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2023-01-18创业故事28

来到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代味村,一座依山而建的生态养殖场豁然出现在眼前,一头头膘肥体壮的本地小黄牛悠闲地寻觅着新鲜的草料。

“今天封装的这些黄牛肉,主要是发往北京、上海、浙江那边,目前我们的生态牛肉除了没往青海、甘肃、西藏这几个地方发过货,全国各地的订单都收到过了,每年还是能销售出去好几吨牛肉的。”张志祥说。

摸索“养牛经”,打通集体共富路

同新化乡的其他村组一样,除传统支柱产业外,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便是代味村的主要产业。从代味村出去的张志祥在北京务工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牛肉、羊肉,通过真空包装销售到北京。在和父亲聊天的过程中,张志祥提起这件事,他觉得家乡的牛羊肉口感也挺不错,为什么不能像新疆、西藏的牛羊肉一样销往外面的大城市?

张志祥的父亲张国兴是代味村的党支部书记,和父亲通话并征得支持后,张志祥辞掉工作回到老家,和朋友一起投资56万元搞养殖场,一开始就养了62头黄牛。

刚开始搞养殖并没有张志祥想象中那么顺利,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张志祥养的牛病死了15头,亏损了近十万元。村民们都不太相信张志祥能把牛养好,但他并没有轻言放弃。

怎样才能把牛养好?张志祥沉下心来细细钻研,慢慢地,他对牛的常见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016年,张志祥养的黄牛开始陆续屠宰销售。为了保证黄牛肉质,他屠宰的都是养殖时间达到五年的黄牛。

张志祥精心养殖的生态鲜牛肉以200元/公斤的价格销往市场,销售额达到了46万元。看到他能够把牛肉高于市场价销售出去,周边的村民也逐渐产生了兴趣,代味村的村民也慢慢加入了养殖生态黄牛的队伍。

初战告捷之后,张志祥继续学习牲畜养殖和疾病防控知识,他聘请了养牛经验丰富的村民专职放牛,不断提高生态黄牛的养殖水平,张志祥终于和父亲一起找到“绩效奖金”的门路。

搭电商快车 牛肉“变身”升值

直接销售活牛,得到的仅仅是初级产品的价值,而且销售活牛会受到距离限制,超过一定的距离,不仅会使生态黄牛掉膘严重而且死亡率也会增加,这样生态黄牛肉的利润就大大降低了。为此,张志祥想到把新鲜的生态牛肉分切好,进行真空封装,并将生态养殖的照片和保鲜封装的生态牛肉发布在朋友圈,引来了众人的围观咨询,成功利用互联网赚到了生态养牛的第一桶金。

张志祥积极探索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电商的形式,把牛肉卖到了全国各地,从屠宰到真空包装速冻再到发货,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牛肉送到客户手中。

近10年来,张志祥通过“牛苗+农户+微商+育肥基地”的路子,已发展了600多个常顾客户,实现订单的全国大面积覆盖。

如今,代味村的养牛户正在逐步转型,与电商结合的养殖销售模式正在打造一条本土牛肉从原产地到冷链运输再到餐桌的一站式服务,让全国各地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来自深山放养的生态牛肉。

张志祥通过互联网让山里的生态牛肉冲破了崇山阻隔,插上了飞向全国各地的“翅膀”,让大山里的生态黄牛肉“飞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找到了一条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好路子。

做大养牛业,协力乡村振兴

代味村植被茂盛,正是一座天然的生态养殖场,但一些困难农户买不起牛犊,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兴就自费给困难户购买小牛犊,同时张志祥也全程跟踪指导养殖技术,这样代味村的农户们就有了增收的保障。

在生态黄牛养殖销售的初期,张志祥养殖的生态牛肉的买家都是私人散户,慢慢随着销售市场的逐渐扩大,他与一些酒店和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只是自己养的120多头黄牛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他带动了村里的17户农户进行黄牛养殖销售。

“村里只要有人愿意养牛,我都愿意带着他们一起干,资金上有困难的,我可以赊给他们养,也可以代养,还可以跟我合作一起养,还可以提供牛给他们先养,最后牛养出来我来收购。”张志祥说。

张志祥下一步计划通过养殖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参与,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形成“生态认购养殖+肉制品加工储运+生态体验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从原产地直达餐桌的绿色食品牌,将代味村的生态黄牛销售往更多的市场,带动身边的村民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33.html

“把“吃瓜群众”带成放牛“达人”” 的相关文章

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初心、爱心

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意愿、初心、爱心

今年36岁的王禹是一名回乡创业大学生,他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弘扬核心价值观,发挥正能量,与邻居和睦相处,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也教育孩子尊敬老人,深受邻里好评。组建“爱心帮帮团” 结对帮扶50多户家庭“我又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学习?”近日,家住连云港猴嘴街道黄沙坨社区的王禹来到辖区留守儿...

大学开始创业,如今年产值15亿!丽水这位小伙子还不到30岁

大学开始创业,如今年产值15亿!丽水这位小伙子还不到30岁

每到下午,在松阳祥瑞电子商务产业园,一辆辆快递车往返于各个电商公司之间,上万件商品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自从2018年,松阳90后企业家叶方龙投资打造该产业园以来,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入驻200多家电商企业,年产值近15亿元,极大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叶方龙(左一)大学开始创业,学成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95后回乡创业当“养虾大王” 承包400亩地养殖小龙虾

刘志鹏身份: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他的故事“95”后回乡养殖小龙虾 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刘志鹏是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长沙市现代创业创新青年示范培育班学员,乔口商会工商联执委,乔口田心坪村扶贫产业指导员,田心青创社会组织发起人,2021年,他被评...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68岁蔡满坡大棚里种无花果 创业梦想开了花

出去打工,年纪大了工作难找;在家闲着,没了收入生活困难。60岁以后,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农民蔡满坡,处境变得尴尬起来。今年2月,在驻蔡庄村第一书记赵学军的鼓励和帮助下,68岁的他开始在大棚里种植无花果:不仅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多年梦想,还成了村里勤劳致富的榜样。蔡满坡培育的矮化无花果树。六旬老农 痴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