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杨洪全:返乡养泥鳅年入30万

2023-01-18创业故事49

44岁的杨洪全是高县沙河镇石河村人,短短三年的时间,返乡创业的他便从村里的闲置农田中“挖”出了一条致富大道。

如今村里不少农田都被杨洪全承包下来养殖泥鳅,年收入约在30万左右。

外出考察 回乡创业

此前,杨洪全一直在外地打工,为了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2013年,杨洪全萌生出回乡创业的想法。“小时候,我们田里的野生泥鳅就很多,以前也经常会到田里挖泥鳅,只是现在野生泥鳅逐渐减少,但市场上对泥鳅的供求量却依然很大,就寻思着能不能利用家里的农田搞泥鳅养殖。”

据杨洪全介绍,在决定尝试养殖泥鳅后他曾先后到江浙、重庆、内江、乐山等地考察,学习他们的养殖经验、技术等,“经过不断的考察,我发现泥鳅不仅适应能力强,养殖方法简单易上手,且投资不大,养殖效益很高,而其中台湾泥鳅的生长速度快,大约每三个月就能进行出售,因此我便决定养殖试试。”

2014年,杨洪全从乐山买了30万只幼苗开始了自己的回乡创业之路,“因为从小就和泥鳅打交道,对泥鳅的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加上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村里的环境也很适合泥鳅的生长,一开始也比较顺利。”

积累经验 用心钻研

但好景不长,不久后,杨洪全的泥鳅开始大批量死亡,“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大部分泥鳅肚子朝上漂浮于水面,腹部鼓胀,精神萎靡,根据他们的症状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请教了有关专家,终于发现他们的病根——肠炎。”找到了病根当然就是对症下药,杨洪全表示,引起肠炎的原因有很多,饲料投喂过多、饲料变质、天气变化等都可能引发肠炎。经过这次教训,杨洪全在养殖过程中都会积极注意预防泥鳅的各种疾病。

杨洪全表示,第一年他进了两次种苗,发现种苗不但存活率低且忙活了一年几乎没什么利润,这让杨洪全萌生出自己研究泥鳅种苗繁育的想法。“2015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泥鳅产卵后会吃掉自己产出的卵,因此半人工繁育的成活率很低,我便决定做实验进行人工繁殖。”

“我们把泥鳅的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盆内搅拌使之混匀,待充分受精后,加入清水,漂洗干净,将受精卵均匀地撒在经过消毒的鱼巢上,放入人工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实验成功后我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繁殖。”据杨洪全介绍,自他探索出人工繁殖后,他的泥鳅养殖也渐渐步入正轨。

带动村民 发展生态养殖

“目前我养的泥鳅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且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周边的百姓共同养殖泥鳅,把产量做大,力争满足市场需求,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杨洪全说。随着杨洪全的养殖慢慢步入正轨,也有不少村民也前来向他学习经验,杨洪全都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累积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并带他们参观自己的养殖基地,耐心地为他们进行指导,提供种苗。

同镇的村民王树林表示,2015年看到杨洪全的泥鳅养殖逐渐步入正轨,便上门请教杨洪全相关经验,杨洪全也毫不吝啬的与他分享。“目前,我自己养殖的泥鳅有一亩多,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也比较好养活。”

杨洪全介绍,下一步他准备将泥鳅养殖转变为生态养殖,“饲料养殖和生态养殖的泥鳅在口感上会有很大的差别,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有效培育微生物,如果能够大规模培育微生物打造生态化泥鳅养殖,相信也能将泥鳅打造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01.html

“杨洪全:返乡养泥鳅年入30万” 的相关文章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80后英国海归男回国创业:把卫生巾做的美美的

今年初,一张戴墨镜的照片让“猫头鹰男”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上“小小地火了一把”,他创建的女性护理品牌“护你妹”也随之进入消费者视野。这并非姚哲男第一次尝试创业。对他而言,在英国的8年远非“留学”二字能够概括。用“护你妹”需要品牌智慧姚哲男(左)与同事欲打造与众不同的卫生巾。一起物色创业项目的哥们儿,第一...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黄元米果:是乡愁也是致富“金果”

“吃黄元米果第一口不要蘸盐,也不要蘸糖,要吃原汁原味的。”江西省瑞金市红井步行街的一家黄元米果店前,老板刘海东正向顾客推荐米果的吃法。这一口“原汁原味”的黄元米果是刘海东的“乡愁”,也是如今村民们致富的“金钥匙”。从过去一斤五块到一斤八块,再到现在通过电商平台将黄元米果卖到一斤十块,做了五六年黄元米...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河南小伙扎创业养对虾,3年时间成就咸宁“虾王”

盛夏的向阳湖畔满目葱翠,荷叶飘香。位于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更是一派鱼虾肥美的丰收景象。7月18日,记者来到对虾养殖基地时,只见60余口鱼塘整齐镶嵌在田野里,一片生机盎然。基地负责人杨巍正在指导工人补放虾苗。杨巍说,头天晚上,这里刚刚卖出3000余斤对虾。从6月底到7月中旬,基地...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创业葡萄种植,开辟振兴之路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青年寻访者”队伍前往厦门市翔安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当地的农业创业者,了解他的创业历程,探寻农业创业的路径。“我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作为种植树葡萄的领头人黄国文先生说,“当初提起做这个的时候,农民大多数在观望。因为我是村书记嘛,所以就想说当个领头人。”黄先生笑说,当时大家都还在...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大学生返乡养虾 3年500万销售额

林振烔,一个善于分析市场行情的人。创业两年,他靠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一步步打开销售市场,更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就在两年前,林振烔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就是林振烔的老家。1993年出生的他,从小热爱摄影,不少摄影作品还获得了市里的奖项。照理说,林振烔将来多半是会走上艺术这...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