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7

创业故事:今年71周岁的潘焕华,是瑞安康馨养老服务中心(简称康馨)的创始人兼董事长。2000年,年逾五旬的她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创办了瑞安康馨养老院。20年来,她紧紧抓住时代养老需求,不断扩大养老事业版图,一手将康馨打造成一家拥有机构养老、培训、康复、居家上门、服务便民网点为一体的规模大、服务功能全的民办养老企业品牌。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致力养老服务行业20多年,潘焕华的创业、创新得到行业内充分认可。分别在2010年、2013年,被评为全国“心系老人、真情奉献”养老院长金棉袄奖;2015被评为 “中国大孝、大爱无疆”中国老年产业健康发展十大爱心人物;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养老服务行业领军人物……

最让她骄傲的是,作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委员会人员之一,今年她还参与了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标准化的制定与评价。

她说:“养老事业很美,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要一直做到干不动为止。”

1、50岁再创业,开办民办养老机构

潘焕华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作为一名老三届知青,她当过10年的民办教师,也曾在瑞安商城做了10年批发生意。用她的话说,自己一生经历了不少磨难。在50岁时,大多数同龄人刚好退休时,她却选择“再出发”,投身养老服务行业再创业。

“当时,刚好政府在鼓励社会力量养老,想着开办养老院既是创业,还可以更好照顾母亲的晚年生活,一举多得。”想做就做,2000年,潘焕华承包了民政局公开招投的场地,开办了瑞安市康馨养老院。

面对完全陌生的创业领域,虚心好学的潘焕华不耻下问。她先是花了一年多时间到北京、上海、青岛等地考察学习,并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企业培训师等多个资质证书。

然而养老院的经营难度仍超乎她的想象。第一年,入住率很不理想,最多时也只有50来个老人入住。为了减轻成本,她精兵简政,自己更是身兼数职,每天起早摸黑到菜市场采购,既是养老院负责人,又兼食堂管理员、采购员。处处身先士卒,在最苦、最累的地方总有她的身影。这样坚持3年,“康馨”经营状况逐渐转好。2007年,她又增加了投资,完善养老院硬件建设及附属配套设施,在瑞安打响“康馨”养老品牌。

2、深耕行业20年,打造完整养老服务产业链

深耕养老服务20来年,潘焕华对养老事业和入住的老人倾注了全部心血。在她的大胆创新开拓下,康馨形成了完整的养老服务产业链。

2007年,成立了夕阳红托老所;2012年,创办了康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13年,创办了康馨红日老年照护中心;2017年,成立了温州地区示范性嵌入式的微型养老园——康馨养老园;2018年成立了瑞安市康馨养老服务中心;2021年,成立了瑞安剪爱认知症公益组织等。

如2017年成立的康馨养老园,是温州地区示范性的嵌入式微型养老园,可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就能享受到机构照料、上门照护、居家护理等一站式综合型的专业养老服务。创新性地打造出一种“机构+社区居家”融合养老模式。

为了满足更多不同层次的老年人养老需求,近年来,潘焕华又在瑞安桐浦镇桐溪风景区太平山脚下征地建设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的“桐溪康馨颐养园”。颐养园将采用“医养结合、康养融合”的经营方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吃、住、医、养、乐”养老新模式,也是目前瑞安市极其稀缺的老年康养项目之一,预计2022年底投入运营。

“康馨”养老还很注重服务团队建设和养老人才的培训。2005年创办了“康馨家政服务培训学校”,为自己的养老机构培训正规军,同时也为社会上热爱养老事业的人员提供培训。从2014年开始,康馨培训学校就已成为瑞安市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基地。2014年到2016年3年间,共培训了家庭护理员2万人次,初级养老护理员1500人次,为养老机构提供了许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

3、“真爱到家”,入户关爱特困老人

除了办好自己的养老服务中心,潘焕华还时常关注社会上的老人。今年,她就为日益老龄化的社会做了两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在今年6月,成立剪爱公益长者服务中心,普及“认知症”。在社区开展公益服务,科普筛查,提前干预及给认知症家庭关爱与支持服务,同时建立认知症好朋友、认知症友好社区。

二是关爱社区特困老人。今年10月,她承接了瑞安民政局“真爱到家,入户关爱特困老人”项目。项目启动后,她带领康馨服务中心的人员上山下海,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团体就走访湖岭、高楼、平阳坑、马屿、曹村、北麂、安阳、陶山、飞云、汀田、塘下等20个乡镇242个村773户特困老人,进行入户帮扶关爱活动等。在帮扶走访过程中,潘焕华细致热情地把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关怀,及时送到特困老人手中。

4、寄情养老服务行业,古稀之年不退休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潘焕华,仍习惯于每天一醒来就先跟员工确认养老中心大小事务,有条不紊安排好日常工作才放心。

潘焕华说,在她看来,养老事业很美,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要有爱心耐心才能坚持下去。现在政府特别支持养老行业,年逾七旬的她更有信心做好这份事业,将来干不动了,就把这个事业交给子女。让她们在这条路上继续努力,把养老业做下去,帮助更多的老人,给他们一个“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58.html

“50岁选择养老服务再创业,71岁的养老院院长潘焕华:我要干到干不动” 的相关文章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创业故事: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 “土著”演绎90后创业故事

海归创业故事:2016年,潮汕籍深圳青年林曦和一帮海归朋友,正在为他们打造的互联网民宿平台“悠居”寻找适合的精品民宿案例。同一时间,在汕头南澳岛,南澳本土青年林蓓琪正忙着打理由她自己创立的民宿“林家海景客栈”。机缘巧合下,林曦认识了林蓓琪。一番聊天后,两名90后惊喜地发现,双方在民宿话题上有许多一致...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苏立:生命即使残缺 努力就能绽放光芒

残疾人创业故事:“只要努力打拼,不轻言放弃,残疾人也能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苏立,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出生于醴陵市白兔潭镇柏大村。她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者,身患多种残疾,但人如其名,苏立凭借着自强自立和一股决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二度创业中,成功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懂事开始,苏立就发现自己的面容...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创业故事网:现年33岁的罗金庭是陆河县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一夫田品牌创始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大学毕业后返乡投入农业建设,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工作,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回馈社会。罗金庭建立产品供应基地近300亩,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主动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新农人返乡创业实验超1000次,找配方做“荔枝+”产品

返乡创业故事:孩童时,绕着荔枝树追逐打闹,欢乐无限,长大后,围着荔枝树忙碌做事业,创意不断。趁着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毕业于南开大学的80后新农人宏美春返乡创业,于2017年在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创建了“红美荔”品牌,为镇隆一家具有生产许可证的荔枝果干生产厂家。跟随随着一年季节的更替,“红美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