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一位“90后”盐城姑娘的返乡创业故事:数字助力,新农人成“兴农人”

2个月前 (06-20)创业故事127

返乡创业故事:11月2日,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新民村。

清晨的阳光透过现代化大棚,洒进草莓基地。新民村党总支副书记、盐都区一米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程媛站在种植草莓的高架旁,看着绿叶间几天前的小白花已开始坐果,她知道,属于自己的繁忙季节快到了。

“刚筹集了20万元入驻平台的保证金,这个月就可以为村民们直播带货。”为打开村民的草莓销售市场和渠道,刘程媛太拼了:建起“新农人”群,携手返乡就业创业的35名年轻人一起努力,在这个群里,她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种植草莓和直播带货的经验及感受。如今,这个群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从一个人到一个群,刘程媛不再是一个人在奋斗,她还与几位志向相投的“宝妈”,一起筹备即将开始的草莓销售线上直播,另外,与盐都、亭湖等县(区)的村合作,成立“村书记带货助力群”,在线上直播时,将友村的特色农产品一同带销,抱团出圈。

刘程媛始终将农村的广阔天地作为大显身手的舞台。2017年,从南京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刘程媛决定回家乡盐城创业,两年后,她来到丈夫的家乡潘黄街道新民村。

新民村有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基地,2020年疫情暴发时,正值草莓上市,种植户草莓熟了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那一年,我们村的草莓种植首次采用高架栽培技术,大棚环境焕然一新,种植户还等着游客来采摘,没想到疫情打乱了计划。”刘程媛说,那一刻,她想到通过微信朋友圈卖草莓。

说干就干,在拥有5000个好友的微信朋友圈,刘程媛发布售卖草莓的文案,当天卖出4000多斤。

“我和老公出去送货,当天忙到深夜,第二天凌晨5点又起来奔波。”刘程媛说,疫情期间,她成功帮助村民销售草莓3万斤、销售额达15万元。

通过这次成功的尝试,刘程媛对草莓种植产生了兴趣,说干就干,她承包了一个大棚,开始种植草莓。

新民村建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草莓种植基础好,已形成组培、育苗、种植、深加工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此外,有大户帮带,有品牌依托,还有扬州大学农学院专家定期指导,刘程媛深信,只要想干事,就一定能干成事。

新手上路,以为种下去就能结果,不想病虫害没控制到位,损失十几万元。“翻车”后的刘程媛请来草莓种植大户李万选指导自己种植。“那段时间,我每天4点起床到棚里观察草莓苗的发育成长情况,忙到深夜才回家。做农业项目,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起垄、浇水、采摘,刘程媛亲力亲为,只为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刘程媛种植的草莓喜获丰收,营业额20余万元,弥补了前一年的亏损。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她已承包流转8亩土地、两个大棚,年收入达40万元。

数字时代,作为新农人的刘程媛想到自己播音主持专业的优势,开始以电商平台为突破口,探索直播带货,打响盐都草莓知名度。从2020年开始,刘程媛已在抖音、淘宝等平台开通线上直播,并通过美团引流开展线下采摘。在电商平台的推广带动下,新民村的草莓产业蓬勃发展。

2022年,她成立盐城市盐都区一米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外开拓市场,对内努力带动村民致富,“盐都草莓”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去年10月,“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刘程媛作为盐都区唯一妇女代表,赴京参加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94年出生的她是江苏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代表。2025年,第十届世界草莓大会将在盐都举办,像刘程媛这样的新农人正成为“兴农人”,迎来人生的黄金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梅剑飞 卞小燕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097.html

“一位“90后”盐城姑娘的返乡创业故事:数字助力,新农人成“兴农人”” 的相关文章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电子厂工人转行做整理师 创业开公司月入10万

来自四川的阿伟原来是一名电子厂工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阿伟在自己家进行了整理收纳。觉得整理收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后,阿伟正式进入整理收纳这一行业,成为一名整理师。四年时间里,阿伟从第一单赚了200元开始,到后来创业创办了公司,如今月入10万元。阿伟说,整理师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基本上要在客户家从...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农民企业家刘银莲创业养乌骨鸡的故事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农民企业家刘银莲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她一个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致力于乌骨鸡的规模养殖,用勤劳与智慧书写了农民工创业的传奇故事。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刘银莲脸上既充满了快乐,也写满了创业的艰辛;2013年的9月,一直在县城开办超市的刘银莲,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随着县城的各大超...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一头干练的短发、亲和的笑容、雪白的手套……7年,陈翎隽完成了从“全职宝妈”到“月销30万网红收纳师”的华丽蜕变。2021年初,“整理收纳师”被人社部列为家政服务新工种,“时薪上千元,豪车别墅不是梦”的逆袭神话正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整理收纳行业。做“整理收纳师”到底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走入河南首届整理收...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创业故事,“真倒霉,这年要亏大发了。还有三四十万株卖不出去,再过半个月就过了栽种节气了。”去年3月初,记者初次见到钟海扬时,他面对着一大棚子滞销的百香果苗垂头丧气地说。钟海扬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的一位百香果农,官坊农场得心生物科技百香果育苗基地负责人。了解他的人知道,近几年,在他发展百香果育苗产业的创...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

养鸭大户只卖鸭蛋,年入1200万

养鸭大户只卖鸭蛋,年入1200万

他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建基地养鸭子,却不卖鸭;他只卖海鸭蛋,就能一年卖出1200万,超越了当地几十家海鸭蛋企业。他还凭借自己的聪明头脑,把“草木灰”海鸭蛋卖出天价。这个农村小伙儿就是许承华。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认识这位农村小伙子许承华。许承华出生在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许承华学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