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95

在湖南省科技厅的18楼,李旭寅和团队正在为一家招标的企业准备资料。她创建的湖南鸿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30多人,而6年前,包括她自己在内只有2个人。从一腔热血创业到如今距离梦想越来越近,李旭寅告诉所有创业者,在创业路上的所有辛酸苦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

2012年,李旭寅考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专业,3年里,这个性格活泼外向、做事又很扎实细致的女生在校团委担任过学生干部,也是中共预备党员,2014年—2015年经学院推荐进入到湖南中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参加实习。学院在走访巡查毕业生工作中,对于她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非常满意。

2015年7月毕业后,李旭寅婉拒了实习单位长期留用的邀请,毅然决定去云南支教。在西部贫困地区,她尽心尽力的教导小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经济落后的现状,觉得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只有自身各方面能力和实力得到提升,才有能力帮到更多人。于是,在偏远山区支教的这段时间里,她对自己未来的路也进行了思考。最后决定,借助自己在工程咨询行业积累的工作经验开始创业。

虽然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是青年人的激情和热血,让她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创业之中。

2016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李旭寅与何泽亮共同创建湖南鸿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为凑集资金,她把家里给买的汽车折价出售,两万块钱就是她创业的原始资本,经营场地、业务联系、资质申报、设备添置等等都是从零开始。回顾那段创业经历,李旭寅表示,那时候,泪水多于欢笑。

因为回款特别慢,公司资金经常是寅吃卯粮,每个月必须开支的房租、工资成了他们最大的担心,有时候碰上资金紧张折转不开的时候,李旭寅和合伙人晚上就会在办公室抱头痛哭……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我很庆幸,我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尽管创业艰难,但是一路行来,国家的政策也给了他们前行的勇气。当时长沙望城区新设,政府很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免费创业办公场所、减税等优惠政策,为其解决了大问题。李旭寅每天就一边忙着办公室的简单装修和布置、员工招聘,一边轮着往外跑公司、跑政府谈业务、做宣传。终于,公司接到了两个小项目,因为公司团队按照预想的方案做得非常漂亮。这为公司后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基础。后续在合作企业介绍下,陆续有了更多的项目,借着望城区开发的大潮,公司得到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目前,李旭寅的公司主营工程项目管理、造价咨询、政府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等业务,服务额度已达到4亿多元。由于承接的业务一直都低价高质高效的完成,公司已在望城开发区打响了名声,成为当地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入围单位。

“吃水不忘挖井人”,2021年,李旭寅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近年来,公司已陆续吸引数名母校土建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加盟才。

“自己原来也没想过要成为什么样,只是觉得有机会就应该去抓住,就应该去勇敢闯一闯,所有的困苦和磨练一定会成为自己人生的宝贵财富。”李旭寅受邀到母校做交流时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36.html

“一位90后女生的“逆袭”创业路” 的相关文章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从“一无所知”到实现“草莓自由”,90后小伙返乡创业种草莓

“我家的草莓采用无土化栽培技术种植,‘住’着‘高楼’,‘吃’着基质,‘喝’着营养液,采摘时还不用弯下腰……”一进“泡泡糖空中生态园”,记者就看到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整齐地排列着,架设在离地约90厘米的钢架上;种植槽内,一株株草莓苗油绿茂盛,白色的小花点缀其间,十分好看。离草莓上市还有半个多月时间,此时草...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暮春微雨,竟有些寒意,但丝毫不影响万物抽枝吐芽,筋茁叶盛。四十岁的林强,迎着细雨先是在吊瓜地里加肥,又去芦笋园里侍弄着,看着这些在雨中争先成长的“宝贝”,林强不禁喜上心头。回乡创业千里黄云,游子已还2001年7月,揣着计算机及应用大专毕业证的林强,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为自己的梦想走上了打拼路。可...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许艳平:“三转婆姨”创业走出精彩人生路

“先把宝宝的小手打开,然后从手心开始,轻轻向外推,一二三……”在吕梁市离石区的吕梁市艳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室内,许艳平正在教十几位农村妇女做婴儿抚触。她一边做示范,一边强调:“动作一定要轻柔……”六年前,许艳平还是临县小山村里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因为一张证书,不仅找到了新工作,还自己当老板,带领...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24岁从伦敦一学校毕业,她回乡养起鹦鹉

创业故事,15岁去英国留学、24岁从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校园毕业,缙云90后朱姜蓓毕业后没有留在城市的高楼大厦,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养鹦鹉。经过7年多的摸索实践,她创办的“千鹦鸟舍”,从当初只有一个人变成了几十名员工的团队,她致力打造的首个以鹦鹉为主题的大型花鸟乐园也正式进入了营业倒计时阶段。一、留...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小红果大产业—— 一位返乡海归的“山楂树之恋”

“这款山楂饮料罐头,来自中国山楂之乡河北兴隆,全国包邮到家!”直播间里,主播正在倾力推销产品。34岁的张静盯着手机直播画面,自信中透着干练。从海归硕士到承德瑞泰食品有限公司“掌门人”,张静和她的团队一起,演绎了一部创业版“山楂树之恋”,让兴隆的小红果成为致富“甜蜜果”。改变轨迹 留学生回乡创业“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