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贵州退伍军人返乡养牛 变身农业种养“尖兵”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2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在部队服役11年后,杨秀成从绿色军营走向了绿色田野,成为一名种草养牛的创业者。“这个小伙子脑子灵活,技术过硬,还有一股敢拼敢闯的劲,从部队退伍回来后就开始在村里养牛,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村的致富带头人了!”黄平县新州镇良田村党支部书记李忠勇介绍。

2003年,18岁的杨秀成积极应征入伍,成为了青藏高原边防部队的一名武警战士。2014年底退伍后,本可安置到地方政府工作,但他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回乡养牛。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考察,2016年注册成立了以种草养牛为主的黄平县禾牧农业专业合作社。

杨秀成退伍之后选择种草养牛这条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杨秀成的父母想不通,经常唠叨:“喂牛算什么创业,放弃那么好的工作,选择继续做农民。”杨秀成总是笑安慰父母:“我要让员工们穿着衬衣、皮鞋干农活,做一个有体面的新型农民”。

2017年初,黄平县实施了粮改饲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黄平县农业局组织召开了全株玉米种植和青贮料制作技术培训会,杨秀成通过培训后下定决心,这一年就改种青贮玉米来试试。于是,花了10万元买了一台耕地用的大型拖拉机,购买了500斤青贮玉米种子,按照培训上所学的方法开始整地播种。

“那时侯,青贮玉米在我们这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好多养殖户都没有意识到青贮玉米的重要价值。这一年我种了240亩,收了1000多吨青贮。那时自己只养了60来头牛,剩下的青贮玉米以每吨600元的价格向外销售,卖了400多吨,毛收入24万元。”杨秀成告诉记者,养牛是个技术活,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饲养,青贮玉米营养价值高,牛比较爱吃,长势也明显,得到了买方们的好评,年底自己的牛也卖了个好价钱,平均每头牛比上一年多卖2500元。

尝到种植青贮玉米的甜头后,杨秀成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不断扩大种养殖规模,合作社慢慢走上了正轨。杨秀成的父母也慢慢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平常看杨秀成忙不过来的时候,还会主动帮忙分担。

种植规模扩大后,人工成本高、种植效率低成了杨秀成的又一个新难题,多方考虑以后,杨秀成萌生了机械化作业的想法。2018至2021年,杨秀成陆续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青贮收割机和青贮田间运输车,并自费修了3公里的机耕道。

“之前用镰刀收割玉米秆,需要3到4个人,一天也就收割一两亩,效率非常低。现在用收割机收割,只需十来分钟就能完成收割作业,省下了大量的时间和工量。”杨秀成说,收割机的价格费用也不贵,一亩地花费100元,加上国家的政策补贴,一亩地合下来也就四五十块钱,不仅降低了成本,大家都还成了“新农民”。通过几年的积累,合作社现在已经有农机驾驶员6人和各类农业机械18台。

截至2021年底,杨秀成的合作社养育肥牛350头,引导群众订单式种植青贮玉米2000多亩、优质饲草1000多亩。合作社按照500元每亩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加工成为饲料,青贮饲料销售订单达1500吨,合作社一年收入超过400万元,带动52户262名群众增收2000多元。

如今,杨秀成又开始研究起了发酵床养牛技术,通过发酵床的分解发酵,使牛粪中的有机物质充分降解和转化,实现粪尿的零排放,在减少污染的同时降低成本,不少养殖户都纷纷前来取经。“只要有人愿意养牛,我都会把自己的技术教给大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这是我返乡的初衷。”杨秀成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52.html

“贵州退伍军人返乡养牛 变身农业种养“尖兵”” 的相关文章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暮春时节,红塔区春和街道云南蓝哥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成熟上市。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果园的各个角落忙着采摘。正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的李丽琼说:“蓝莓种植讲求精耕细作,一年到头,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蓝莓种植上了,只为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去安全、健康的果实。”坚持下去,只为心中的田园梦李丽琼...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四川“红薯妹”黄晓艳:种红薯脱贫致富,一年四季都有红薯卖

怎么种红薯赚钱,在农村搞种植红薯致富致富,80后“红薯妹”黄晓艳很有发言权,她在四川安岳老家创业种植红薯,不仅自己赚钱致富,还带动村民通过种植红薯脱贫致富,来看看她的创业致富故事。1、返乡创业,自产自销红薯赚大钱四川安岳有个“红薯妹”,依靠红薯致富,还带动附近村民种植红薯致富。她带动安岳县12个乡镇...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返乡创业“新农人”——山东聊城耿店村走访记

金秋时节,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村,1988年出生的耿付建正忙着打理自家的蔬菜大棚,绿油油的辣椒苗已长到一尺来高。“12月中旬就能采摘销售了。去年我种辣椒赚了40多万元。”耿付建自豪地说。作为全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耿付建此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2010年,他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济阳创业小伙骆科学:放弃高薪工作,用科技种植带动乡亲致富

济阳创业小伙骆科学:放弃高薪工作,用科技种植带动乡亲致富

“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新品,别看他只是一盆小小的种植杯,里面还有很多‘大学问’呢!”来自济阳区创业小伙骆科学表示。骆科学研究生毕业后,从事了自己擅长的芯片研发工作,后来,在一次回家探亲中,他发现乡邻们还在因为种植技术等因素导致减产甚至绝产而犯难而感到无奈,尽管在外面打拼多年,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这片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