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河南襄城:新农人“生态桃”的创业致富故事

2个月前 (06-26)创业故事108

来源:环球网

创业故事:初夏的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库庄镇李树社区,百亩桃园里油蟠桃压弯了枝头,空气里都是甜丝丝的果香。“这就是‘油蟠36-5’,果肉金黄,糖度能上18度呢。”李永岗随手摘下一个桃子,轻轻一掰,金黄的汁水顺着指缝就淌了下来。

七八年前,李永岗揣着对家乡的念想和创业的心思回到了库庄。“那时候回来,一时半会儿也找不着合适的活儿干。琢磨着这里种桃的少,不如自己试试看。”凭着多年跟水果打交道攒下的经验,他从外地引进了好些个优质桃品种,就这么一头扎进了种桃的行当。

种桃可不简单。为了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李永岗没少拜师学艺;还专门从北京平谷的育苗基地引进了品种,请来好手嫁接。如今,他的桃园里,油蟠36-5、金苹美、中油蟠9号等多个品种长势喜人。从五月底一直到十月,不同熟期的桃子轮番上市。

李永岗心里有本账:亩产能有四千多斤,批发价每斤六块左右,算下来一亩地能收入两万多块。“去年光三个品种就卖了八万,就是年景最差的时候,也保底有两万。”

据介绍,桃子不仅在国内卖得俏,精心包装后还远销海外。线上,建立五百多人的客户群,每天通过顺丰快递把新鲜桃子发往广东、江苏、福建,甚至北京、深圳的客户也能尝到库庄的鲜桃,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万多块钱。

这片桃园也成了乡亲们“家门口的就业站”。从套袋、疏果到采摘、打包,整个生产周期都需要不少人工。“最忙的时候,一天得雇三十来人,都是咱李树村的乡亲。”工人们按件计酬,手脚麻利的一天能挣两百多块。从六月到十月,三个多月里天天有活干。

创业起步时,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搭起了简易棚,李永岗也积极回馈乡里,参与了“羊羔贷”项目:“那会儿群众把羊寄养在我这儿,每年给他们分红。”如今,羊场的生态循环倒成了桃园的“好帮手”。

“羊吃桃园里的落叶、地头的玉米秆,羊粪发酵后养桃树。一棵树一年得施一百斤发酵好的羊粪,这肥力得攒够半年才顶用。这样种出来的桃子,可比用化肥的甜上好几度。”这种“羊吃叶、粪养树”的循环模式,让桃子品质更佳。

夕阳西下,满载桃子的货车驶离桃园。车厢里飘出的果香,混着羊圈淡淡的粪肥气息,在库庄镇的田野间,默默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甜蜜故事。(李弦睿 关东)

推荐阅读:

【青春无畏 创业有路】代青永措:返乡创业“新农人”

一位“90后”盐城姑娘的返乡创业故事:数字助力,新农人成“兴农人”

新农人故事 | 吴开强:90后返乡创业 让梦想照进现实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52.html

“河南襄城:新农人“生态桃”的创业致富故事” 的相关文章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创业故事:近年来,全国花店数量增加很快,竞争日趋激烈,花店经营者普遍认为生意难做。据调查,每个城市只有约20%的花店生意红火。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位花店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赵小进就是众多花店老板之一,今年四十多岁,东阳人,人高马大,一脸干练、沉稳,坐在堆满鲜花的办公室里,显得很...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徐进:大学生回乡创业“蜂”生水起

眼下正是割蜜的最佳时期,走进开化县思远家庭农场,只见主人徐进正在割蜂蜜。他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割了一块原蜜给我们品尝。轻咬一口,满口香甜。这位动作娴熟的年轻蜂农,如果不是亲眼相见,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大学生。“好环境+好政策”实现创业梦想徐进,33岁,他家老房子就建在一个小山凹里,三面环山。从他爷爷手上...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五一小长假是旅行的好日子,对宝爸宝妈来说,也是培养亲子情感、户外活动的好机会。在礼泉县骏马镇的沃野青青公社,一群孩子们围绕在讲解员的周围,亲自体验农事的乐趣,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据了解,礼泉县沃野青青公社是一家由返乡青年大学生组建的以种养殖相结合,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农场。园内除了开展自然教...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新农人”筑梦黑土地闯出新天地 ——长春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涌动

创业故事:“合作社鲜食玉米项目今年一定得上,抓紧时间购买设备,力争让农民尽早见效益。”9月29日19时,天色已晚,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仍在新建的厂房里忙碌。作为较早一批返乡创业的农民典型,“70后”的他今年为合作社树立了一个新目标——通过鲜食玉米项目,带领农民走上以一二三产融...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江苏高淳:一群90后年轻人的养蟹创业史

9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沛桥村,陈芸站在自家的蟹塘边,看着父亲陈建禄横舟水上、将第一袋蟹笼慢慢拉起,塘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只举着毛绒蟹钳的肥美大闸蟹离开生活了8个月的鱼塘。秋风徐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固城湖大闸蟹上市时间。2019年,因父亲养蟹连年亏损,陈芸决定返乡创业,希望通过电商把源头好蟹卖...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对话石嫣生态农场:大地之上,新农理想

俞敏洪:大家好,我现在在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农场,离市区开车一个多小时。农场的名字叫「分享收获有机农场」,今天我到这个农场来体验有机农业的发展。「分享收获有机农场」是两位博士做的,他们都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相关的博士,非常了不起。他们现在统称为“掌柜的”,女主人叫石嫣,另一位叫程存旺,两位都是博士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