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残疾人养螃蟹成“乡村振兴之星” 年纯利润超10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44

残疾人创业故事:53岁的高世彬,在当地被称为“残疾螃蟹养殖能手”,是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新港村的一位农民。近日,高世彬被高淳区残联授予“乡村振兴之星”荣誉称号。

从“拖拉机手”到“螃蟹养殖大户”

“左手只有两根手指,胳膊也短一半,先天就这样,是肢体残疾二级。”高世彬说,初中毕业后他就进城打工了。由于左手残疾,不管做什么都比别人吃力,但是他硬是多花时间和力气,一起打工的同乡总说他很“犟”。

1986年,村里兴办了砖瓦厂,高世彬筹钱买了手扶拖拉机帮砖瓦厂运砖。因为左臂短一截,他斜着身子苦练车技,终于熟练掌握了驾驶技术,第一年就挣了三千元。几年之后,他又更新了一辆四轮农用货车,运输吨位增加收入也涨了。“残疾拖拉机手”的名声也传了出去,“十里八乡”都知道高世彬。1993年,已经娶妻生子的高世彬开起了日杂店,活出了幸福模样。

高世彬在当地被称为“残疾螃蟹养殖能手”

2000年,螃蟹养殖在高淳区逐渐成为特色产业,高世彬嗅到了新商机。2011年,高世彬承包了30多亩蟹塘,开始新的创业征程。“第一年投了将近20万,只能到处借钱。”他说,为了节约开支,挖沟、打桩等活都是亲自上阵。

七八月份,螃蟹长大了吃大量水草,高世彬要手工打捞水面残留水草,小船被晒得发烫,汗如雨下。九月螃蟹上市是全年最忙的时候,他要跑高淳水产市场卖螃蟹。

高世彬积累了不少老客,近几年要求螃蟹发快递的客户占了一半左右,10只装、四五盒的订单比较多。“现在养蟹每年的纯利润十多万元,我很满意。”他说。

自强自立热心帮助残疾人群体

一路创业,高世彬得到了各级残联的帮助,前不久他的养殖场获评残联的“示范养殖基地”,获得了6000元的奖金补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高世彬当过残疾人专职委员,其他残疾人有苦恼也会找他倾诉。一位残疾人腿脚不方便,每年农忙,他总是热心地开着拖拉机机头去帮忙耕地。2005年,高世彬担任高家岗自然村村民组长,积极参加防汛工作。在疫情防控中,高世彬主动请缨,参加防控卡口值勤,协助村志愿者逐户排查,向村民宣传防疫科普知识,劝导村民不要在河塘沟汊淘米、洗菜等。

从一个打工者到一个创业者,对于高世彬来说,变的是工作,不变的是自强自立的精神。他坚信人生的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只要信念不灭,一切都会变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59.html

“残疾人养螃蟹成“乡村振兴之星” 年纯利润超10万” 的相关文章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以前外出打工,很不方便,挣钱也不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也翻番了,一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元。”青岛莱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徐希红说,“这都多亏了王云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说起王云静,返乡创业、造福乡亲,周边村庄的群众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八零后的王云静,从小在七星河胡家疃和龙三村长大。大学毕...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经验和启示,有坎坷和教训。即日起,央广网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尽管已进入收尾季,李万庆的五彩椒大棚内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北方夏日凌晨3时,天刚蒙蒙亮,李万庆安排好雇佣来的村民,换上劳作时的行头,将改装的三轮车驶入自家近400米长的五彩椒大棚,开启了新一天的采摘工作。尽管已进入收尾季,但大棚内彩椒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图为李万庆采摘彩椒。198...

山西“海归”谈回国创业:机遇比挑战更多

山西“海归”谈回国创业:机遇比挑战更多

“作为‘世界工厂’,相较国际市场而言,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回国创业后,李星乐对此感触颇深。她认为,回国创业的机遇比挑战更多。每个创业者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创业初期很辛苦,但看到如今创业步入正轨,李星乐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2018年,李星乐从美国回到阔别已久的家——山西太原。“我回国后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