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用互联网思维种植无花果 乡村CEO古城无花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57

电商创业故事:从三月生长到七月成熟,经历新一轮剪枝施肥,黄金的无花果园已经经历五个春秋。作为金鼓村的乡村CEO,黄金正在通过一片小小的无花果园给村民们带来希望,“村民眼中,在果园里有一份工作,能挣到钱,这比什么都重要。”

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回村

2017年,黄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省南充阆中市沙溪街道金鼓村。从年薪百万的互联网游戏公司辞职返乡种地?黄金的归来,一度让村民猜测,他是不是在外边犯了事要回家躲一躲。

在黄金不到一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把兄弟俩拉扯大,在村子里,黄金兄弟俩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不过,黄金没让父老乡亲们失望,成为金鼓村走出来的第一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黄金进入知名游戏的运营团队工作,生活条件也逐渐变好。

不过,黄金一心接父亲到城里过上好日子的心愿再也无法达成,2010年父亲去世。这给黄金带来巨大打击。至今,黄金都记得,父亲走之前说的话,做一个不忘本的人,这番话也为他辞职返乡埋下了一颗种子。

六年后,黄金再次回村时,发现自己家乡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仍旧停留在过去的样子,于是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流转百亩土地种植无花果

一次偶然的机会,黄金了解到无花果的药用价值,意识到人们关注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无花果一定会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在查询种植难度、生长条件并走访国内种植基地后,黄金觉得无花果“有搞头”。

加上自己的家乡金鼓村所处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刚好与地中海所处纬度相当,年均温度17℃,常年无霜期290天,年均日照1379.8小时,年均降水量1033.9毫米。无花果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历史上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具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瘠,抗旱,不耐寒,不耐涝的特性。阆中市无论水土条件,还是气候等条件,都是种植无花果的最佳选择。

为了让村民们看到自己种无花果的决心,黄金与村支书协商流转了100亩土地,一次性预支了三年的租金。下地种植无花果、开办合作社、线上销售无花果……回村一年后,黄金从一个城市白领,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新农人。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村民们也踏实了,“黄金真的要做事情,不是在玩玩。”农忙时期,村民们都来黄金的无花果园里务工,人多时有50多个村民在果园里做活挣钱。

古城多了个“无花哥”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阆中还是世界千年古县,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的美誉,背靠如此丰富的文旅资源,黄金希望扩大无花果的深加工,将无花果打造成古城的特色手信,把无花果产品同古城文化相结合,能够赋予自身品牌更深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激活千万级客流量的巨大消费潜力。

开始种植无花果的同时,黄金同步开通了自媒体账号,“古城无花哥”的名称也正是由此而来,不久后,黄金就在各大论坛和短视频平台上收获了一众粉丝,粉丝们都喜欢叫他“无花哥”。

就这样,黄金把自己在游戏公司的互联网思维,带到了田间地头。2018年,果园第一次挂果成果时,他通过社交化电商、打折预售等游戏玩法,预售收益达20万元,第一次打响了“无花哥”的IP品牌。自此,线上电商成了他之后两三年的主要销售方式,还有各类平台的分享带来的流量变现,线上的收益也增加了合作社成员的分红。

2017年12月,他牵头创立的福瑞熙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长大,目前,村里已有数十户村民参与了合作社,合作社成员达到了105位,其中农民成员99人,合作社自有无花果基地100亩,还带动阆中300亩基地,乃至全省800亩无花果基地。今年,福瑞熙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人均分红预计将突破2000元。

发展无花果全产业链

为了进一步延长无花果的产业链,2020年,黄金建设了无花果加工厂房,增加了无花果干的营销业务。

去年,黄金的无花果品质持续提升,获得有机转换证书和“绿色食品”认证,以有机产品锁定了无花果的中高端市场。在有机农业的基础上,黄金带领农户种植的无花果,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无花果种植为基础,结合加工业和电商服务业,福瑞熙无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主营业务逐渐丰富,包括无花果种植、加工、销售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烘干加工业务。合作社的经营产品除了无花果鲜果和无花果果干,另外无花果酒、果醋、零食等也正在规划中。

种植生产增加,黄金也在无花果销售上花心思。为了把握住古城阆中每年千万的到访游客,降低线上电商流量的依赖,黄金将目光瞄准了线下,直接供货经销商,让利的同时提高销量,此外,打通古城特色手信的线下销售,以此将线下旅游流量进行收入转化。

成为乡村CEO,和村民共同富裕

穷则变,变则通。创新,是黄金返乡后一直在做的事。当他需要进一步创新继续帮助村民增收时,参加了乡村CEO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懂乡村、会经营、为农村的青年人才。

合作社如今面临的正是管理型和技术类人才的缺口,黄金在乡村CEO培养计划中打开了思路,在一次次上课、交流、外出考察的机会中,黄金和同为乡村CEO的青年探讨,对成熟的乡村振兴点进行调研学习,得到了专家教授的指导建议,逐渐摸索出一条可走的乡村振兴之路。

培训前,黄金的重心在合作社上,规模和辐射面相对较小,培训后,黄金希望以联合体的方式辐射到更多的阆中本地农业生产主体,帮助本地农户解决问题,带动规模从原来的一个合作社35户村民105人,到现在五个合作社和七个家庭农场,产业面积也从100亩无花果生产基地,增加到3400亩多样化生产基地,黄金希望和村民们一起把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

“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主要靠的是人才。”黄金认为,管理体系和制度在乡村实践操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但要让制度发挥作用,还需要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84.html

“用互联网思维种植无花果 乡村CEO古城无花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的相关文章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女设计师回乡创业:带着村里240名绣娘做手工,一年卖出700万元

女设计师回乡创业:带着村里240名绣娘做手工,一年卖出700万元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广西龙胜县,青绿色的梯田层层叠叠。梯田深处的一栋小厂房里,几张工作台一字排开,台面上摆放着颜色各异的针线与布料,台边的绣娘飞针走线,忙个不停。在绣娘们的手边,是一个个设计别致、做工精细的国风手工艺品。完工后,这些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这里是手工艺品牌“芽小七”旗下绣房的...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暮春时节,红塔区春和街道云南蓝哥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成熟上市。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果园的各个角落忙着采摘。正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的李丽琼说:“蓝莓种植讲求精耕细作,一年到头,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蓝莓种植上了,只为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去安全、健康的果实。”坚持下去,只为心中的田园梦李丽琼...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养鹅致富成功案例:梅养殖大鹅助力扶贫

余雪梅,31岁,琼中湾岭镇新坡村委会香岭村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为什么一个农村妇女有如此大的魅力?年轻时她曾出外打工,最后又回到老家自主创业,并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琼中农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进入正轨,产值已达数百万元,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余雪梅成为新坡村当之无愧的...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南京江宁:“新农人”王金美返乡创业 闯出致富路

创业故事,“让生活,像花儿一样美好。”这里是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钱家社区河庄村的金美生态园,农场主王金美返乡创业发展农业,带领周边农户走出一条向兴向荣的振兴之路。一、返乡创业 探索农业发展1993年,21岁的王金美离开家乡湖熟钱家来到南京市区打工并安家落户。1999年,王金美结束打工生涯开始人生第一...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武阳春雨”今天开茶 是时候讲讲他和6万茶农的共富故事

作为浙江十大名茶之一,武阳春雨形似松针丝雨,带有淡淡花香,味甜醇甘鲜,得到了消费者的口碑和市场认可。这背后,是一名政协委员30多年来带领6万茶农奔共富的故事。委员名片祝凌平,金华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首批中国制茶大师,浙江工匠,高级农艺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武义绿茶非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