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红兜兜董事长陈军的创业故事

2个月前 (06-17)创业故事71

他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经过多次的失败创业后,不服输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发现了商机,并创办了红兜兜饮食文化有限公司,以下是红兜兜董事长陈军的创业故事。

“创业不易啊!”这是采访开始时,陈军说的第一句话。从他充满神采的脸上,依然可以看出艰辛创业留下的岁月痕迹。1993年初,陈军从部队复员回到青铜峡,在战友们都为找工作四处奔波时,他决定要自己干一番事业。为了锻炼自己,他在亲戚开的一家公司跑业务,一年后,当他懂得一些经商之道后,就辞了职。

1994年,结婚成家的陈军,越来越感受到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在接下来的2年中,他拿着从父母、亲戚家借的5万元钱,先后办过提炼化合物工厂、卖过竹凉席,然而都因为初涉商海经验不足先后“夭折”。钱没有挣到手不说,还背了一身的债。万般无奈之下,陈军只好回家包了30亩地,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为了还债,农闲时,他和妻子在水泥管厂推石料,在电石厂卸白灰,就这样,一年下来也仅赚了几千元钱。每到年关,要账的就会登门“拜访”,那几年,是陈军最难熬的日子。

陈军虽然身在农村,但心却很向往外面的世界,耕作闲余,他会在家里看电视、杂志、报纸,了解社会的变化。1998年,陈军用攒下来的钱开了一个小饭馆。前半年,小饭馆每月都能盈利3000多元,生意好了,没想到签单的越来越多,很快就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最后干脆关门歇业。

1999年11月份的一天,陈军和朋友到银川闲转,在南门附近一家串串香火锅店里发现了一线商机。第二天,陈军带着妻子打算上门拜师学艺。但因为前一天喝了点酒,没记清火锅店的具体位置,那天他和妻子从早晨找到下午,都没有找到。就在他们打算放弃时,无意中走进一家小店,发现这就是他要找的火锅店。两人花了20多元吃得特别舒服,吃完后陈军问老板能否学技术,没想到被婉言拒绝。不甘心的陈军并没有放弃,再次和老板协商,愿意交学费学习做火锅的技术。老板动心了,但1万元的学费又把陈军挡在了门外。

回到家后,陈军越想越觉得不能放弃,于是又去了那家火锅店,软磨硬泡,总算把学费降到了5000元。2000年的冬天,陈军和妻子开始了边学习边打杂的生活,每天早起晚睡,虽说很辛苦,但最终将技术学到了手。同年5月,陈军在青铜峡铝厂附近开了第一家串串香火锅店。到2001年年初,仅8个月的时间,陈军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存下了2万多元存款。

生活向陈军敞开了光明的大门,他很快挖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截至今日,红兜兜串串香火锅店在全国已有40多家连锁店,仅银川就有5家直营店,营业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

俗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陈军逐渐走向成功,成了企业家、有钱人,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这些年,陈军累计解决下岗职工和社会就业千余人,在捐资助学、贫困帮扶等公益事业方面已累计捐款捐物3万多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818.html

“红兜兜董事长陈军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河北巨鹿:“葡萄大王”创业记

在人们的印象里,干农业赚钱少,特别是种地,又脏又累辛辛苦苦还挣不了几个钱。然而河北省巨鹿县的“葡萄大王”刘财举用四年时间从一个“水果贩子”变身种植大户,靠种葡萄完成了创业梦,把农业做成了“暴利”项目,还成了带动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明星。刘财举正在介绍他的克瑞森晚熟葡萄。从“一分不挣”到亩“产”万元李锋...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兴山能人返乡创业 争当乡村振兴“领头羊”

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榛子乡育林村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将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社员重点种植有机包菜。4月21日,兴山县吴傅记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邹磊 摄)包菜又叫甘蓝,口感清脆,味道甘甜,营养价值丰富,是人们喜爱的家常菜,市场需求量大。在种植上,包菜适...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即使有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成还是挺不错的,早稻粮款100多万元。”10月中旬,琅琊镇上盛村的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成片的农田里,感受着风吹稻浪,十里飘香。从部队退伍后,张俊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奔波,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好教授”刘玉:甘当“创业红娘” 为年轻“创客”点亮未来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创建了Dian团队,一种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十多年来,在她的Dian团队,孵出了50多家公司,两名弟子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她使当创客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一个新传统。不仅如此,如今,她还启动了“创业红娘”计划,为优秀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

安徽泗县:茄子成就创业梦 脱贫致富勇担当

安徽泗县:茄子成就创业梦 脱贫致富勇担当

12月8日,披着冬日的暖阳,走进泗县草庙镇魏圩村日光式蔬菜大棚的扶贫基地里,只见紫红饱满的茄子挂满枝头,工人们有的锄草、有的摘果、有的施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我颜值不高,但是我希望我种植出来的茄子颜值要高,表面不仅光滑而且外形饱满细长。”眼看到了收货的季节,看着挂着一个个紫灯笼,宋则利憨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