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杨洪全:返乡养泥鳅年入30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9

44岁的杨洪全是高县沙河镇石河村人,短短三年的时间,返乡创业的他便从村里的闲置农田中“挖”出了一条致富大道。

如今村里不少农田都被杨洪全承包下来养殖泥鳅,年收入约在30万左右。

外出考察 回乡创业

此前,杨洪全一直在外地打工,为了方便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2013年,杨洪全萌生出回乡创业的想法。“小时候,我们田里的野生泥鳅就很多,以前也经常会到田里挖泥鳅,只是现在野生泥鳅逐渐减少,但市场上对泥鳅的供求量却依然很大,就寻思着能不能利用家里的农田搞泥鳅养殖。”

据杨洪全介绍,在决定尝试养殖泥鳅后他曾先后到江浙、重庆、内江、乐山等地考察,学习他们的养殖经验、技术等,“经过不断的考察,我发现泥鳅不仅适应能力强,养殖方法简单易上手,且投资不大,养殖效益很高,而其中台湾泥鳅的生长速度快,大约每三个月就能进行出售,因此我便决定养殖试试。”

2014年,杨洪全从乐山买了30万只幼苗开始了自己的回乡创业之路,“因为从小就和泥鳅打交道,对泥鳅的生活习性也比较了解,加上泥鳅的适应能力很强,村里的环境也很适合泥鳅的生长,一开始也比较顺利。”

积累经验 用心钻研

但好景不长,不久后,杨洪全的泥鳅开始大批量死亡,“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大部分泥鳅肚子朝上漂浮于水面,腹部鼓胀,精神萎靡,根据他们的症状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请教了有关专家,终于发现他们的病根——肠炎。”找到了病根当然就是对症下药,杨洪全表示,引起肠炎的原因有很多,饲料投喂过多、饲料变质、天气变化等都可能引发肠炎。经过这次教训,杨洪全在养殖过程中都会积极注意预防泥鳅的各种疾病。

杨洪全表示,第一年他进了两次种苗,发现种苗不但存活率低且忙活了一年几乎没什么利润,这让杨洪全萌生出自己研究泥鳅种苗繁育的想法。“2015年,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泥鳅产卵后会吃掉自己产出的卵,因此半人工繁育的成活率很低,我便决定做实验进行人工繁殖。”

“我们把泥鳅的卵子和精子在短时间内同时挤入事先清洗干净的盆内搅拌使之混匀,待充分受精后,加入清水,漂洗干净,将受精卵均匀地撒在经过消毒的鱼巢上,放入人工孵化设备中进行孵化,实验成功后我们开始进行大规模繁殖。”据杨洪全介绍,自他探索出人工繁殖后,他的泥鳅养殖也渐渐步入正轨。

带动村民 发展生态养殖

“目前我养的泥鳅主要销往成都、重庆等地,且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周边的百姓共同养殖泥鳅,把产量做大,力争满足市场需求,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杨洪全说。随着杨洪全的养殖慢慢步入正轨,也有不少村民也前来向他学习经验,杨洪全都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累积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并带他们参观自己的养殖基地,耐心地为他们进行指导,提供种苗。

同镇的村民王树林表示,2015年看到杨洪全的泥鳅养殖逐渐步入正轨,便上门请教杨洪全相关经验,杨洪全也毫不吝啬的与他分享。“目前,我自己养殖的泥鳅有一亩多,不用投入太多精力,也比较好养活。”

杨洪全介绍,下一步他准备将泥鳅养殖转变为生态养殖,“饲料养殖和生态养殖的泥鳅在口感上会有很大的差别,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有效培育微生物,如果能够大规模培育微生物打造生态化泥鳅养殖,相信也能将泥鳅打造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01.html

“杨洪全:返乡养泥鳅年入30万” 的相关文章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养鳝大王”刘红旗的黄鳝致富经

“养鳝大王”刘红旗的黄鳝致富经

在湖南常德市西湖管理区东洲乡春晓村,有一位黄鳝养殖大王刘红旗,6年来,他凭着对黄鳝的了解,通过不断摸索,发展网箱养殖黄鳝,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6月21日,笔者在西湖管理区春晓黄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邓力兵的陪同下,慕名拜访了这位“养鳝大王”。走进他的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网箱,交织成一片充...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90后创业姐妹花:让买茶更方便,喝茶更专业

重庆八马茶业龙头寺店内,牟丹和王艳端坐在茶台前,与顾客有说有笑,一同品味老白茶的清甜。姐妹俩都是重庆人,行事风风火火,从事茶行业十余载,让她们多了几分温润与从容。小小的茶叶托起了两个90后姑娘的创业梦,如今,她们在重庆管理着4家茶店、20余人的团队。从茶艺师到创业者,金色茶汤的浮光掠影里,也有她们苦...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

回乡创业养鸭子,一家团聚过上有房有车好生活

回乡创业养鸭子,一家团聚过上有房有车好生活

赖大森是开平水禽公司金鸡服务部的合作农户,在与温氏合作养殖前,他从事过多个行业,辗转多地,长期与父母、子女长期分离,加上工资收入不高,仅能维持家庭生计。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赖大森加入到温氏养殖行列,成为了温氏股份水禽养殖户。妻子一句话让他坚定合作2016年3月,赖大森回乡祭祖,期间他与亲人朋友们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