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俄罗斯青年吉林创业成网红:解码中西文化,寻找“会心一笑”

2个月前 (07-02)创业故事9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吉林6月7日电 题:俄罗斯青年吉林创业成网红:解码中西文化 寻找“会心一笑”

中新社记者 苍雁 石洪宇

窗外的松花江静静流淌,安特的桌子上摆着两样东西:硬实的大列巴面包和软糯的粽子。这位俄罗斯青年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对着镜头,先是用大列巴“咚咚”地敲了敲桌面,又小心翼翼地捏了捏粽子。“老铁们,咱们两个国家的食物,在硬度上就不一样。”

安特来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32岁的他已在中国生活10年。5年前,当安特首次踏上吉林土地时,他未曾料到自己会与这座中国东北城市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当时我以为只是短暂停留,没想到松花江的雾凇与大排档的肉串把我‘焊’在这儿了。”

吸引他留下的,不仅是风景美食,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他和中国朋友一起创业,进入蓬勃发展的短视频领域。如今,他们的账号已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我们创作的内容很有趣,既拍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拍出了相通之处。”

5月25日,吉林省吉林市,安特(右一)与合作伙伴拍摄短视频。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摄

安特与合伙人庞粟日组成的内容团队,以跨越文化壁垒的语言叙事:他们将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对比中外汽车的差异,还计划让套娃扮上京剧脸谱。

“真正的文化对话不是比较优劣,而是寻找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共通点。”安特指着手机里那些视频作品说,这些看似戏谑的内容背后,藏着严肃的文化解码逻辑。

吉林市小伙庞粟日是安特的创业伙伴。多年前,他们相识于上海,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回到吉林市后,一切从零开始。“我们平时一起研究作品,激发头脑风暴。”为了一件作品,两个“90后”往往要查阅大量资料。“让中西方文化碰撞出火花是我们的期待。”庞粟日说。

如今安特已在吉林市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我家就在松花江边,是这座城市最好的地段。”他自豪地说,自己现在成了“东北通”。

5月23日,吉林省吉林市,安特(左一)与合作伙伴庞粟日研究拍摄素材。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摄

安特有很多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的朋友。朋友们来看他,他都会尽地主之谊。“我请他们吃烧烤、锅包肉、铁锅炖和大冷面。”

中国日益开放便捷的环境吸引着更多国际目光,安特身边不少朋友也向他打听在中国发展的可能性。安特认为,中国有发达的物流体系、浓郁的互联网文化,快递、外卖、AI让生活更便捷,他愿意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安特的故事,是无数在中国寻找机遇、融入当地生活的外国青年的缩影。

眼下,安特和庞粟日正在筹拍“老字号”系列。两人想从体验美食开始,对比烹饪背后的文化。“甭管哪国人,谁不爱这热腾腾、香喷喷的人间烟火呢?”安特笑着说。

创业故事,夕阳西下时,安特习惯于站在窗前远眺松花江。这里每年都会迎来从西伯利亚飞来越冬的水鸟,“在我的第二故乡,看到了来自家乡的水鸟,这种感觉很奇妙”。(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25.html

“俄罗斯青年吉林创业成网红:解码中西文化,寻找“会心一笑”” 的相关文章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返乡种植高山蔬菜 打造城里人的绿色健康菜园子

临近春节,在酉阳县涂市镇大林村2组,青年农场主佘德江的高山蔬菜基地里,十几位村民正在收割白菜,割菜、去脚叶、装箱、搬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村民将蔬菜整理包装后,运送到大林村冷链仓储车间进行冷藏,根据市场需求定量发货,产品销往广东、重庆中心城区等地。“昨天广州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电话预定了3吨高山白菜,...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2000斤西瓜4小时售空,大学生助农创业拿“国奖”

“欢迎各位小伙伴来到我们的‘经小萌’直播间!今天我们的西瓜全部来自汉川西瓜合作社,由我们亲自选品,又大又甜,我切开给大家看一下……”在主播的展示、介绍中,直播间的弹幕迅速滚动起来。4小时内,2000斤西瓜被销售一空。直播当天现场“经小萌”是由湖北经济学院电商创业实验室老师毛志斌和大学生素质班老师宋健...

安徽泗县:茄子成就创业梦 脱贫致富勇担当

安徽泗县:茄子成就创业梦 脱贫致富勇担当

12月8日,披着冬日的暖阳,走进泗县草庙镇魏圩村日光式蔬菜大棚的扶贫基地里,只见紫红饱满的茄子挂满枝头,工人们有的锄草、有的摘果、有的施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虽然我颜值不高,但是我希望我种植出来的茄子颜值要高,表面不仅光滑而且外形饱满细长。”眼看到了收货的季节,看着挂着一个个紫灯笼,宋则利憨厚的...

永泰养兔达人创业路越走越稳 规模不大办法不少

永泰养兔达人创业路越走越稳 规模不大办法不少

这几天,谢用福一直忙着回购足日出栏的宠物兔。去年底,他在永泰县赤锡乡推广宠物兔养殖技术,让参与养殖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2月28日,谢用福开在福州湾边花鸟市场的宠物兔店正式营业,预计可月售宠物兔3000只~5000只。谢用福是谁?他是永泰远近闻名的养兔达人,还是石竹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永泰...

谭俊:越风雨越坚强,小小多肉实现创业大梦想

谭俊:越风雨越坚强,小小多肉实现创业大梦想

种植业创业故事:扔在土里就能蓬勃生长的多肉,谭俊感觉自己像极了它,虽然折翼,但在田野里,生命只因扎根而成长。5月13日,年轻的谭俊受邀参加长沙市残联举行的“就认这个理——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残疾人权益”微宣讲活动,演讲中,他动情地说:“靠着自己的勤劳与诚实,打造一片多肉王国,折翼的雏鹰并没有断掉翱翔...

一羽“生态灰鹅”背后的“新农人”

一羽“生态灰鹅”背后的“新农人”

2018年8月,碧桂园兴国县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项目部与隆坪乡人民政府、柏瑞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通过“为贫困户建栏舍或提供幼苗→免费技术指导→包销回购”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灰鹅养殖,助力脱贫致富。碧桂园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对灰鹅养殖致富带头人提供“资金、技术、品牌宣传、产品渠道”等多方位的支持,助力...