身房”,充分的林间运动让土鸡肉质结实,而且除了喂玉米、糠壳等杂粮,山林里大量的草料和昆虫也是鸡的天然饲料,所以放养在林下坡地的鸡口感独特、肉质鲜嫩,很受市民欢迎。

笔者在与夫妻俩交谈中,这对憨厚朴实的中年人,道出了自己充满艰辛坎坷的创业历程。在养鸡的创业路上,刘德阳夫妻俩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们都相互扶持着走了过来。谈及未来,刘德阳充满期待地说:“我们要更努力把土鸡养好,把林下散养家禽养殖场经营好,向更美好的生活前进!”

正如陈国红所说的“兢兢业业搞养殖,今年没富来年富,”刘德阳夫妻俩就是这么坚持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勃勃生“鸡”财富之路。

刘德阳夫妻俩在创业中,始终执着追求、不畏困难、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在平凡失业中彰显了岚皋新型职业农民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面对成功的喜悦,他们没有陶醉,更没有止步,而是一往无前、脚踏实地朝前走,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美好的明天。

据了解,岚皋县按照农、牧综合循环经济发展思路,推广“畜牧养殖业+沼气+优质有机肥+绿色养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绿色发展故事,正在岚皋县的乡村田野中不断上演。

陈国红说,如今,他们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们也坚信在政府的引导下,他们一家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助了我。同样,我也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此次之行,让我对这对“蜗居”在家乡大山里的这对养鸡达人萧然起敬。他们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树立了摸得着、看的见的榜样。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绽春满园!当车子驶向上顶向下一站出发时,我再次回望这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林下散养家禽养殖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编辑:樊婧

责编:郑黎波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48.html

““夫妻档”创业路 勃勃生“鸡”财富来” 的相关文章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沛桥村,陈芸站在自家的蟹塘边,看着父亲陈建禄横舟水上、将第一袋蟹笼慢慢拉起,塘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只举着毛绒蟹钳的肥美大闸蟹离开生活了8个月的鱼塘。秋风徐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2019年,因父亲养蟹连年亏损,陈芸决定返乡创业,希望通过电商把源头好蟹卖...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

百万“00后”淘宝创业,有人一年卖了1.5亿元

百万“00后”淘宝创业,有人一年卖了1.5亿元

00后创业故事:凌晨2点,杜辰曦依然没有一丝睡意,看着电脑上仍在滚动的销售数字,她终于松了口气。杜辰曦是一位“00后”淘宝店主。别看她年纪小,入淘已有五年,今年是她的第五个“天猫双11”。她经营的店铺“告白气球家”,在今年“双11”启动第一天,交易额就创了新高,冲到了店铺日常销售额的10倍。杜辰曦只...

“养蜂大王”孙士成:酿造“甜蜜”致富经

“养蜂大王”孙士成:酿造“甜蜜”致富经

“我们合作社蜂产品现已有十余种,每年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蜂蜜能达到80余吨,产品供不应求。”说起自己一手“酿造”出的“甜蜜”事业,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士成一脸骄傲。2013年,孙士成联合本村5户农民组建了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身边的许多农民实现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