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农村小夫妻在家承包大棚种茄子,每年二十多万收入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0

在农村租一个大棚,长度大概为150米,宽为50米左右,这样的大棚一年的租金是在五万左右,而选择种茄子,每年一季,收入在十万以上,除去肥料和人工成本,能够赚到五万左右的净利润。

现在回家创业的小夫妻是越来越多,毕竟谁也不想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既不能照顾好家里的老人,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了留守儿童,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这对来自云南的小夫妻也是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今年他们的儿子也五岁了,这个年纪的小孩非常的调皮,也很容易学坏,如果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不好,各方面也会得不到好的照顾,导致将来很有可能什么都没学好,也是出门打工的材料。

在夫妻两个商量之后,就决定辞职回家创业了,他们打工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因为家庭条件也不好,家里的开支也需要他们的支撑,这几年时间就存了十多万的存款,虽然不多,但是也可以选择小规模的种植来创业。

他们首先租了一个大棚,并不是把所有的资金都用来租大棚,很多人的错误就是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资金都用在了基础建设上面,导致后面的资金周转不开,从而直接导致了项目的失败。相对来说,这对小夫妻的做法就非常的好,并不是他们太过于保守,而是因为他们刚步入农业种植的这个行业,对市场和种植的技术也不是非常的清楚。

前期选择一边创业一边学习的方式,还是非常好的,这样就算失败了,也不至于亏损得太多,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选择重新种植其他的农作物。

第一年种植,因为家里还有老人的帮助,所以人工成本就省下来了,加上种植的规模不大,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打开市场,学习同行的种植技术,虽然收成不是很理想,但是也赚了三万多。虽然比起在外省打工,一家子一年才赚到三万多的收入,却是是有点低,但是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第一年的种植经验,第二年就可以扩大规模进行种植了。

第二年他们小夫妻直接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租了一个大棚,因为有了前面的种植经验,这次种植出来的茄子和大多数同行种植出来的都差不多,也是非常的饱满。通过第二年的努力,两个大棚算下来也有将近十万的收入了。

经验有了,技术也掌握得差不多了,加上手里也有资金可以调动,第三年的时候索性就直接租了五个大棚,还请了四个员工,因为在农村请些在家务农的人,工价也不高,一天也就五六十块钱的工资,还有大把人抢着来。所以,一年下来,四个工人的工资在八万多,五个大棚的肥料这些大概在二十五万左右。五个大棚的毛收入能达到五十万以上,这样算下来,一年通过种植茄子也能赚二十多万。

我想这个数目是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了,毕竟一个人在外打工,一年也存不到十万块钱,他们选择在家乡创业,不仅实现年收入二十多万,还能照顾家庭,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我写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说鼓励大家去创业,只是分享一些创业的故事、创业的思维,等你真正选择创业的时候可能会让你避免走更多的弯路。

结语:创业需要循序渐进,一口吞不下一个胖子,必须掌握技术、了解市场之后再慢慢的扩大规模,这样才能更容易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54.html

“90后农村小夫妻在家承包大棚种茄子,每年二十多万收入” 的相关文章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故事:立夏刚过,在长沙县安沙镇新华村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目前大棚里的蔬菜逐渐成熟,再过40天,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公司的主理人罗清元,一边介绍着,一边摘着黄瓜。罗清元(左)和周亚民(右)查看蔬菜苗情况今年53岁的罗清元是安沙本地人,之前一直从事...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大学生入乡返乡创业“成绩单”亮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开办农家乐,到成为非遗传承人、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通过入乡、返乡创业,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直播 电商 玩转“新农活” 看徐州“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徐州贾汪区农业农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度贾汪区共有165家涉农网络营销主体,主要销售农产品、农资、农村旅游点门票三大类,销售额3.54亿元。而在2022年一季度,销售额已经达到1.2亿元。作为新兴业态的农村电商经济迅速崛起,正在成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近年来,徐州贾汪区涌...

“90后”张家界姑娘回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90后”张家界姑娘回乡创业当起新农人

创业故事: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10月的张家界市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一角,金色稻田在秋风中摇曳,如同一片黄灿灿的海洋。“这一块都是去年流转的土地,受长期干旱影响,收成不如预期。”指着眼前蜿蜒的田坎,宁芬芳驾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很快就把金黄的稻谷装进了麻袋。2020年,宁芬芳辞去张家界市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