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武汉90后餐饮创业者的自救:发传单笼络大学生,配送烤肉、火锅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8

武汉餐饮创业者,有人尝试破局。

28岁的武汉老板童嘉恒靠发传单的方式笼络了大学生客源,他还将烤肉、火锅加入了外卖清单。

他发现,尽管2020年后,部分商户选择退租,但经过一两年的尝试,美食街的商铺数量在逐渐恢复。

  童嘉恒近照。图/受访者提供

【1】靠“微信送餐群”抓住客源

盒饭快餐、烤肉店、生煎包……位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北边的美食街商铺林立,大都是面积10多平方米的小吃、快餐类店铺。

一名在该美食街经营了7年的商户介绍,这里很多店铺是夫妻店,“因为只有夫妻两人来做,才赚得到钱。”15平方米的档口,每年租金是5万元。但疫情以来,由于封校,顾客少了很多。

童嘉恒就在这里担任美食街的招商总监。

据他介绍,临近高校的美食街人流量大,适合餐饮店铺的落地。在2017年,他们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把整条美食街的店铺出租一空,总计3000多平方米。

“人流量大,生意非常好!”与九派新闻记者交谈时,童嘉恒稍作停顿,又说:“2020年疫情之后,一半的商家都走了。”

毕业于中南财大的刘林(化名)告诉九派新闻,2017年左右,从学校最大的教学楼文泰楼的出口能直接到美食街,晚上上完公共课,就和同学一起去吃东西。但在2020年以来,学校直通美食街的通道封闭了,只能从校外进去,“从那以后,那条街就去得少了。”

童嘉恒回忆,疫情发生以来,由于高校封闭管理,美食街人流量日渐稀少,近半数租户选择退租。面对危局,他感觉,最要紧的便是稳住余下的商家。

为了稳住客流,童嘉恒带人四处张贴宣传单,将中南财大近半数的学生笼络至“送餐微信群”。

“学生是美食街的最大客源,必须要留住!”童嘉恒说,通过线上线下组团配送的形式,余下的店铺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客源。

后来,他们不光做快餐小吃,连烤肉、火锅这样的传统堂食,也加入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行列。

据童嘉恒介绍,经过一两年的有效尝试,美食街的商铺数量在逐渐恢复。

“这种形式,既解决了店家的营收问题,也满足了学生们饮食多样化的需求。”童嘉恒表示。

疫情之前的美食街,人流量较大。

【2】曾涉足多个行业,现在管理3个品牌

出生于武汉的童嘉恒现今28岁,正在管理3个餐饮品牌。

他17岁便步入职场,曾担任房产经纪人,也与朋友一同创办过家具公司,还曾代理高校美食街的店铺招商工作。如今,他已管理3个餐饮品牌。

“我是中专生,没有很高的学历,从学校出来后,我选择了房产经纪人的职业,就是一个销售岗位。”童嘉恒告诉九派新闻,“刚做经纪人的时候,就是不断地打电话,问需不需要买房子、租房子?”

提及彼时同学们的就业状况,童嘉恒表示,同学们有的从军,有的进入工厂,少有人像他这般选择销售行业。

“每天给客户打电话,经常被拒绝。当时挺内敛的,一被拒绝就很沮丧。”他说。

经历了初入行时的不适应,他迎来了业绩渐涨的时期,随之增长的还有他的沟通能力与自信心。“正式那段不断与人打交道的经历,为我之后的创业道路打下基础。”

2014年,年仅20岁的童嘉恒怀揣10万元资金,与朋友们一起创办了一家家具公司。

初次创业,信心满满的童嘉恒遭到一瓢迎头冷水——资源有限、难觅销路。原本,他计划面向餐厅、KTV、网咖销售的沙发、桌椅等家具,却面临滞销。

“那段时间特别艰难,整天就盘算着如何卖出去。”幸好,彼时的童嘉恒遇到一位经商20多年的李姓商人,将滞销的家具如愿售出。

“创业的第一年,80%的业务都是李总介绍的。”提及那位商人,童嘉恒满怀感激。

经历了疫情的磨炼,他对自己的生意显示出更强的掌控力。

2021年,他又针对年轻人的喜好,创立了日料、烤肉、韩餐三个餐饮品牌。

如今,他与人合伙经营的公司已有30多名员工。

“坚持是最重要的!相信这也是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谈及未来的打算,他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60.html

“武汉90后餐饮创业者的自救:发传单笼络大学生,配送烤肉、火锅” 的相关文章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大学毕业回乡“种地”十载 考研是为“更好地种地”

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回乡“种地”,发展有机桃种植和景观苗木培育,即墨区金口镇“新农人”王晨旭当一干就是10年。2021年,王晨旭身份完成转变,从一名“种地的”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奔波于学校和农场之间,他希望,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做现代化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领更多“新农人”扎根农村。大学毕...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仅一位女性,女性创业真的不如男性吗?

创业一词,想必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经常听到,毕竟,时下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加上创业的门槛变低,所以大家对于创业也并不陌生。创业起步虽然简单,但想要靠白手起家达到富豪的地步,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距离。10月2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80后白手起家富豪榜》,在54位80后成功创业者当中,只有一...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2019年21岁的杨钧翔大学毕业时决定回家种地,这个决定让种了半辈子樱桃树的父母曾一时难以接受。但杨钧翔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家里的20亩樱桃地扩大到100亩,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创业选择和野心。16岁萌生想法,21岁着手实施烟台福山区多山地,家家多以种果树为生。杨钧翔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张格庄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