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PPLive创始人姚欣 开发软件超微软

2个月前 (06-14)创业故事106

PPLive创始人:在咖啡馆寻姚欣,记者不敢确认那个憨胖、貌似普通学生、窝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小伙子是不是他,圆沙发在他的身躯下略显促狭。

居然就是他。眼睛里透出精明,从容,语速很快,无科技工作者的沉闷拘谨。

姚欣是谁?

从初中起就崇拜比尔盖茨的郑州少年,和盖茨一样休学创业,率领同校几名学生开发出网络电视软件平台PPLive.

大学时计划30岁开始创业的他,今年12月才满29岁,却已是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

他的志向张贴在公司的每一面墙上:“PPLive,改变一代人的生活”。

PPLive是什么?

拥有全世界1.75亿安装用户的全球最大网络电视软件,其80%至90%的用户在中国内地;也就是说,至少1/10的中国人通过PPLive上网看电视。

近日,武汉市科技局推出的这一大学生科技创业典范吸引众人关注。

大一定目标:30岁做老板

“我算半个湖北人。”姚欣说,母亲是恩施人,虽然他在郑州出生,但自幼吃惯了湖北菜。

初中时读比尔。盖茨传记,对其无比崇拜。1999年,在郑州读高中的他因获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被保送到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刚进大一,姚欣拟定了一份人生职业规划:毕业后先主动参与创业团队,了解创业过程,积累经验,工作6年后即30岁时,创建自己的企业。

边翻教材边研发:开发软件超微软

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改变了姚欣的命运。当时华中科技大学寝室没电视,男生们只有跑到旅店租房或在路边看球赛。

“如果能在寝室上网看电视多好。”姚欣说,微软当时已开发出流媒体软件,但不支持在线观看高清流畅的视频,“我要发明一个‘非常卡’,能在网上看球。”完成软件思想和架构设计,他和同校4位志向相投的同学分工协作。

2004年底,“网上看球软件”研发成功,被命名为“PPLive”,“‘PP’代表该软件核心是我自主研发的全新流媒体技术‘P2P’,‘Live’意为直播。”

PPLive被放到网上与大家共享,不到5个月就成为2000多名大学生首选的网络电视软件。姚欣说,PPLive的推广没花1分钱,全是热心网友发帖。

追忆往事,姚欣仍觉得PPLive第一版上线时最有成就感,“那时身边人都觉得这事儿太难,美国人都没搞出来,我们搞出来了!”姚欣笑说,当时是一边翻教材,一边搞研发,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全凭一股狠劲、拼劲!

5年“创造”条件:研二休学创业

2004年国庆节后,刚读研二不到1个月的姚欣决定休学创业。

“做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姚欣说,休学前他已作大量准备工作:读本科期间已参加过创业团队,积累了很多创业经验;在学校读书的5年里,通过创业者聚会、大学生论坛、外出打工、上专业网站和社区论坛等多种渠道,认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为创业储备了近在身边的人才圈;PPLive基本成形,创业条件已然成熟。

他的导师、强调“因材施教”的李芝棠教授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读书,有的人就适合去闯天下谋大业。”

创业伊始第一年,姚欣团队每天工作14小时,日均休息仅5小时左右,经常在公司打地铺连夜突击搞研发。最初的PPLive播出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网络本身还是软件设计上,每晚9时,网络在线人数达到高峰,PPLive会出现卡壳等现象,有时还会受黑客攻击,这使姚欣团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光膀创业:艰苦环境感动风投

2005年3月,PPLive被触觉敏锐的世界级风险投资机构SoftBank(软件银行)盯上了,一个叫宋安澜的代表与姚欣联系,表示愿为其团队注资。

“那时还不懂什么叫风投,以为是个骗子。”姚欣回忆。他的团队当时已从寝室搬到校内山腰上人迹罕至的两间民房创业,一间房作为开发工作室,另一间房是机房兼卧室。

宋安澜来到华中大,姚欣骑自行车到校门口去接,骑车近30分钟,才把宋带到工作室。宋安澜一进工作室就喊热:这栋民居小楼窗小不通风,室内电脑多、热量大,所有团队成员都光着膀子,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搞研发。

“不好意思,条件不太好……”姚欣难为情,以为宋安澜肯定一走了之。

“有创业精神、时代精神!”没想到宋安澜无比激动,“我感到你们特别像个创业团队!特别像我们在硅谷的时候!”宋安澜是中国著名通讯企业UT斯达康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最初在美国硅谷一个车库里创业。

不久,宋安澜送来两张赴上海的飞机票,邀姚欣和其团队成员李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2309.html

“PPLive创始人姚欣 开发软件超微软” 的相关文章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经验和启示,有坎坷和教训。即日起,央广网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

80后小伙创业养羊 连亏七年屡败屡战 “金点子”扭转困境

80后小伙创业养羊 连亏七年屡败屡战 “金点子”扭转困境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各地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人才,带动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荆州市荆州区菱角湖管理区的小伙子蒋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15年创业路,曾遭遇7年山穷水复的绝境,又因为一个金点子,柳暗花明、走向成功。85后乡村创业代表,荆州市荆州区小有名气的养羊达人,带动周边1...

从“打工人”变“带货达人”!玉溪小伙返乡创业,年销水果近500吨

从“打工人”变“带货达人”!玉溪小伙返乡创业,年销水果近500吨

4月29日,玉溪市元江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将举办一场抖音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带货培训活动。这段时间,“85后”的李旭一直为筹划此次培训忙碌着。李旭是元江县鲜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元江县电子商务协会的会长,2015年返乡创业后,李旭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家乡水果,7年里,他将元江的水果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在江城区中洲街道华龙村村口看到,180多亩连片土地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前些日子种下的草莓陆续成熟,已露出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脑袋”,一串串绿油油的圣女果挂满枝头。这些都是村里“80后”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三人的“心肝宝贝”,希望所在。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是土生土长的华龙村人。这...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大学生为家乡卖菜 小镇里也有别样的春天

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如今作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500万元的农产品电商企业主,北京密云区河南寨镇两河村人孔博,仍觉得自己是踏入电商领域创业的学生。十年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孔博放弃都市白领工作,返乡卖菜,这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孔博觉得自己是“孔二愣子”,坚持用电商方式把密云特色农产品卖向城市,曾经只有2...

谭俊:越风雨越坚强,小小多肉实现创业大梦想

谭俊:越风雨越坚强,小小多肉实现创业大梦想

种植业创业故事:扔在土里就能蓬勃生长的多肉,谭俊感觉自己像极了它,虽然折翼,但在田野里,生命只因扎根而成长。5月13日,年轻的谭俊受邀参加长沙市残联举行的“就认这个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微宣讲活动,演讲中,他动情地说:“靠着自己的勤劳与诚实,打造一片多肉王国,折翼的雏鹰并没有断掉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