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Yeelight易来刘达平:照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未来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11

“我从大学到研究生一直就读于计算机专业,并于此期间认识了同导师的姜兆宁,毕业后在朗讯科技工作过五年的时间。”刘达平表示,正是这段缘分才有了后来的Yeelight。

渐萌芽 埋头朝着物联网发展

2011年底,IOT物联网起势,加之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已经稳定,人与物的交互逐步提升。“当行业发生变化时,作为技术工程师是兴奋的,再加上个人本身对物联网的兴趣爱好,就和志同道合的姜兆宁决定创业,于2012年4月从朗讯科技辞职。” 根据刘达平的介绍,记者了解到其导师是智能家居方面的专家,刘达平和姜兆宁两人在学校阶段也尝试过很多关于智能家居的项目。“后来,我们两个人的想法获得了导师的支持,另外导师还为我们提供了间办公室,就这样开始了打拼。”

起初,刘达平把创业的重点放在了物联网服务,搭建了名为Yeelink的网站,鼓励各个开发者把发明的硬件接入到网站上,通过应用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是作为平台使用的。“当年,Yeelink吸引了上万名用户,但随着平台的研发与推广,我们发现,虽然用户不断增长,但是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型,作为企业无法获得收益层面的回报。针对问题,我们决定开始研发可以销售的产品,而‘照明’就是我们的选择。”刘达平介绍道,“光自发明以来,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成熟,新型照明灯具逐渐被大众接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底层的技术变化,如LED作为电子产品可以联网操作,能够与IOT结合。“眼见于此,我们更加坚定了对照明行业的选择,并决心将其智能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光的要求从简单点亮到明暗转变,烘托氛围,光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而Yeelight的目标就是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满足人们希望与光发生互动的愿望。”刘达平表示。

初长成 智能照明成未来趋势

2013年初,Yeelight得到HAX硬件孵化器的认可。“这家来自硅谷的企业在我们创业初期给予很大的帮助,为我们提供了为期半年的两地培训,其中在深圳是针对硬件制作技能的加强,另外是在美国主要围绕新产品发布。2013年5月,我们首个产品在旧金山发布,即可通过手机智能控制的灯泡。当时,手机刚开始智能,对于通过手机控制硬件对大众来说还是新奇的体验。”根据刘达平介绍,同时期,国内对智能硬件的接受能力还比较薄弱。

2014年初,谷歌以32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Nest,让智能家居开始走入大众视野,其概念再次被炒热且热度也远胜以往,被业界人士称为“智能硬件的‘风口’。”根据刘达平介绍,介于对市场的前瞻性,同年,小米生态链开始对Yeelight展开金额可达到千万元级别的投资。

“其实对于小米的投资,带来的除了资金,更重要的是产品销售平台和品牌知名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在Yeelight的产品线已经涵盖全屋照明,包括吸顶灯、台灯、氛围灯等系列产品。每年可达到销售千万产品、超过10亿的体量,出口东南亚、东欧、中东等地区。”

回顾当年创业的岁月,刘达平表示,“针对硬件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资金,初期曾为了几十万的资金东拼西凑。为了产品销售,我们在互联网上面通过论坛发帖,直接与消费者交流,进行知识输入和普及,也因此和部分忠实粉丝建立了具有黏性的联络互动。除此之外,Yeelight也积极活跃再国内各大众筹平台。”

再发展 畅想全屋场景化未来

谈到企业文化的传承时,刘达平为记者讲述了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13年底,在“点名时间”发起新品众筹后,产品达到数十万的销售量,但后续有用户反馈问题说,灯泡总是闪烁,产生忽明忽暗的现象。经过实验研究后发现,问题原因在于把灯泡放入散热性能不佳的灯具中,导致智能芯片不断重启,遂出现闪烁现象。但是做硬件无法像软件类更新升级,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重新改进灯泡,并对所有购买者再邮寄新品。”刘达平表示,“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到瑕疵品是件损失,所以尽管对公司损失巨大,甚至无法按时发方工资,但为维护与客户之间的信任,树立可靠的品牌形象,我们义无反顾。”

值得一提的是,Yeelight企业内部注重“工程师文化”和“扁平化管理”。一是把工程师看作创造产品的人群,通过技术解决用户的需求,即技术驱动管理,重视用户的前端需求;二是减少冗杂的管理层次,权力下移,形成开放、平等、尊重的工作氛围。

“作为四川人,选择在青岛创业,把整个核心团队放在青岛,主要是因为对这个城市的喜爱。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如在青岛难以招聘到更多的设计类、科技类和电子营销类人才。”为了促进青岛建设创业之城,刘达平表示,“从2012年至今,从青岛获取人才的渠道更加宽广,其中少不了政府‘双招双引’的功劳,另外还颁布了利于人才落地的各种补贴政策。”

根据刘达平介绍,今年年中,Yeelight发布了Yeelight Pro全屋智能照明系统,以“用五星级酒店的灯光点亮你的智慧新家”为目标,进入“未来时代”,标志着服务体系从线上转移到线下。对于Yeelight的发展规划,预计2021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达到超过百家的线下体验店。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93.html

“Yeelight易来刘达平:照亮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未来” 的相关文章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家门口就能摘草莓!返乡创业大学生种出 “莓”好梦想

创业故事,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政镇三条沟村返乡创业大学生李银龙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用满腔热忱、无悔行动实现自己的“莓”好梦想,走上致富路。眼下正值冬草莓即将成熟的季节,在新政镇三条沟村无土草莓示范园,绿油油的草莓植株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颗颗红艳饱满的果实安静地等待着人们来采摘。...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枣树下的美丽约定:茶陵三个奶奶承包百亩荒地创业

五年前,年近6旬的周小姣、罗秋兰和谭八香决定做一件“大事”——承包村里的65亩荒地种枣树。但她们不得不面对许多质疑。周小姣的丈夫对她说,这件事又耗时又费力,还不一定赚得到钱,何苦呢?邻里也同样不看好。“他们认为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去享受天伦之乐。”57岁的周小姣说,“我只是想证明,即使在我们这个年龄,人...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带有淡淡花香,味甜醇甘鲜,得到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这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30多年来带领6万茶农奔共富的故事。委员名片祝凌平,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中国制茶大师,浙江工匠,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武义绿茶非遗传...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华黎明:回皖创成“小巨人” 闯出事业“大天地”

打开拍照模式,伸缩镜头“探出头来”,咔嚓一下......这一看起来不太起眼的动作,却让手机真正实现全面屏。在这背后,离不开一款内孔1毫米特微型轴承的助力。安徽孺子牛轴承负责人华黎明查看公司生产的轴承。专注研发 练就细分领域唯一“当时国内外多家知名的轴承厂家都参与了,由于客户技术要求不断升级,我们团队...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