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烘焙创业那些事儿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58

对不少年轻人来说,甜点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食。入口即化的慕斯蛋糕、软糯香甜的麻薯、香浓细滑的奶油泡芙、酥脆多彩的马卡龙……甜蜜给味蕾带来的幸福享受,让人难忘,也让人着迷。有这样一批学子,他们远赴海外学习烘焙技巧,不仅带回了西式甜品的口感,也带回了中西方美食交流、融合的理念。每一份食物,味道背后传递的是文化、历史,是食物制作者希望食客从中获得享受与满足的诚意。因此独特,因此珍贵。

决定去日本蓝带国际学院正式学习前,李杨曾咨询过一个开甜品店的朋友,朋友说,甜点制作并不像她想象中那么美好,需要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正式从业之后几乎没有时间再做其他的事。当时的李杨并不能完全体会朋友的话中之意,直到后来拥有自己个人品牌的甜品工作室后,她才真正意识到在烘焙行当中创业的不易。

“做甜点是一门艺术”

与一些烘焙创业者不同,李杨是名副其实的半路出家。出国学习之前,她是一名电视台主持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但想要开家甜品店的梦想一直藏在心底,她不想要一成不变的生活。

尽管在国内学习过一些简单的烘焙课程,但李杨想要更系统地学习西式甜品的做法,于是她决定出国留学。“我去台里请假,当时想的是就算台里因为我请长假要辞退我,我也能接受。”李杨说。让她略感意外的是,单位领导对她与工作并不相关的留学课程给予了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就这样,2017年,李杨踏上了前往日本学习甜点制作的旅程。

在日本学习的那段日子,打破了李杨以往对食物的认知。“我意识到甜点不仅是奶油、糖、面粉、鸡蛋……做甜点是一门艺术,它为我提供了独处的时光,甚至是类似艺术家的灵感。”李杨说。在她心里,甜点师就是艺术家,每一份甜点都是一份作品,每一次完成甜点的过程都让她充满成就感,她希望自己做的甜点能给更多客人带来单纯而甜蜜的满足感。

“把甜点做给更多人吃”

从日本完成学习回国后,李杨继续在电视台工作。两年后她决定离职,专心经营自己的Lydia个人品牌甜品工作室。“我在国外学了很多东西,要学以致用就需要一心一意,需要更专注。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把甜点做给更多人吃。”在谈到离职原因时,李杨如是说。

在当时,李杨了解到奶油蛋糕占据了国内生日蛋糕的主要市场,她想自己做些不一样的,法式慕斯蛋糕成了她的首选。二者的区别在于:奶油蛋糕更注重外在搭配,表面装饰许多,但这样有时会失去对蛋糕内在口感的要求。法式慕斯蛋糕则相反,更加注重内在层次和口感,外表看起来很简单,但切开会发现内在惊喜,有时一个慕斯蛋糕能做出两到三种口味,味道更丰富。

李杨很看重与客人的互动,她常会给客人提供私人定制作品。如今,她正在物色新的工作室地点,希望今后能有更大的空间用于甜品教学与分享、甜品制作直播和短视频录制等。“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关于甜品的新的认知,让顾客不仅在享用甜品中获得快乐,也能品尝出甜品背后的那份心意。”李杨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84.html

“烘焙创业那些事儿” 的相关文章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湘潭“85后”小伙艰辛创业 1800只大白鹅“求包养”

“这1800多只鹅,超过出栏时间已经有一个多月,要是还卖不出去,我实在没有办法维持了。”29岁的彭勇着急地说。10月28日,在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桐梓村的鹅场内,彭勇讲起了他半路出家当“鹅爸爸”的艰难创业路。“85后”小伙办鹅场艰辛创业为了养家,彭勇曾开过出租车、经营过饭馆,但仅能解决一家三口最基本...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忻州:“玉米兄弟”张世元:把青春和梦想写在大地上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和黄土地有着不解之缘。三次创业的经历也都是围绕着“土疙瘩”,青年,正是蓬勃向上的年纪,正是创新创业的年纪,他用满腔的热情,报效时代和祖国,把青春和梦想写在最广阔的祖国大地上,他就是忻州玉米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元。初尝创业艰辛 千锤百炼学校毕业后,张...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 一只鸭子卖到128元

一个从庄稼地里考上大学的平罗“90后”小伙,毕业后返乡养鸭创业。让乡亲们惊叹的是,这个“鸭司令”带领4000多只麻鸭闯市场,竟将一只鸭子卖到128元……8月2日,天刚亮,平罗县姚伏镇上桥村村民朱自和从床上爬起,骑着电动三轮车去玉米地里忙乎。新掰的玉米被拉往村里的养鸭基地。因为提前联系过,等待卸货的人...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年收入达8万元

周瑶,是一个90后女大学生。2014年,周瑶从攀枝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毕业后,她选择了就业。在成都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她主要负责管理该公司成都片区的工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管理一个项目时,她既要准备资料又要负责协助总监管理现场,白天要巡视工地,晚上还要守着混凝土浇筑完...

一个残疾人,走上了土特产的创业之路

一个残疾人,走上了土特产的创业之路

残疾人创业故事:昭平县走马镇有一位终身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残疾人,名叫邱宗敏,1986年出生,邱宗敏外号叫短短(他说朋友们都这么叫)。短短的生活之路很不平坦,他有个幸福的家庭,一家四口人,有疼爱他的父母,以及一个亲如手足的弟弟。但是幸运之神没有一直眷顾于短短,在2009年因为一次交通意外,短短失去了双...

徐志强:身残志坚勤奋创业奔小康 带领村民巧念“脱贫经”

徐志强:身残志坚勤奋创业奔小康 带领村民巧念“脱贫经”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漆河村,有一位肢体残疾人,但他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土鸡养殖专业户,又是“武山县源泰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带领70户残疾人和精准扶贫户通过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这个人就是徐志强。在人生的道路上徐志强有着一段颠簸曲折的经历。由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的医生成为一名养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