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位创业者的华丽转身:从垃圾里“淘金”到“多肉”绿色致富

2023-01-18创业故事60

2016年,李平夫妇率先响应政府“让天更蓝、水更绿”的号召,放弃原有的塑料加工事业,选择二次创业,转型到园艺种植。村民王红梅是“妇女微家”的受益人之一,在李平的帮助下,她也开始进行多肉种植并打开了销售渠道,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宽阔的道路通畅四方、绿树掩映着白墙灰瓦、一座座现代农业大棚整齐排列……走进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美好图景跃然眼前,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家家户户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的“垃圾场”。在不断转型发展中,耿车人闯出了一条绿色富民路。

李平在多肉种植园中直播销售多肉

如今,谈起耿车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都说他们创业转型的带头人李平功不可没。李平做过废旧塑料加工,做过高端家具制造,尝试过特色料理店,也尝试过塑料花盆生产……作为一个女人,她的创业之路并不算平坦。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辗转打拼多年,她在多肉种植领域站稳了脚根,并将多肉园打造成为特色创意园。

2008年,李平便开始创业,和大多数的耿车创业者一样,她也选择了从事塑料回收加工再利用行业,年创税收50多万元。但长期低端粗放的生产模式,给耿车镇的环境造成了“海陆空”立体式的污染。为改善生态环境,宿迁市做出取缔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的决定。

“当时镇上的人都很紧张、害怕、担忧,因为之前没接触过别的行业。但塑料加工这门生意存在一定的污染,我一直想着转型。减少污染,让天更蓝,水更绿,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2016年,李平夫妇率先响应政府“让天更蓝、水更绿”的号召,放弃原有的塑料加工事业,选择二次创业,转型到园艺种植。

短短几年时间,李平实现了华丽转身,她与丈夫创办了江苏育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高端多肉种植、栽培、线上销售及有机肥生产、销售。李平不仅掌握了400多种多肉植物的种植技巧,还瞄准时尚经济,将视线投入到“互联网+农业”这一领域,率先在淘宝平台直播带货销售多肉,李平也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

“我现在经营的多肉直播基地线下体验馆,年销售额已经达到4000万元,村里的、镇上的很多姐妹都加入了我的团队,变身‘女神主播’,月增收2000元以上……”李平在用心经营自己的“多肉王国”的同时,蹚出一条“造血扶贫路”,成为照亮众多家庭妇女幸福人生的点灯人。她在自己的园艺大棚内设立“妇女微家”、三八红旗手工作室,不定期开展直播带货技巧、电子商务理论和多肉种植等创业技能培训和女性创业就业交流活动,为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帮助。

李平的“多肉王国”带动众多当地农村妇女创业就业

“自从有了‘妇女微家’,大家聚在一起学习多肉种植知识、聊聊家常,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村民王红梅是“妇女微家”的受益人之一,在李平的帮助下,她也开始进行多肉种植并打开了销售渠道,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两年间,“妇女微家”累计培训1980余位妇女,从这个微家走出去了30余名“直播能手”、60多名“技术员”、200多名“园艺师”,实现了当地妇女2030创业带头,5060再次就业,月增收2000元以上。同时,“妇女微家”更是成功推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产业集聚,企业抱团发展。

多年的辛勤奋斗给李平带来了许多荣誉。公司在2018年被评为江苏省盆栽花卉十大品牌产品,并成功入选参加2019年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同时,她本人也获得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江苏省“百名巾帼新农民乡村振兴护航计划”人选等荣誉。

从贩卖废旧垃圾,到如今搭乘互联网经济快车,用多肉种植等生态农业增收致富,“新耿车模式”也在探索中不断转型升级。李平表示,下一步将会往产品精细化发展,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精准高效方式”转变,将多肉产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品牌,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561.html

“一位创业者的华丽转身:从垃圾里“淘金”到“多肉”绿色致富” 的相关文章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陈鑫:养殖基围虾 成就创业梦

很多人认为,基围虾一般在海水中养殖。如今,在五通桥区冠英镇,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陈鑫,带着深耕农业的情怀,历经3年实践与摸索,在70余亩的虾塘里成功养殖基围虾。营养丰富、肉质松软的“海货”鲜活地走进乐山市场,深受消费者追捧,效益也十分可观。旺季捕虾忙 味美销路畅“四川能产基围虾?”“吹牛哦?四川又没有...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退役军人胡顶:创业养螃蟹的成功秘诀是“勤奋”

“养螃蟹前期需要准备的工作很多,蟹苗只有在海水里才能孵化,我们这边如果大量养殖,就需要到海边城市去进蟹苗。”近日,记者在联系胡顶时,他正在为明年的螃蟹养殖做准备。从一个门外汉,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磨砺,胡顶已经成为一个螃蟹养殖方面的行家里手。第一次创业,亏空家底胡顶在承包的池塘里劳作。胡顶2004年1...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民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浙江的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较好;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优势。城乡共富,关键在吸引人才流向农业、农村。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实施“两进两回”助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