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2023-01-18创业故事37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

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

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

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

胡顶2004年12月入伍,2009年退役后找了一个帮别人开工程机械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他一干就是10年。

10年来,省吃俭用的胡顶攒下了30余万元,这也让胡顶的内心有了创业的冲动。

辞职后,胡顶回到了蔡甸区侏儒山街代湾村的老家,和家人商量后承包了380亩水田。

第一年胡顶采用了水稻和小龙虾套养的方式,满怀希望的他却遭到“当头一棒”,由于对养殖业不熟悉,再加上初次创业没有经验,在遇到一场大暴雨后,水稻虾苗全部冲毁,并且错过了补种季节。380亩水田就这样荒废了一年。第一次创业,不仅颗粒无收,还把胡顶十年的工资和借来的十几万元全部亏掉了,算下来,直接亏损了50余万元。“这还不算前期改造的费用30余万元,而这还是我父母的血汗钱。”

“农村人都说读不好书就回家种田,其实种田也没有说的那么容易。”说起这段惨痛的经历,胡顶不由得露出苦涩的笑容。

在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帮助下

成功转型螃蟹养殖

胡顶每天都要巡塘,查看水质变化。

父母及妻子见胡顶一年到头日晒雨淋、日夜劳作,还损失惨重,既心疼,又担心他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纷纷劝他放弃养殖业,继续找个安稳的工作,不要再这样拼命了,但5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胡顶不轻言放弃的个性,最终他还是选择坚持了下来。

正在为资金发愁的胡顶接到了侏儒山街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回访电话,站里了解到胡顶的情况后,帮忙争取到一笔无息贷款。

考虑到小龙虾的养殖技术比较复杂,以及人力跟不上,服务站为胡顶对接了一名螃蟹养殖技术顾问。在技术顾问及周边养殖户的指导下,胡顶开始全身心投入螃蟹的养殖中。创业第二年虽然艰难,但还是支撑下来了。

“要像军人攻山头一样,攻下这个难关。”2021年8月,胡顶成立了廉义水产养殖家庭农场。

因为胡顶经常在池塘里忙活,几乎没时间回家,父母担心他忙不过来,搬到了池塘这边帮忙,怀孕的妻子也直接住了过来。亲人无条件地支持让胡顶的内心暖暖的,像有一股力量告诉他,“你一定能养好螃蟹,一定能成功”。

时间进入到2022年,胡顶开始大胆尝试这两年自我摸索出来的养殖方式,今年因气候干旱大家都收成不好的时候,廉义水产家庭农场养殖的螃蟹不仅个头大,存活率也高。

“终于成功了,那一刻让我觉得这几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胡顶激动得落下男儿泪。

这一次,胡顶不仅把外债全部还清,还赚了40余万元。

“没有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胡顶一直心存感激。

最大的成功经验是“勤奋”

对今年取得的成绩,胡顶虽然很开心,但依然冷静地总结得失。“这次我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吧,有一个塘没有管理好,导致没有收成。”这个45亩的塘直接亏了10万元,主要是因为今年暑假期间天气异常,水质和水温都不好控制,导致这个塘的水草长得太快,再加上人手紧张,来不及收割。最终由于水草太多太长,水里严重缺氧。

胡顶总结了几条成功的经验,他认为,每天都要多次巡塘,随时关注气温和水质的变化,注意饲料的投喂时机,懒人是不可能做好养殖产业的。而且,养螃蟹只能预防为主,初次做养殖这一行的,一定要有技术顾问指导,并经常与周边成熟的养殖户商讨各种情况及应对方法。

为了养好这380亩池塘里的螃蟹,胡顶每天都要巡塘,一天好几次,一次要花2个小时左右。“越是天气异常,越是要增加巡塘次数。”

胡顶的农场今年卖螃蟹的收入达到300余万元,带动了150名村民持续增收。现在,胡顶把他的成功经验多次无偿分享给身边的同行们,希望大家能够一起做大做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114.html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的相关文章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一个海归创业者的生命科学梦

裴颢,桐乡市工商联副主席,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博士及博士后均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潜心科研 矢志报国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不久他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大学生冯中平:跳回农门养兔闯“钱”途

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一只只兔子肥硕健壮,一碗碗饲料让兔子吃得欢实……8月14日,乌苏市四棵树镇哈尔莫墩村,看着争先恐后抢食吃的兔子,冯中平乐呵呵地说:“别抢,别抢,都有份……”冯中平是“90后”,也是乌苏市营赢御兔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哈尔莫墩村方圆几百公里内,很多人都知道大学生“兔倌”冯中平...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博士养虾研究出“独家秘方” 高温下的创业故事

顶着烈日,在池塘边走上好几个小时,测水质、投饲料、查食台、看虾情,这是钟国防的养虾生活写照。当记者把媒体浓墨重彩描述他艰辛创业经历的网页点击给他看时,他觉得很忐忑,“哎呀,养虾就是这样的,实在说不上什么特别。”今年是这位上海海洋大学博士生养虾的第三个年头,他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殖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大学生高密度全流水养鱼,成活率超90%,3个月收益近20万元

90后贫困家庭大学生放弃高薪,返乡创新发展流水桶养殖模式。“我是家乡走出去的人,学成归来后理应回报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重庆市黔江区的90后小伙杨振,大学毕业后受聘于一家水产养殖公司担任技术指导员,年薪近20万元。今年,杨振毅然放弃高薪职位,回到家乡金洞乡杨家社区,发展高密度全流水养殖黄...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女性创业从自我革命开始

提示:当红创业—新时代下创业正当红!她被称为“千万女性创业者背后的女人”,她是中国最大创业女性成长平台创始人,她也是女性产业的领跑者,她更是国际环保和慈善基金的发起人,她就是Lady Boss创始人柳婉琴。传统家庭理念中,女性承担家务抚养孩子是“必要责任 ”,社会总是要求女性将家庭责任放在首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