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49

聚焦“95后”留学生这一新青年群像的新现实主义剧《鳄鱼与牙签鸟》,11月18日登陆湖南卫视播出。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了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李南恩,留学期间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叫做“高级动物研究社”的社团,和社长周尔文成为了一对学术上的冤家、生活中的对头。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似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慢慢成为了一对彼此依赖的“鳄鱼与牙签鸟”,也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与理念的交融,促使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代人的故事。它首次将视角放置在了“95后”海外留学生的身上,讲述了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漂洋过海求学深造、学成矢志归国创业的故事。剧中所展现的中国第三代留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文化自信,为当代电视荧屏带来了一股极具冲击力的青春风暴。

展现当代年轻人敢于追梦的青春激情

《鳄鱼与牙签鸟》的剧名看上去颇有些“古怪”,而这个名字却正好契合了“95后”这一代年轻人身上非凡的创造力,和“不追随不苟同”的独特气质。

生物学家发现,鳄鱼饱餐一顿后,会张开大嘴,让牙签鸟在自己牙齿间啄取养分;牙签鸟,不仅是鳄鱼的活牙签,还是提前向鳄鱼发出危机预警的警报器。因此,凶猛的鳄鱼和机灵的牙签鸟,就形成了自然界里一种共生关系,和谐发展,融合互惠。这种共生关系,体现在人类与自然之间、个体与祖国之间、当下与未来之间、现实与梦想之间,甚至青年情侣之间,而这恰恰构成了电视剧《鳄鱼与牙签鸟》的内核。

在自然界当中,鳄鱼和牙签鸟是一对“互利共生”的“超级好CP”,而在现实社会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好指代了剧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关系,也生动诠释了生态建筑这一创新主题。

可以说《鳄鱼与牙签鸟》的故事就是当下中国发展现实的写照,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处于决胜阶段的今时今日,一群中国年轻人正在海外传播他们的理念,开拓他们的事业,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建筑,一步步去实践“中国智造”。

反映“95后”留学生回国创业心路历程

在“中国留学史”已有百年的今天,“95后”留学生和以往的留学生,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和我们国家的地位,已经迥然不同。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人,中国第三代留学生具有更广博的视角,更多元的学术态度以及不同以往的文化自信。

本剧开篇,两位主人公就围绕“为什么留学”“什么是出国”“留学要做哪些准备”进行了讨论。男主人公周尔文给出了答案:“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指引我走向更远的地方,冲破无知的边界,你只有站得更高,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就不会像普通人一样被世俗困扰,被无知的贪恋捆绑,最终才能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随着剧情的发展,对出国目的逐渐清晰的女主人公李南恩,在异国过生日时坦言自己的愿望是“早日回国成就一番事业”。李南恩这个人物,代表了当下最朝气蓬勃的新青年群体,对自身和国家文化的自信。

本剧故事既紧跟时代又贴合现实,以小见大、宏观描绘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代年轻人自我成就、回报祖国的励志经历,从而让观众能够找到共鸣和自豪感。

以大众艺术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文明

《鳄鱼与牙签鸟》从建筑和生态科学这一领域切入,看似冷门,实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当下意义,角度独特。环保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整个世界都面临着资源和气候的双重问题,环保是真正关乎人类健康福祉的重要课题。《鳄鱼与牙签鸟》通过电视剧这样的大众艺术,普及环保意义,推广生态建筑,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态文明,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也体现了文艺作品的社会担当。

剧中,白教授和女主人公李南恩有一场关于垃圾的讨论。白教授对中国每年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提出质疑。李南恩则答以中国今非昔比的环保观念与努力,尤其是新青年以“中国智造”为世界环保升级,“就在我们学校,几名中国留学生正在以一个社团的模式,试图将城市建筑模拟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城市垃圾再利用,也是他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而随着剧情发展,这群年轻人回国创业的重心,也是要为城市打造能够与自然共生的建筑,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生态环保、“中国智造”的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85.html

“《鳄鱼与牙签鸟》:讲述“95后”留学生归国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90后整理师的创业故事:从迷茫到人生“巅峰”,只花了2年时间

90后整理师的创业故事:从迷茫到人生“巅峰”,只花了2年时间

这位90后创业者,她是悦己整理的创始人白悦诗。在自我精进的过程中,她积极学习日本“断舍离”的官方课程和国内职业整理师课程。她所带领的团队,不到2年时间,就迅速累积了1500+小时的上门服务经验。她利用业余时间所运营的视频号,位列同品类的TOP10!悦诗曾多次被大连本地的官方媒体、大企业邀请作为分享嘉...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尽管已进入收尾季,李万庆的五彩椒大棚内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北方夏日凌晨3时,天刚蒙蒙亮,李万庆安排好雇佣来的村民,换上劳作时的行头,将改装的三轮车驶入自家近400米长的五彩椒大棚,开启了新一天的采摘工作。尽管已进入收尾季,但大棚内彩椒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图为李万庆采摘彩椒。198...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从贩菜到种菜 富阳“蔬菜大王”的创业之路

进城,赚钱,买房落户,这曾是富阳洞桥镇朱楚华心中的“城市三部曲”。10多年在城市打拼,为他赢得了“蔬菜大王”的称号。然而,对朱楚华来说,创业故事才刚开始。“城市固然有机会,乡下却有另一番天地。”2011年,朱楚华离开杭城,回到小山村,尝试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他一口气承包下多个山头的复垦土地,每日奔走在...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台青创业在厦门:这里是逐梦筑梦圆梦的“梦工厂”

接单、整理、发货……国庆假期,当人们休闲放松之时,在厦门创业的台湾小伙王在荣却忙得热火朝天。一批批货物通过跨境物流,奔赴中东欧国家和地区。王在荣是厦门沙盒视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湖里云创智谷创业园区里,经营着这家以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为主要市场的跨境电商企业。经过多年努力,他已经逐步在市场上站稳...

退伍兵陈光桥:带领群众致富的“鹅司令”

退伍兵陈光桥:带领群众致富的“鹅司令”

今年38岁的郓城县随官屯镇陈庄村退伍兵陈光桥,充分发挥一名军人的领头雁作用,手拉手帮助贫困户脱贫,心连心带领乡亲们养鹅走上致富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鹅司令”。退伍养鹅勇创业2000年,陈光桥从武警贵州某中队退役。转业回到家乡后,他围着养育他的小村转了许多天,深深思考如何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创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