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湖南“80后”低调企业家,白手起家拼搏创业,如今拥有7家公司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5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湖南处在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最大的河流湘是江。洞庭湖是湖南省最大的湖泊,跨湘、鄂两省。

湖湘文明,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并有传承联系的历史文明形状。湖南的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文明的省份,这里有美丽的景色也有美味的菜品。

湖南景色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出身普通家庭,来自湖南的低调企业家谭春桥先生。谭春桥是个精明强干、能吃苦耐劳的青年企业家,领导团队屡创佳绩。他不忘初心、心存感恩,感恩一起奋斗的润天家人,也感恩一路上所有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他们,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功。接下来带领大家认识一下这位湖南青年企业家。

早年经历?

谭春桥出生在湖南邵阳县五峰铺镇一户普通农户家庭。因家庭贫寒,谭春桥没有上大学,从小吃苦耐劳,非常有上进心。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谭春桥就是靠坚毅的品质开始创业人生。

谭春桥没资本、没人脉,没学历,但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变家庭现状,他当过车床工,去过玩具厂、开过拖拉机、喂鸡养鱼、跑过运输等,真的是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钻。谭春桥非常聪明,一边打工,一边琢磨市场现状,想着怎么创业。

创业的第一桶金

谭春桥有很大的一股闯劲,凭借着积攒了多年来的社会经验,以及自己聪明头脑,在而立之年,谭春桥已拿下祁东祁阳地区6家水泥厂煤炭运输生意,不怕艰苦的他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开始创业

2011年他开始筹备资金,用1400万盘下水泥厂。当时大家都不看好这个行业,但他却相信只要跟着政策走,夕阳产业也能迎来春天。创业刚开始一片萧条,不太懂建材的谭春桥日日夜夜都在厂里,学生产、抓质量、强管理,一点都不敢耽误。

市场风云变幻,谭春桥带领团队,从响应号召关停立窑到投资粉磨站、收购采石场、做精物流贸易、打造全产业链,再到建设环保型企业等等,十年来,湖南润天几乎每年一个新变化,每年一个新项目,在产业迭代中加速转型,企业越做越大。

企业集团大型蜕变

2018年,润天实业总投资1.2亿元,在建设生产规模500万吨/年砂石骨料生产企业,也是永州市内第一家绿色环保、自动化控制于一体的砂石骨料生产企业。

2020年,公司再次投资1000多万元,实现创新,率先上线新材料项目,谭春桥看准时机果断进军。

正是这样的未雨绸缪、敢为人先,让润天实业步步领先,实现了从一个破产企业到资产6亿元、年产值8亿元大型企业集团。

心存感恩

现在站上高峰,回望来路,谭春桥依然保持着最初的低调,非常感恩时代,感恩每一位帮助过我的贵人、朋友,感恩一起奋斗的润天家人,也感恩一路上所有的困难和挑战。没有他们,就没有润天的今天。

2011年开始,谭春桥都会帮助很多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并主办募捐,代表公司和个人捐赠30万元。

2020年3月初,贫困学子的父亲重病过世、母亲离家出走,自己在长沙读大二,弟弟妹妹也都在读书,谭春桥当场表示每年资助她20000元助学金,帮助其完成学业。

2020年9月,谭春桥为祁阳县暖阳学校捐赠16台空调(价值6万元),现金4万元,向大村甸镇教育基金捐赠现金6万元,共计16万元。

结语

成功绝非偶然,对于创业者而言,成功的道路上处处充满了坎坷与挑战,正是因为这些挑战才让我们学会了坚强,也许商机就隐藏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不断去攻破困难才会发现隐藏的机会,对自己的和企业要有明确的定位明白自己最擅长什么,把自己的优势展现出来,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将自己的想法用实际行动做出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38.html

“湖南“80后”低调企业家,白手起家拼搏创业,如今拥有7家公司” 的相关文章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女设计师回乡创业:带着村里240名绣娘做手工,一年卖出700万元

女设计师回乡创业:带着村里240名绣娘做手工,一年卖出700万元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李馨婷广西龙胜县,青绿色的梯田层层叠叠。梯田深处的一栋小厂房里,几张工作台一字排开,台面上摆放着颜色各异的针线与布料,台边的绣娘飞针走线,忙个不停。在绣娘们的手边,是一个个设计别致、做工精细的国风手工艺品。完工后,这些产品将销往全国各地。这里是手工艺品牌“芽小七”旗下绣房的...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创业故事,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石柱:青年小伙返乡创业 扎根田野致富有“稻”

盛夏时节,在重庆市石柱县三星乡雷庄村高歇组连片集中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稻秧长势喜人。日前,笔者在现场看到,九零后青年创业者郎磊卷起裤管,背着喷雾器,在对稻秧喷施专用叶面肥。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郎磊在喷施叶面肥。特约通讯员 隆太良 摄“在水稻苗期,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苗株...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王森林是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的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1984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伍回到家乡,带着荣誉退伍后投身农村创业,开客栈、种苹果、搞养殖, 经过数年艰辛的创业打拼,53岁的王森林完成了由退役军人到致富带头人完美蜕变。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在王森林的果园内,依然是...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