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5后海归“新农人”:让科技在黄土地上绽放金色光芒

2个月前 (06-23)创业故事129

95后创业故事:在济南市钢城区棋山国家森林公园,95后海归刘炜昊正用科技重新定义农业,让家乡的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的故事,是新时代青年用知识反哺乡土的生动写照,更是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鲜活样本。

一、海外求学播下科技兴农种子

刘炜昊的农业梦,萌芽于海外留学期间的所见所闻。当他在异国他乡看到高度机械化的农田和智能温控大棚时,心中涌起强烈的使命感:“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建设家乡,谁还愿意去建设呢?”这种对土地的深情,成为他回国创业的原始动力。

留学期间,他系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深入研究智慧农业发展路径。这些知识储备,为他日后在家乡推行科技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明白,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只有将现代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二、科技赋能重构农业生产模式

2019年回国后,刘炜昊毅然投身农业,决心做一名现代“新农人”。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本地农业基础,引入高科技农机设施,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对农产品进行自动化全生命周期监测。这些举措,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智能温控大棚内,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通过物联网系统自动调节,为作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自动化监测系统则像一双无形的眼睛,全程跟踪作物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和营养缺失等问题。在科技的加持下,农产品产量提升一倍以上,品质也大幅提高。

刘炜昊还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开辟“特色农业+采摘体验”的发展路径。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新鲜优质的果蔬,还能亲身参与采摘,感受农事乐趣。这种模式不仅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活力。

三、艾草产业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刘炜昊深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找到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家乡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艾草。于是,他带领村民发展艾草产业,将小小的艾草变成了“黄金叶”。

起初,村民们对种植艾草持怀疑态度。刘炜昊用一个月时间走街串巷,耐心讲解艾草的经济价值和种植技术,并承诺每亩每年13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他的真诚和决心打动了村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艾草种植行列。

如今,棋山艾草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以生产研发为主,结合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和红色旅游,年产值超过12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种植面积超6000亩,增加就业岗位400余个,农户年增收10000元。艾草产品涵盖艾条、艾灸贴、艾草精油等多个品类,畅销全国各地。

四、共同富裕书写青春奋斗篇章

刘炜昊的创业之路,不仅改变了家乡的面貌,更带动了村民共同富裕。他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技术培训等方式,让村民从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他们带来了新思想、新技术,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刘炜昊说:“家乡土地养育了我,我有责任用所学回报乡土。”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五、未来展望:科技农业引领乡村蝶变

刘炜昊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计划进一步扩大艾草种植规模,开发更多高附加值的艾草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同时,他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引入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让科技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他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乡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黄土地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金色光芒。

刘炜昊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奋斗和奉献的故事。他用科技赋能农业,用创新驱动发展,用担当引领乡村振兴。他是新时代“新农人”的杰出代表,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先锋模范。在他的带领下,棋山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乡村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

让我们期待更多像刘炜昊这样的年轻人的创业故事,带着知识和梦想回到家乡,用科技的力量点亮乡村振兴之路,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每一个村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科技与青春的碰撞,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推荐阅读:

赣南“阿柑正传”:4名95后的非典型创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23.html

“95后海归“新农人”:让科技在黄土地上绽放金色光芒” 的相关文章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规模化种植芭蕉第一人,桂林小伙带领村民致富

在桂林的乡村房前屋后偶尔能看到芭蕉树,但是规模种植芭蕉却没有。阳朔普益乡留公村的村民黎新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村里种起了西贡蕉,还带领村民连片种植一起发家致富。从做香蕉生意到引进芭蕉种植黎新发1988年出生,34岁,记者在芭蕉地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打药水。只见他个子不高,身材有些瘦小,鼻梁上还架...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邵根伙:养猪博士2万元创业名列胡润富豪榜

昨天下午,杭州下着小雨,淅淅沥沥的。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门口,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的中年男人下了车,匆匆忙忙地往大堂里跑。“不好意思迟到了,司机不认识路。”他满脸歉意地坐了下来,小小的会场里坐满了人,都在等他。他是邵根伙,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扎根果园18年!返乡大学生每晚直播间里讲果树种植

扎根果园18年!返乡大学生每晚直播间里讲果树种植

“大家看一下,这个病斑一圈一圈像轮纹一样,这是轮纹病在果实上的表现,是前期用药不当造成的。”江苏丰县大沙河镇43岁果农陈厚武大学毕业后返回老家种植果树,在忙于果园的同时不忘帮助村民一同致富,经过在苹果园里18年的摸爬滚打,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苹果生产管理技术。一块白板,一支水笔,还有一块粉笔擦,这就...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初见张华,乍一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大叔,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憨厚敦实。然而和他聊起来,才发现他幽默诙谐、风趣机智,几句话就把人逗乐了,脑子里的创意点子像爆豆子,隔一会就蹦出一个,要不这山上480多亩的血橙也卖不了这么快。张华在血橙基地走在果园里,记者想为张华拍张照,最好是站在果实累累的血橙树旁边...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李辉:创业路上显身手

他叫李辉,今年27岁,2008年8月参加我市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录取后被分配到陈集镇陈双楼村任大学生村官。李辉任职的陈双楼村,人多地少。虽说是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但都是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种植分散,形不成规模。种植的方法、品种、技术及经销理念比较老。李辉通过调研了解这一实际情况,他认为既然种植蔬菜,就...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创业故事,萝卜切开是紫色的?吃起来还是冰淇淋的口感?这种萝卜你见过吗?这就是这两年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的网红萝卜——紫萝卜。一说起网红商品,都应该是不愁卖甚至供不应求才对。可是平顶山鲁山县的程佳佳今年种了200亩紫萝卜,这已经到了成熟期,却遇到了销售困难。一、4500元一斤的种子萝卜喜获丰收却成了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